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粉絲一腔孤勇,新浪微博一場「陽謀」

2019-07-26     毒眸官方號

文 | 江宇琦、龍承菲

編輯 | 何潤萱

「超話之戰」的進展有點出人意料了。

在上周末與周杰倫粉絲「大戰」後,蔡徐坤粉絲意外地選擇急流勇退:蔡徐坤數據站於22日上午發表微博稱,「蔡徐坤粉絲聯合聲明退出微博各項數據榜單的競爭」。在該微博下,蔡徐坤數據站還通過回復表示,並不是完全放棄數據:「日常該做的都要做,基本數據還是要到位。」

蔡徐坤粉絲聲明退出微博各項數據榜單的競爭

與周杰倫粉絲無關,讓蔡徐坤的粉絲們「棄守陣地」的或許另有其人。

一張近日在微博上廣為流傳的聊天截圖顯示,某位網名為@來去之間(與新浪微博CEO王高飛微博帳號同名)的用戶在與人聊天時提出,平台不希望「某個明星一直霸占第一」。儘管此事未經新浪微博或王高飛本人確認,但蔡徐坤的粉絲們普遍相信,截圖中用戶正是王高飛,王高飛所指的某明星則為蔡徐坤,而這個「第一」則是明星勢力榜榜首——此前蔡徐坤已經連續64周成為該榜單的內地榜冠軍了。

來去之間的話讓我們感到很氣憤,因為我們往這上面砸了1000萬。而既然新浪微博覺得這樣不太好,那我們就只有退出表示抗議、以後不再砸錢了。」有蔡徐坤的粉絲認為,他們的退出影響的將不僅僅是自家偶像的排名,同時還可能會降低今後其他粉絲在微博上花錢打榜的積極性,甚至影響飯圈生態。

無獨有偶,就在蔡徐坤粉絲宣布「退榜」後不久,又有消息稱北京市消協聯合海淀消協就新浪微博「明星勢力榜」的「虛擬鮮花」消費、拖欠退款等問題,於22號緊急約談了新浪微博相關負責人。對此,有相關飯圈人士向毒眸傳達了猜想:「這件事情雖然和周杰倫、蔡徐坤的超話榜競爭無關,且還沒有最終定論,但不排除日後會對明星勢力榜的打榜機制、粉絲的付費模式等產生影響。

北京市消協聯合海淀消協約談新浪微博

飯圈苦微博久矣。

在此前的採訪中,不止一位飯圈人士向毒眸表示,微博設立的各種榜單,其實是利用粉絲希望為偶像出頭的心理將其「綁架」:「不參與競爭,偶像就排名難看,排名難看就查無此人。外界一直在批評粉絲,但其實粉絲們的壓力也很大」。

「禿頭女工」做數據,成就了偶像的流量,也成就了微博的KPI。此前,粉絲們一聲不吭,但這次的操作或許讓他們深刻意識到,寄生於微博之上的飯圈從來就沒有自由可言。

「周杰倫」VS「蔡徐坤」:粉絲鏖戰48小時


「周杰倫微博數據那麼差,為什麼演唱會門票還難買啊?」

7月16日,豆瓣小組「自由吃瓜基地」中,一個帖子隨著回複數量的增多,被越頂越高。發帖人在主樓中似乎「真誠」地提出了疑問:「他微博超話排名都上不了,官宣代言什麼的轉發評論都沒破萬,演唱會一般都是粉絲去看,他粉絲真的這麼多嗎?」

這條看似天真爛漫的「質疑」,被網友截圖搬運至新浪微博,很快得到廣泛傳播,並引起熱議。「周杰倫需要做數據嗎」在很短的時間內,便登上了新浪微博熱搜榜第四。而當時的周杰倫超話排名,還停留在排行榜的百名開外。

由於周杰倫曾是眾多80後與90後的集體回憶,許多路人都為周董「義憤填膺」,主動點進周杰倫超話,做起了「野生」數據工。然而,隨著事情的持續發酵,大量不明真相的路人也卷進了這個輿論場。

但大部分路人並非飯圈人士,對打榜步驟完全不熟悉,甚至找不到超話入口。為此,用戶「河鬱郁」專門製作了詳細的教程,保姆式指導周杰倫的路人粉們完成微博打榜。在此推動下,一天之內周杰倫超話的排名迅速上升至超話榜單前30。

