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鹽為先」
鹽是底味,也是鮮味
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調味品
然而
……
在《柳葉刀》發布的全球飲食領域的首個大規模重磅研究中,世上最大「飲食殺手」竟然不是糖和油脂,而是高鹽、低雜糧、低水果。其中光是2017年一年:因為高鈉(鹽)飲食而死亡的人口約有300萬!
以後別再跟別人說
「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
因為那樣真的很危險!
吃鹽太多容易引發這些疾病
1. 高血壓
攝鹽過多不僅可使血壓升高,而且令降壓藥療效不顯著,是頑固性高血壓最常見的誘因。
2. 認知下降
據研究,高鹽飲食中的小鼠,腦血流量下降,大腦血管完整性受損,認知功能測試表現下降。而當高鹽飲食停止時,小鼠的認知能力恢復。
3. 胃癌
過多食鹽、過分吃辣對胃部傷害很大。食鹽會損傷胃黏膜,使胃壁上的細胞萎縮,而加工肉製品和腌制類食品都含較多食鹽,製作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亞硝酸鹽,過多攝入會對腸胃造成損傷,甚至誘發癌前病變。
4. 鈣流失
「少吃鹽等於多補鈣」,人體每天鹽的攝入量越多,尿液中鈣的排出量也就隨之增多,而且鹽的攝入量越多,鈣的吸收也會隨之越差。
吃鹽過多,更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的症狀。
5. 傷腎臟
首先,食鹽中的「鈉」要從腎臟排出,所以多吃鹽就會加重腎臟的負擔。
其次,對於血壓高的人群,如果還貪鹽,不好好控血壓,很容易加重腎裡面的細小動脈硬化,造成腎損傷。
6. 皮膚干
吃鹽多的時候,由於滲透壓的作用,身體組織的水分會減少,排出身體的水分會增加,也不利於皮膚的保水。因此,少鹽飲食是改善皮膚質量的一個重要措施。
7. 冠心病、中風
吃鹽過多是發生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而高血壓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約70%的冠心病患者合併高血壓,而高血壓又促進冠心病發展;
同時,高血壓也是腦中風發生的主要原因。
8. 變醜
鈉攝入過多,容易使身體浮腫,一頓重口味吃下來,第二天人就腫了。
但真正危險的其實鹽里的它!
我們都知道吃鹽太多,會增加高血壓風險。但實際上誘發高血壓的真正兇手,不是鹽,而是鹽裡面的鈉!高鈉是世界三大飲食殺手之一。
大多數人誤以為只有吃食鹽吃得多才會得高血壓,所以做菜少放鹽不是壞事。但更多的危害來自於隱形的鹽。
早上吃鹹菜鹹鴨蛋配咸豆漿稀飯,中午吃京醬肉絲糖醋裡脊,下午來一包薯片一盒老梅干,晚上吃一碗泡麵,看起來脂肪攝入糖分攝入都還算正常,但一天下來,你的鈉含量大概已經爆表10多倍了吧。
其中一碗涼麵里的鈉含量大概是一天所需的一半,兩片半白面包含鈉超過600毫克,解渴型飲料就可能含有252毫克鈉。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人是世界上超出建議每日鈉含量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天不超過2400毫克鈉(6克鹽),2-3歲幼兒攝入量不超過2克,4-6歲幼兒不超過3克,7-10歲兒童不超過4克,65歲以上老年人應不超過5克。
但實際上,陝西人平均每天攝入17.9克鹽,湖北人平均每天攝入15克鹽,即便口味較輕的南方,每日攝入鹽也超過了10克。
那麼要控制鈉的攝入,到底該怎麼吃呢?無疑,減鹽就是減鈉的最便捷途徑。
五招來幫你減鹽!
1. 少吃鹹菜,多吃蔬菜和水果
少吃榨菜、鹹菜和醬制食物,或選擇低鹽榨菜。
儘量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建議每餐都有蔬菜或水果。
2. 在外出就餐時選擇低鹽食品 ,多吃新鮮的肉類和蛋類
在外就餐時,主動要求餐館少放鹽,有條件的,儘量選擇低鹽菜品。
而熟食肉類或罐頭食品的鈉鹽含量其實很高,所以應少吃或不吃那些添加了食鹽的加工食品和罐頭食品,選擇多吃新鮮的肉類、海鮮和蛋類。
3.閱讀標籤,關注調味品
閱讀營養成分表,選擇標有「低鹽」、「少鹽」、「無鹽」的食品。
選擇低鈉鹽、低鹽醬油,減少味精、豆瓣醬等調味品的使用量。
4.警惕藏起來的鹽,吃、增加鉀的攝入量
除了調味品、腌製品、熟肉製品外,還有一些方便食品和零食里含有過多的不可見的鹽,所以少吃零食。
選擇含鉀的食品,這樣有助於降低血壓。例如土豆、西紅柿和香蕉,還包括酸奶、蛤蜊和橙汁等其它含鉀的食品。
5.調節個人味蕾,從少放鹽,使用限鹽勺做起。
烹調食品時,應少放鹽,或者嘗試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為食物提味, 也可用無鹽混合調味料。
建議使用限鹽勺、限鹽罐等減鹽工具。
來源: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