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Steam上線了一款國產獨立遊戲《部落與彎刀》,遊戲雖然仍然處於EA階段,但是憑藉著本身質量不錯再加上實惠的價格很快就成為了國內單機遊戲圈的熱門話題,《部落與彎刀》也在Steam上獲得了特別好評的評測。近幾年隨著Steam在國內遊戲圈子的流行,玩家們越來越喜歡購買正版遊戲,同時越來越多的國產遊戲工作室開始製作獨立遊戲。隨著登錄Steam的國產遊戲越來越多,遊戲本身質量的參差不齊也都使得玩家在對於國產遊戲的問題上質疑越來越多,所以這裡我也想說說自己對於國產遊戲或者是國產獨立遊戲的一些看法。
很多玩家都喜歡玩那些開發周期長、投入大、宣發策略得當的3A大作,而且很多國內的玩家也希望有國產工作室開發國人自己的3A遊戲,但是個人看來想要國產遊戲"崛起"至少目前還不需要那麼多的3A遊戲。
目前擺在國產遊戲工作室最簡單的問題還是資金,如果有工作室想要開發一款3A大作,那麼他們就需要至少是2年的穩定的資金鍊,而獨立遊戲工作室一次眾籌又能獲得多少資金?用愛發電總是不那麼現實,因此僅僅在錢的問題上就難倒了一大片的工作室。其次就是技術力問題,在Steam流行之前,國內遊戲市場一直都被各種網遊霸占,網遊並不像單機遊戲那樣強調製作打擊感、射擊反饋、背景渲染等等,因此很多網遊大廠缺少那些有過3A遊戲製作經驗的開發人員。
如果最終遊戲成功問世,那麼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價格,3A遊戲價格普遍會高一些,雖然這些年Steam培養了很大一部分正版遊戲玩家,但是不得不承認的一點就是依舊有數目龐大的盜版玩家,這樣就會出現一個問題,遊戲的發售後的利潤到底能不能抵得上開發資金,如果遊戲加價,國產遊戲玩家是否又能承擔的起?
在這些問題面前我都不建議國內遊戲朝著3A的方向發展,既然3A不行,我們就來說說2A,其實業界對於2A並沒有什麼定義,在我看來很多優秀的獨立遊戲都屬於2A。2A遊戲沒有那麼長的開發周期,也不需要那麼大的投入,但是本著薄利多銷的原則優秀的2A遊戲依舊可以讓獨立遊戲工作室賺的盆滿缽滿,像太吾繪卷或者中國式家長都是近年來不錯的國內2A遊戲,所以下面我們也就來聊聊國內外的優秀獨立遊戲。
2A遊戲工作室都不可避免的會遇到資金短缺的問題,所以如何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開發出一款讓玩家喜愛的遊戲就成為了製作組的關鍵,這裡舉兩個的獨立遊戲例子,《beholder》和前段時間B站開發的《妄想破綻》。《beholder》大家十分熟悉,反烏托邦題材,劇情選擇向遊戲。在初次遊玩《beholder》遊戲的時候救感覺角色的活動場景或者是每個人物的配音立繪做的都極盡簡單,你可以說這是一種反烏托邦風格,但是這樣的風格確實為製作組省下了一批開發資金。
但是這些資金真的省下去了麼?也沒有,遊戲製作組花費了更長的時間去塑造反烏托邦世界的種種矛盾,這些資金在遊戲性的方面體現的淋漓盡致。之後再說說B站的《妄想破綻》,同樣是烏托邦題材,玩法和《beholder》不同屬於Galgame。但是《妄想破綻》和《beholder》的賣點缺大相逕庭,《妄想破綻》有著經費爆炸的原畫會或者是背景,但是劇情顯然辜負了這爆炸的特效,而《beholder》則有著簡介的畫面缺內嵌深邃的人物碰撞,兩款遊戲都是不錯的獨立遊戲,但是提到《妄想破綻》很多玩家只會說這個特效值回價格了,但是說到《beholder》玩家們會說這遊戲真厲害。
這也就是我所說到的揚長避短,我知道我遊戲哪裡是優勢,但是我會儘可能發揮自己的優勢,把自己的優勢無限延長,至於弱勢的地方等到遊戲發售後再補也為時未晚。
其實這種揚長避短的策略在太吾繪卷上體現的也淋漓盡致,雖然我有簡陋或者是粗糙的戰鬥場景但是我遊戲的深厚內容依然可以得到玩家的滿意。從太吾繪卷的成功我們可以看出獨立遊戲並不一定要十全十美,玩家們可以接受不足,但是遊戲一定要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優點。
在《部落與彎刀》剛出的時候很多玩家都拿它和《太吾繪卷》做對比,在我看來雖然《部落與彎刀》像是後來的集大成者但是遊戲卻缺少了一些重點,有刷刷刷,有養成,有技能樹,但是這些加在一起卻都顯得略有平庸。
好"鋼"用在刀刃上,錢還是要花到該花的地方,遊戲製作組大可不必用本來就不充足的資金去掩蓋或者是修飾自己的短板,大膽的秀出自己的長板一樣會受到玩家的青睞。
最後就是遊戲圈子裡面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創造力,我們可以接受修仙武俠,可以接受西遊三國,但是玩家要的更多是創新,這些創新不僅僅是劇情劇本的創新更多的是玩法上的創新。當初吃雞在Steam上流行的時候,很多國內的廠商都看好吃雞市場,《九劫曲》《武俠乂》等等打著國風武俠吃雞的遊戲也確實風靡了一段時間,但是隨著大主播們的廣告費到期,這些武俠吃雞很快就沒有什麼熱度。
《黎明殺機》火了我們就做非對稱對抗競技遊戲,吃雞火了我們做吃雞,自走棋火了我們也走自走棋,總是學別人走路永遠也走不快,我們其實並不是那麼缺乏遊戲從業者只是缺少那些願意去思考願意去創新的領路人。
最近這幾年有越來越多的國產遊戲走進了玩家們的視野中,這些遊戲可能質量參差不齊,但是至少表明國產遊戲還在緩步發展,可能我並不是專業的遊戲開發者嗎,站在上帝視角說了很多"風涼話",但是還是希望國產遊戲開發者們可以找到一個製作遊戲的思路,製作出更加精品的遊戲收割玩家的"錢包"。也希望以後看到國產遊戲,玩家們說的不再是國產遊戲支持了,而是這遊戲真棒,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