隨著周杰倫超話排名的步步攀升,他所面臨的對手也越來越「難纏」,他必須接連「翻越」王源、張藝興、王俊凱、易烊千璽等當紅流量才有機會登頂。因此一直到7月20日,周杰倫超話排名才成功超過此前一直穩居亞軍的朱一龍。而此時,「傑迷」們面前的對手,只剩下最難超越的榜首——霸榜近一年的超話榜冠軍蔡徐坤。

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家粉絲沖頂成功。

讓這條登頂之路難度進一步增加的是,與其他家粉絲「輕鬆讓路」的詼諧態度不同,蔡徐坤粉絲並不打算讓出這個一直由他們占據的「王座」。7月20日,蔡徐坤粉絲團官微發布微博號召粉絲「堅持」,而上一次他們發出這樣的文案,還是在除夕夜與朱一龍粉絲角逐超話第一。就像蔡徐坤粉絲所說:「現在我們不讓,有人說我們『不識時務』,萬一讓了,也會有人『踩』他,那不如堅守到底。」

像往常一樣,在做數據方面經驗豐富的IKUN們開始了「守城戰」。按照新浪微博超級話題的規則,在超話簽到、發帖、被轉發評論可以得到積分,積分可以用於任何一個用戶關注的超話進行打榜。而每日簽到會根據用戶在當前超話的粉絲等級,獲得對應數量的積分(等級越高積分越多)。

與才開始打榜的周杰倫粉絲不同,蔡徐坤粉絲人均簽到等級較高,並且手握大量小號,在「奎葵」「蔡徐坤游泳池」等相關超話發帖互評,賺取積分。目前,因為在打榜大戰中被粉絲用來囤積積分,「蔡徐坤游泳池」「偶像練習生蔡徐坤」等相關超話,仍然位列飯圈超話榜TOP10。

在蔡徐坤數據站「控制好分差在10萬左右,根據分差合理拋分」的策略之下,7月20日當天,周杰倫粉絲髮現無論如何打榜,與上一名的影響力始終相差一段距離。不少周杰倫的粉絲直呼:「從來不知道打榜這麼累。」

隨著輿論的發酵,形勢開始出現反轉,越來越多的網友加入到了這場微博超話的爭鬥之中。或許是出於對青春時代的懷念,大量網友加入了周杰倫方的打榜陣營。而對於蔡徐坤粉絲來說更為雪上加霜的是,如果在這一階段大幅度拋積分打榜,下周在周杰倫粉絲撤退之後,就不一定有足夠多庫存的積分去面對他們熟悉的「敵人」。

進行到這一階段,大部分網友已經遠遠超出當初「隨便玩玩」的心態,這場「大型團建」最終變成了一場年輕粉絲和臨時拼湊起來的「夕陽紅」粉絲團之間的鏖戰。蔡徐坤代表的新型頂流成為這幫老少年們設定的「反派人物」。

最終,7月21日凌晨,周杰倫超話登頂,「傑迷」們獲得了這次「爭鬥」的勝利。21日晚間,周杰倫在ins上回復粉絲,表示知曉「打榜」的事實,並鼓勵自己的同門師弟:「希望你以後也有一群像我一樣這麼挺自己偶像的歌迷。」

周杰倫ins回復粉絲表示知曉「打榜」的事實

神奇的是,打榜的熱潮並沒有隨著周杰倫的登頂而結束,反而變成了微博的新「流行」。7月21日開始,林俊傑、蕭敬騰等藝人發布微博為周杰倫打榜,英雄聯盟、聯想等官微也紛紛加入,「李現為周杰倫打榜」甚至登上了熱搜第一。22日凌晨,周杰倫超話的影響力定格在1.1億,超越第二名的蔡徐坤近一倍,徹底刷新了微博超話的紀錄。

李現等多名藝人同為周杰倫打榜

而儘管很多周杰倫粉絲表示「只玩一周」,但隨著新的一周開始、超話榜數據清零,仍有熱情的粉絲開始湧入、為周杰倫打榜。截至目前,周杰倫本周的超話積分已經接近2200萬,位居超話榜第一,比目前排名第二的朱一龍多出1000萬以上。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這股熱潮徹底過去前,周董還將在冠軍的寶座上坐上一段時間

微博的「陽謀」?

