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作品就做導師,還評價前輩周傳雄?孟美岐這次真的有點冤

2021-02-02     腹黑狗子說八卦

原標題:沒作品就做導師,還評價前輩周傳雄?孟美岐這次真的有點冤

要說火箭少女101解散之後,獨自solo的孟美岐在聲量上是有所下降,但除去在《誅仙》里演技拉胯招了點兒吐槽以外,總體風評還是可以的,咋就突然被罵成這這樣了啊?

其實是因為二台的一檔綜藝《天賜的聲音》。

就在上周末,該節目最新一期播出之後,網上出現了好多吐槽孟美岐的內容,大概是說寫了那麼多好歌的周傳雄在台下做選手,孟美岐一個要啥沒啥的後輩卻能給他當導師點評他,就離譜:

不知道這裡需不需要科普一下周傳雄哈?雖然這位著實有點兒年頭了,但知名度到現在也還可以……

被傳唱過的作品 有√

《寂寞沙洲冷》、《男人海洋》、《黃昏》、《我的心太亂》、《冬天的秘密》、《青花》、《藍色土耳其》等等等等……

曲折的經歷 有√

早年以「小剛」為藝名,走偶像創作歌手路線,結果發展黃金期碰上了寶島本土唱片行業遭遇國際唱片行業衝擊,被迫轉入幕後工作;

幕後期間,寫歌製作兩不耽誤,給陳慧琳寫了《記事本》、給那英寫了《出賣》、給周華健寫了《有沒有一首歌會讓你想起我》,還為《海豚灣戀人》、《MVP情人》等電視劇製作了音樂原聲帶。

因為寫的歌太紅,又被內地唱片公司邀請,改回原名,重拾歌手身份,開啟事業第二春,但之後染上重病不得不淡出娛樂圈,直到近兩年才重新回歸。

這樣一對比,再加上前後輩的關係,孟美岐被罵似乎也是情理之中?

——雖說是工作安排,但接受工作之前應該對節目內容、參賽選手有個大致的了解,接下這個工作就是對自己沒個AC數吧?除此之外,節目組故意搞出這種場面也是惡意炒作,也沒安什麼好心!

emmm……還是先別著急下結論了,這回孟美岐可能確實有點冤。

先說《天賜的聲音》這檔綜藝,自我定義是勵志音樂真人秀,節目設有聲音推薦人(其實就是主持人)、常駐合伙人以及飛行合伙人,由推薦人向常駐合伙人推薦飛行合伙人,促成雙方合作。

具體節目流程即飛行合伙人先進行表演展示,表演結束後由常駐合伙人和樂評人說一些漂亮又溫和的場面話,然後由飛行合伙人選擇常駐合伙人進行合作,常駐合伙人再反選;雙方確認互選,則配對成功,後續進行舞台合作,再由樂評人評分,贏取相關獎項。

孟美岐擔任的角色正是常駐合伙人,周傳雄則是飛行合伙人,所以其實二者並沒有導師、學員之分,若說非要挑區別,可能就只有在節目裡待的時間長短之分了。

稍晚些時候,孟美岐方面也發了聲明,說從藝人到工作室一直都在配合節目組工作,但是由於節目組的一些失誤導致孟美岐被罵,周傳雄被殃及,希望節目組能給個說法,以正視聽,否則將不配合後續宣傳。

隨後,節目組也給出了聲明,大概就是再度肯定了一下沒有「導師」、「學員」的說法。

再晚一些,周傳雄也發文回應了,大概意思就是音樂沒有前後輩之分,作為藝人難免被消費,我沒受什麼委屈,真沒事。

看起來這事兒就這麼過去了哈?

先別急,因為有個插曲值得提一下~

在孟美岐發文維權後,歌手馮提莫的應援會突然站出來支持了一下。這並不是應援會管理上錯號的操作,而是因為在2019年馮提莫也曾有過和孟美岐幾乎一樣的遭遇。

2018年,馮提莫曾參加某音樂綜藝的錄製,形式大概是一位原唱歌手和三位模仿歌手在板子後一起唱歌,然後由猜評團進行猜測誰才是真正的歌手,馮提莫就是猜評團的一員;

這個節目在當年5月收官,也並未發生什麼,但等到次年8月,馮提莫突然被大量短視頻以該節目畫面為證據,指責其以導師身份無理評價前輩藝人,從而招來了無數罵聲。最後是馮提莫方面發了律師聲明,節目組也發聲明回應才給這件事畫上句號。

都是節目並不存在導師,也沒有評價前輩卻被造謠以導師身份評價前輩,甚至是惡評——看到這兒,感覺還是蠻巧的哈,但即便再感同身受也不至於替別人家愛豆站隊呀?

那是因為還有更巧的。

當年馮提莫參加的節目就是二台的節目,且當年的被馮提莫所謂「惡評」前輩藝人也是周傳雄。

雖然這也不能說明啥,但連起來一看著實是有點微妙。

不過,無論真相如何,就像周傳雄所說,作為藝人,在收穫更多喜愛、欣賞的同時,可能也是難免被消費吧。

其實,網友這次之所以這麼生氣或者說這樣的矛盾之所以這麼容易被挑起,很大程度上並非因為孟美岐本人,而是對近些年來綜藝評審席逐漸年輕化所積蓄不滿的爆發。

如果有注意到這幾年的音樂綜藝、選秀節目,大家應該很容易發現,評委席坐著的早就從中老年往上,變成了年輕一代,甚至有時候會出現前年才出道,今年就坐上評委席的情況。

我們以近幾年最火的101系選秀為例,導師席多為80-85年生人,年紀最長也不過70後。當他們面對的是新人時一切還好說,一旦台下出現平輩或前輩難免會讓見證過曾經歲月的觀眾們產生負面情緒。

雖然看到會有點兒難以言表的情緒,但這說到底不過是市場規律罷了。

就像一部影視劇選擇演員不可能只考慮演技一樣,一檔綜藝在選擇常駐嘉賓時也要評估嘉賓的多項指標,業務能力自然是重中之重,但藝人的影響力、配合程度、價位、受眾群體、粉絲活躍度等等也絕不可以忽視。尤其在當下這個競爭激烈、供過於求的綜藝市場,片方自然會傾向於選擇綜合評分高的,而非某一單項超強的偏科藝人。

所以……要麼覺得誰能力好就付之行動去支持誰,讓TA成為節目組想選擇的對象;要麼就放輕鬆點兒看吧,只要會點評、又有能力,年齡又算什麼硬性條件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8pPZncBDlXMa8eqYRg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