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蘇富比的18件瓷器,價值超過20輛勞斯萊斯?收藏家們可真會玩

2019-08-22   文藏

當我們回顧2019年香港蘇富比的春季拍賣時,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精美的瓷器。而在這些精美的拍品中,最引人的莫過於那些工藝精湛、器形優美的瓷器。這次拍賣上一共展出了三十六件瓷器。在這次香港蘇富比的拍賣的瓷器中,來自天民閣的瓷器占了相當大的比重,他們的總價值高達1億5860萬,足以抵得上二十輛高級勞斯萊斯。不信你來看:


明永樂 青花纏枝番蓮紋折沿盆 天民閣舊藏


明宣德 青花纏枝花卉紋花澆 《大明宣德年制》款

在這次香港蘇富比的拍賣的瓷器中,來自天民閣的瓷器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天民閣的主人——葛士翹和葛師科父子一向以「只買不賣」在收藏界獨樹一幟,但這次葛師科卻因為捲入「倫敦金騙局」而破例將自家收藏的十八件精品瓷器拍賣變現。那麼這次的拍賣結果又如何呢?我們可以從這五件瓷器中窺見一二:

明永樂 青花花卉紋菱口折沿盤 天民樓舊藏


明永樂 青花花卉紋菱口折沿盤 天民樓舊藏

這件永樂年間的瓷器,盤心的造型十分獨特,上面繪製的纏枝紋飾頗有伊斯蘭風格,折沿盤這種器型也是仿製中東地區的金屬器型,平常是用來洗手的。就是這樣一件普通的瓷器,在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上竟然拍出了420萬港幣的價格,可見它的藝術魅力非比尋常。

明永樂至宣德初期 青花海水騰龍紋小罐 局部 天民閣舊藏


明永樂至宣德初期 青花海水騰龍紋小罐 天民閣舊藏

明朝永樂和宣德年間燒紙的青花瓷,採用的是一種叫做蘇麻離青的外國染料,因此這一時期燒制的青花瓷上大多有色彩濃重青翠的特點,這一特點在這隻小罐也十分明顯。天民樓收藏的這隻小瓷罐預估價為800-1200萬港幣,最終以2200萬港幣的價格落錘,在預估價的基礎上還翻了一番。

明初 鈞窯月白釉鼓釘三足水仙盆 天民閣舊藏


明初 鈞窯月白釉鼓釘三足水仙盆 局部 天民閣舊藏

明初的這隻水仙盆,器型十分穩健,釉色為微藍朦朧,色澤變幻莫測,有鈞瓷的特點,內側則有明顯的「蚯蚓走泥紋」,而水仙盆則是鈞瓷中的代表作,頗受藏家重視,這件水仙盆更是其中的精品之作,因此在此次拍賣之前估價就已經達到250-350萬港幣,最後以480萬港幣的高價成交,也算不辜負這件精品的瓷器了。

明宣德 青花纏枝番蓮紋碗 《大明宣德年制》款


明宣德 青花纏枝番蓮紋碗 局部 《大明宣德年制》款

青花纏枝番蓮紋瓷碗並不多見,北京故宮中有一件與它相近的瓷器青花瓷碗,英國收藏家大維德爵士也收藏了一件與之相近的瓷碗,現藏於大英博物館。而天民閣舊藏的這隻青花碗,預估價300-500萬港幣,最終以700萬港幣成交。

清乾隆 粉青地描金御製詩掛瓶 《乾隆乙酉御題》款 「干」、「隆」印 天民閣舊藏

壁瓶是明朝之後才有的器型,一般以成對的形式出現。而在清朝的乾隆時期,喜歡附庸風雅的乾隆皇帝喜歡在壁瓶上題寫詩詞。這件刻有乾隆題詩的壁瓶,預估價位 80-120萬港幣,最終以220萬港幣成交。

天民閣的精品瓷器,還遠不止2019年春季拍賣里的這些。如果能買到如此精美的瓷器,就算花上天價又能如何呢?畢竟「物以稀為貴嘛」!你手裡有沒有更精美的瓷器呢?歡迎來評論區一起曬一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