一場數據大戰過後,周杰倫和蔡徐坤的粉絲們都認為自己捍衛了偶像,但無論「贏家」是誰,兩家粉絲合計貢獻超1.5億的超話積分,都讓作為平台的新浪微博坐收漁翁之利。

也正因如此,早在這場較量剛剛白熱化時,就有包括豆瓣用戶「我撿到壹只小豬」在內的很多網友,對此次大戰提出過質疑:認為眾多線索都表明可能有微博在其中推波助瀾。

網友提出的質疑,主要集中在——

掀起議論的豆瓣帳號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被註銷,查不到帳號的信息;

事件發酵後,新浪娛樂明星頻道官方微博「娛樂有飯」頻繁發布相關內容,其中包括周杰倫超話打榜教學貼,有帶節奏之嫌;

甚至連王高飛本人,也在7月17日發布了帶有周杰倫超話的微博。

毒眸留意到,七麥數據統計的中國APP下載排行榜數據顯示,打榜大戰開始前一周(7月14日)左右,微博在IOS免費榜上的排名為54名,但在數據大戰最為火熱的7月20日、21日兩天,微博在該榜單上的排名則為第40名和第35名。有不止一位不經常使用微博的粉絲向毒眸表示:「為了給周杰倫做數據,這次我又特地下回了微博。」

針對這一系列情況,不少網友於7月21日在微博上@來去之間,希望能就數據大戰給出一個解釋。而面對質疑,王高飛當天斷然否定:「以後別拿什麼日活,流量說事兒好不好啊?我還真剛剛看了,昨日(20日)日活比前天跌-0.2%……」在他看來,微博並沒有從此次大戰中獲益。

可即便新浪微博不是這場數據大戰的發起者,但引發此次大戰的數據榜單,也與微博的商業模式有著密切聯繫。長期研究粉絲心理的學者、廈門大學中文系教師楊玲告訴毒眸,「微博希望通過綁定粉絲的方式來提高微博的用戶活躍度等數據,早就已經是『陽謀』了,很多粉絲也心知肚明」。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Q1新浪微博日活為 2.03 億、月活為4.65 億,已經被抖音全面超越(今年1月抖音日活2.5億、月活5億);而新浪微博4.65億的月活,較2018年Q4環比增長僅有0.64%,自2016年以來環比增速首次低於3%;這種變化,意味著更多的網民可能會向抖音等新興平台轉移。

Q1新浪微博日活為 2.03 億(截圖來源新浪科技)

作為一個依靠信息流廣告來變現的平台,用戶活躍度的高低將直接關係到公司的營收。新浪微博2019年Q1財報數據顯示,整個季度微博凈營收為3.992億美元,略低於市場預期的3.996億美元,其中收入占比超過87%的「廣告和營銷收入」為3.411億美元,同比增幅僅有13%——該收入增速已經連續四個季度下滑,2018年Q1時其同比增幅還曾高達87%。

而新浪披露的業績預測則指出,今年Q2公司凈營收預估為4.27-4.37億美元,較2018年同期的4.26億美元幾乎零增長。受到這一系列利空影響,新浪微博的股價也一路下跌。2018年年初,新浪微博股價達到過130美元,市值一度高達300億美元。可現如今股價卻已經在40美元左右徘徊了許久,一年半時間裡跌幅達到了70%。

正因如此,近一年多時間裡微博為了提高用戶活躍度,採取了不少措施,例如發起各類挑戰賽、設立「鐵粉」制度等。而在眾多措施中,通過明星數據排行等方式,將明星粉絲和微博進行深度綁定、增強其在微博上活躍度的做法,目前看來是最為行之有效的——超話榜之外、微博另一大榜單明星勢力榜,正是這套商業模式最典型的代表。

在此前的文章中,毒眸曾對勢力榜的運作模式進行過介紹:勢力榜分為內地榜、新星榜等榜單,微博每日都會根據「閱讀數、互動數、社會影響力、愛慕值、正能量值」五項數據來為各榜單上的明星排名,單項排名最高的明星可以得到20分(按一定算法依次遞減),並按照五項總分來排名。

五項數據當中,閱讀數、社會影響力等和明星微博粉絲的活躍度相關,而愛慕值則需要粉絲通過在微博上給明星「送鮮花」來獲取。一朵「花」在微博上售價2元(對應2點愛慕值)——此次新浪微博被約談,則是因為此前暫停了某明星在勢力榜的上榜資格,但承諾要退還粉絲買花的費用遲遲沒有落實。

