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以偶像劇霸屏的時代里,想要從中找到些收視率高的其他類型的電視劇,想來是非常困難的,雖然一些都市家庭劇,也會占據一定的人氣和流量,
但是和每年暑假都會上映的青春偶像劇一對比,這些題材的電視劇收視就非常慘澹了,
而如今似乎偶像劇中的愛情片段,也成為了觀眾朋友心目中的主流。
如今一部名叫《以家人之名》的電視劇就正在熱播,這部作品伴隨著許多朋友們的期待而來,在電視還未上映的時候,就引起了很高的熱度,
無論是從這部電視劇的前期宣傳造勢,還是後期演員的個人人氣,都為這一部電視劇創造了許多噱頭,
那隨著播出我們也發現了,原本是一部成長治癒的青春片,最終也逃不過走向"愛情"的脈絡曲線。
那麼究竟是何原因,導致了我國影視劇總是落入俗套,脫離不了"愛情"的魔咒呢?
以"戀愛"為主線的影視劇傳統
從古至今,"愛情"都是各位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
作為一個自古都存在的話題,圍繞此展開的故事也是豐富多彩,從最開始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後來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一時期不知發生了多少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
而在作家筆下,愛情可以是一個情節跌宕起伏,發展一波三折的故事,不知許多少男少女都深深迷戀這樣的故事。
而《以家人之名》原本是一部青春治癒片,他講述的也是三個不同的孩子、三個不同的家庭,當他們真正聚集在一個家庭中,相互扶持,相互成長的故事,
每一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無法言喻的傷痛,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隱藏自己的小秘密,不願以"弱點"示人,最終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中,互相治癒傷痛。
說實話,這一部電影的溫情路線走的是很好的,
第一是因為它的故事真實,能夠引起許多人的共鳴,因為在如今這個時代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將自己的目光轉向家庭、孩子上;
第二是正能量的東西一直都是人們所追求的,尤其是在現在這樣的物質世界中,溫暖、善意、無私等正能量,都是社會所弘揚,人們所歌頌的。
看到劇名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部講親情的家庭劇,但是偏偏編劇為了所謂的看點,強硬的插入「愛情線」,將女主角"李尖尖"與"凌霄"寫成了一對cp,
好好的三兄妹突然有兩人即將變成情侶,而隨著劇情的發展,眼看另外"賀子秋"對"李尖尖"也有意思,
原本勝似親人的三兄妹,也將變成狗血的「三角戀」,
儘管這樣的看點確實是滿足了一些cp粉,但從故事情節上來說大可不必。
除了愛情之外,這一部劇中還有一個重要看點就是"虐",
"虐"的不僅僅是女主"李尖尖"母親的逝世,男主"凌霄"母親痛失愛女對其的責備、以至於後面的離家,或者是特別主演"賀子秋"的父母離異、無家可歸,
劇中還有一個"虐"的地方就在"李尖尖"和"凌霄"的愛情線上,果然虐戀才得人心啊。
先消費後市場的大眾需求
消費與市場這對關係,不僅僅只是存在與電視中,在生活中各個方面都能體現出這一關係。
而偶像劇為什麼深得人心,究其根本也只是因為有人願意看愛情線的故事,
若一種類型的影視劇毫無收視率,那麼相信這個類型的影視劇,就絕對沒有導演會拍第二部,《以家人之名》也是如此。
在這部劇之前,像《親愛的,熱愛的》、《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等青春偶像劇,在劇中都描寫了男主與女主的愛情故事,
毫無疑問,這樣的劇情都是各位觀眾愛看的,而這些影視作品都獲得了很高的收視率,所以有了開山之祖,還獲得了這樣的好成績,後來者也都會去競相模仿。
再說到收視群體這方面,也是造成偶像劇"愛情"主線霸屏的原因。
隨著電視媒體、計算機網絡的繁榮發展,青年一代群體接觸偶像劇的方式、渠道就更多了,
而這一代年輕人並沒有經歷過上一輩的苦難,所以對於戰爭題材劇、歷史題材劇這樣的影視劇,是不能感同身受引起共鳴的,
因此只有情情愛愛這樣的影視作品,才能夠深得他們的心扉。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女性對於愛情的嚮往,小說般的愛情故事一直是女性所嚮往的,
對於女性來說,她們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體驗過這樣的甜蜜,於是只能寄情感在影視作品中,把自己幻想成女主角,將男主對於女主的專一情感,想像發生在自己身上,以追求滿足自我精神的需求。
在《以家人之名》中苦難的事情已經夠多,雖然故事也傳遞出了不少溫情和正能量,
但是這不足以滿足觀眾們的需求,仿佛一定要刻畫出一對愛情故事,才能夠滿足大眾心理上的遺憾,
所以為了能夠達到高收視率,編劇和導演也不可能違背市場規律,放過一次得到熱度和高收視率的機會。
粉絲對於偶像的支持和追求
追星這個話題出來的頻率越來越多,針對追星這個事情也是有褒有貶。
不過單從粉絲來說,他們的力量確實是強大的,
不管是一位演員還是一名歌手,如果在他們出道之後沒有粉絲,那麼他們就沒有熱度,沒有熱度他們就無法在娛樂圈生存下去,
簡而言之,如果一位藝人沒有粉絲,那麼他就不可能火。
那《以家人為名》的演員陣容是有哪些呢?
"凌霄"飾演者宋威龍,"賀子秋"飾演者張新成,"李尖尖"飾演者譚松韻,這三位演員都是近幾年熱度比較高的,
憑藉著《下一站幸福》宋威龍成功圈粉無數少女,張新成也憑藉著《冰糖燉雪梨》成為了大勢男演員,同時還頂著一個學霸人設,
而譚松韻就不說了,30齣頭依舊如18歲少女,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宅男殺手"。
這樣的三位演員不僅各自擁有大量粉絲,而節目前期宣傳造勢,已經引起了許多粉絲的注意和興趣,
所以在電視一開播之後,對於這部劇的議論那也是高出了一個新高度,電視還沒播出,不少粉絲就對電視進行了徹徹底底的挖掘,
將片場花絮、粉絲應援等視頻爆出來,滿足了不少人的好奇心。
而說到粉絲力量的強大,或許大家心中還沒有一個底,
這麼說吧,有人為了應援自家愛豆,包下了一個飛機拉橫幅,而選秀節目中也因為有了粉絲力量,輕而易舉就將自己的愛豆推上了出道的寶位,
拿負面一些的來說,為了接機偶像,粉絲能把整個機場圍堵的水泄不通,也能夠造成交通癱瘓。
至於粉絲砸錢投資方面,不同多說大家也能明白吧。
所以《一家人之名》這部劇,因為有了粉絲力量的加持,使得整部電視劇的熱度一高再高,而劇中的CP也被各家粉絲炒的熱熱鬧鬧,或許對於普通觀眾來說。
看電視只是一個消遣時間的方式,但是對於粉絲來說,那就是支持偶像的一種行為
結語:
其實現在也有許多導演正在轉型,而廣電局對於電視節目的整改也正在進行,
相信今後在我們國內,會出現越來越多不同類型的影視劇,
而雖然"愛情"主線也會長期占據收視,
但像現在這樣的整改下,圍繞愛情展開的故事,一定會更加精彩、更加優秀,
而從中傳遞出的人生道理也會越來越深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vDs9XMBd8y1i3sJ13p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