劉海粟(1896—1994),名槃,字季芳,號海翁。漢族,江蘇常州人。現代傑出畫家、美術教育家,1912年與烏始光、張聿光等創辦上海圖畫美術院,後改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任校長。1949年後任南京藝術學院院長。
早年習油畫,蒼古沉雄。兼作國畫,線條有鋼筋鐵骨之力。後潛心於潑墨法,筆飛墨舞,氣魄過人。晚年運用潑彩法,色彩絢麗,氣格雄渾。歷任南京藝術學院名譽院長、教授,上海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英國劍橋國際傳略中心授予「傑出成就獎」。義大利歐洲學院授予「歐洲棕櫚金獎」。
劉海粟 黃山奇峰圖
1912年11月在上海乍浦路創辦現代中國第一所美術學校——上海國畫美術院(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前身)任校長,招收了徐悲鴻、王濟遠等高材生。
1914年,年僅19歲的劉海粟在自己創辦的上海美專破天荒地開設了人體寫生課,最初只聘到男孩為模特兒。
1917年,上海美專成績展覽會,陳列人體習作,某女校校長看後謾罵:「劉海粟是藝術叛徒,教育界之蟊賊!」 一時輿論界群起而攻,劉海粟則乾脆以「藝術叛徒」自勵。
劉海粟 1978年作 天平觀朝暉
1918年到北京大學講學,並第一次舉行個人畫展,受到蔡元培、郭沫若的稱讚。
1919年他到日本考察繪畫及美術教育,並出席日本帝國美術院第一次美展開幕式,回國後創辦天馬會。
劉海粟 1981年作 黃山
1920年10月代表中國新藝術界,赴日本參加帝國美術院開幕大典,和日本畫家藤島武二、滿國古四郎、橋本關雲等交遊論藝,其油畫作品備受日本畫壇重視和推崇,被稱為「東方藝壇的獅」。回國後,充實了美術院的課程和設備,成為當時國內美術最高學府,並著有《米勒傳》《塞尚傳》,介紹西洋藝術,頗有影響。
1927年受軍閥孫傳芳迫害通緝,逃亡日本。朝日新聞社曾為他在東京舉行畫展。
劉海粟 1978年作 溪山鴻蒙圖
1929年劉海粟赴歐洲考察美術,遍訪法蘭西、義大利、瑞士等國名勝,三年間創下近百幅美術作品,曾兩次入選法國秋季沙龍、蒂勒黎沙龍,受到巴黎美術界好評。曾與畢卡索、馬蒂斯、焚鈍根等畫家交遊論藝。巴黎大學教授路易、拉洛拉著文稱譽他是「中國文藝復興大師」。
1930年比利時政府聘他任比利時獨立百年紀念展覽會美術館審查委員,其國畫作品《九溪十八澗》獲榮譽獎,並出版畫冊《海粟油畫》。
劉海粟 1981年作 天都夕照
1938年春回上海,應上海中華書局之邀,寫成八十萬言的巨著《海粟叢書》六卷,分《西畫苑》《國畫苑》《海粟國畫、海粟油畫》三部分,畫論精闢,廣為流傳。
劉海粟 1982年 黃山人字瀑
從1931年到1949年他大部分時間在國外,經常舉辦畫展及講學。解放後曾任華東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南京藝術學院院長。
1981年被聘為義大利國家藝術院名譽院士,並被授予金質獎章。
劉海粟 臨江仙
劉海粟 1982年作 萬松草堂
劉海粟 1982年作 黃山
劉海粟 1982年作 黃山光明頂
劉海粟 1983年作 黃山
劉海粟 1988年作 千山萬壑
劉海粟 1988年作 黃山西海
劉海粟 黃山散花塢 紙本水墨設色 135×65.6cm 1954年作 中國美術館藏
劉海粟 黃山圖 1956年作
黃山是劉海粟最鍾愛的名山,他一生十上黃山,作此畫時已經六上黃山了,可以說,黃山的著名景點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黃山開闊了他的胸懷,而他回饋黃山的,便是大量黃山題材的畫作。上世紀五十年代,是他黃山題材創作的高峰之一,無論油畫還是國畫,都有豐碩成果。此圖繪黃山散花塢煙雨風景,似乎曾有寫生稿,畫來瞭然由心。
劉海粟 江山漁樂
劉海粟 1925年作 山間清流
劉海粟 1933年作 陳元孝舟泊厓山詩意圖
劉海粟 1960年作 松下知音
劉海粟 1967年作 青綠山水
劉海粟 1973年 作 秋江漁隱
劉海粟 1978年 作 黃山雲起圖
劉海粟 1978年作 天下奇觀
劉海粟 1988年作 孔廟
劉海粟 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