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冬天常吃它,健脾益胃,滋腎益精!3款食療方快收好

2020-01-03   廣東衛生信息

「五穀不收也無患,只要二畝山藥蛋。」正如上方諺語所說,山藥是老百姓不可缺少的一種食物。 現代醫學也認證山藥多糖具有刺激和調節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而且對多種癌細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今天小螢就和大家分享山藥的功效及食療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綜合自養生中國、健康圈及網絡


山藥是一味藥食兩用的藥材,是很多中成藥的主要成分,總結起來,山藥的功效頗多,主要有以下3點:


01

健脾益胃、助消化


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


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與胃腸飲同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症。


02

滋腎益精


山藥含有多種營養素,有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大凡腎虧遺精,婦女白帶多、小便頻數等症。


03

益肺止咳


山藥含有皂甙、黏液質,有潤滑,滋潤的作用,故可益肺氣,養肺陰,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症。


山藥防病食譜


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何裕民有從事腫瘤疾病的臨床治療工作多年,他十分推崇秋冬季節食用山藥。


為此,他特意為大家推薦了幾個山藥抗癌食譜,既能防病治病、又能健體強身,大家千萬別錯過。


01

山藥健脾飯


配料:山藥、白扁豆各250克,谷芽、麥芽各50克,粳米500克


做法:山藥洗凈切片,白扁豆洗凈後在水中浸泡一夜。谷芽和麥芽洗凈煎成濃汁。


粳米洗凈後放入鍋內,加入山藥片和白扁豆,倒入谷芽和麥芽的煎汁,再加入適量水,煮成飯即可。



功效:山藥、白扁豆均具有健脾和胃作用;谷芽和麥芽可健脾開胃和中,用於食積停滯、脹滿泄瀉、脾虛少食等症。


合而用之,本品具有健脾和胃消食的作用,可用於脾胃虛弱、食後腹脹等症,對於因消化功能本弱,而過食肥甘致胃腸脹滿者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02

山藥芡實粥


配料:山藥、芡實、粳米各50克,香油、精鹽各適量。


做法:山藥去皮切成塊,芡實打碎,兩者同粳米入鍋中,加水適量煮粥,待粥熟後加入香油、精鹽調味即成。(本方源自《壽世保元》)


功效:本方可補益脾腎、收澀止瀉,可用於癌症患者屬脾腎兩虛之納少便溏、形體瘦弱、健忘失眠等症。本品味道甘美,可久服,久服有健脾固腎、收斂固澀之功。


03

山藥拌苦瓜


配料:山藥20克,苦瓜100克,味精、醬油、蔥、姜等調料適量。


做法:山藥切成薄片;苦瓜洗凈去瓤,切成薄片;生薑切片;蔥切成段。


將山藥、苦瓜、料酒、蔥和姜同放鍋內,加水約500毫升,用中火煮熟,撈出苦瓜和山藥,擠水分,放入盤中,加入鹽、味精、醬油和麻油等調味即可。


功效:本品對於消化道腫瘤見有下痢泄瀉,膀胱癌出現尿頻尿痛者,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山藥做法上的提醒:

1.如果要用山藥來炒菜,可以先把山藥放在沸水中焯一下,立刻撈出,這樣能保持脆爽的口感。


2.如果蒸著吃,可把山藥先蒸熟再去皮,這樣不僅省事,而且帶皮蒸可以更好地保護山藥中的蛋白質、澱粉酶等多種營養物質。



3.如果要用山藥燉菜,最好在湯汁沸騰後再加入,並用大火快速煮開,因為山藥含有多酚氧化酶,烹調中可能發生褐變,長時間煮沸會破壞此酶活性。


4.山藥切碎後食用,營養更容易吸收。


最後需要提醒是,山藥含澱粉較多,吃後要適當減少主食量,以保證熱量平衡。


山藥千般好,卻非人人適宜


山藥對普通人來說是良藥,但對以下4類人來說,是「火藥」。


1

便秘的人


山藥中含有豐富的澱粉,對於本身就容易便秘的患者,更應該遠離或少吃山藥。因為山藥性熱,屬溫補食材,便秘患者吃山藥,無異於火上澆油。


2

愛吃火鍋的人


很多人喜歡吃麻辣火鍋,但麻辣火鍋本屬辛辣上火之物,如果在吃火鍋的時候,加上山藥,更會使人上火,從而導致咽乾咽痛、上火長痘。



3

糖尿病患者,不可多食


雖然說山藥含有的黏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山藥屬根莖類食物,澱粉量較高,如果過多食用反而不會降低血糖,而會導致血糖升高。
因此,患有糖尿病的人不可一次吃過量的山藥,如果某些患者偏愛食山藥,那麼應適當減少主食的量,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4

前列腺癌症患者和乳房癌患者


山藥中含有的薯蕷皂苷成分,在人體內可以合成荷爾蒙,如睪丸激素和雌性激素。因此,對於男性患有前列腺癌、女性患有乳腺癌的病人來說都不宜食用。

山藥千般好,但也並非人人都合適。以上4類人群吃山藥時一定要注意啦!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編輯:李瀅 責編:陳廣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