儘管明星勢力榜的相關規定明確指出,每個明星單日只能收到5萬朵付費鮮花,但有粉絲向毒眸透露,如果購買了新浪微博的鮮花會員,則可以突破這一限制,此前她的偶像(剛出道幾個月)就曾單日收到過十幾萬元的虛擬鮮花。據了解,微博會員的價格是每年118元,而鮮花會員的價格則是418元。

某粉絲維權微博截圖

除了常規的勢力榜排名比拼外,每月月初,新星榜上月前3名的新生代流量有權進入內地榜,粉絲將其形象地稱之為「搬家」。這也就意味著,想要讓偶像晉級的粉絲,必須花費高價或者有組織地通過集資送花等方式來沖榜。一位當下正在為偶像搬家的粉絲告訴毒眸:「我們這個月已經為XX(某明星)集資達到數百萬了,如果搬家失敗,意味著這筆錢就都打水漂。」

而粉絲掏的這筆錢,和明星個人收益無關,將全部歸為新浪的營收。21日宣布退出微博各榜單競爭的蔡徐坤粉絲,正是微博第一送花大戶,從蔡徐坤出道至今,一年多時間裡粉絲已累計為其花費高達1000多萬元。除此之外,按照豆瓣網友的粗略測算,目前光是愛慕值排名前30多的藝人的粉絲,就為微博貢獻了1億元左右的收入。

蔡徐坤粉絲是微博第一送花大戶(圖片來源網絡)

1億元的收入,相較於微博一年十幾億美元的營收來說並非多大的收入,勢力榜真正的貢獻其實是用戶活躍度加成。除了愛慕值,閱讀數、社會影響力等數據的統計也都不設上限,因此在搬家等特殊時間節點上,為了防止自家愛豆被其他明星超越,很多粉絲每天都會花費大量時間在微博上做數據。

比如此次數據大戰期間,由於大量用戶搜索蔡徐坤,後者的各項數據都得到了一定助力。21日當天,蔡徐坤僅發布了2條微博,但全網閱讀人數卻達到6400萬(每個帳號只會被計算一次);其社會影響力數值則達到了6億,提及他的微博的閱讀人數接近3億。也就是說,如果其他明星此時想在單項數據上超過蔡徐坤,則需要粉絲花費極大的精力來進行運作。

粉絲與微博的雙重焦慮

在採訪中,毒眸思考過一個問題:既然很多粉絲也清楚新浪微博榜單的背後的「陽謀」,但為何又對此「甘之如飴」?

「因為數據排名關係到曝光量等,很多金主也只看這類排名,為了自家愛豆能有好的資源,很多粉絲即使不喜歡新浪微博的做法,甚至經常抱怨送花這種模式『吃相難看』,但還是會選擇打榜。」某位粉絲則告訴毒眸,在打榜這件事情上,很多粉絲是身不由己。「粉絲經濟本質上就是在割韭菜嘛,粉絲刷數據就是為了讓金主爸爸覺得我們是『茁壯』的韭菜,願意給愛豆砸資源。」

而在楊玲看來,這背後可能有更深層次的心理原因。「粉絲打榜、做數據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團建』的過程,有助於提高粉絲群體的凝聚力。特別是像蔡徐坤這樣的明星,一方面他出道後很少參加綜藝或出演影視,露面機會其實不是特別多,所以打榜本身就是粉絲間維繫這個圈子的手段;另一方面,蔡徐坤這一年遭受了不少非議,在和周杰倫爭榜的過程中更是被塑造成了負面文化符號,這種情況下支持他反而能激發粉絲的『集體英雄主義』情結。

人民日報評論為偶像打榜事件

毒眸接觸過蔡徐坤粉絲中,有不少人曾表示,最初喜歡上蔡徐坤的原因,正是因為他是個人練習生、和此前的經紀公司又有合約糾紛,很容易激發粉絲的憐愛。「小蔡剛出道時,輿論管控、個人營銷這些都沒有人幫他做,我們粉絲也是希望能夠充當經紀公司的角色,畢竟我們是小蔡唯一的依靠。」

實際上,類似的心理不僅僅只出現在蔡徐坤等新生代流量粉絲的身上,楊玲認為,其實早在十多年前,李宇春走紅時這樣的「虐粉心理」就已經存在了。當時李宇春因中性風格等而被網友攻擊、冠以「春哥」等侮辱性稱號,而這種情況反倒是虐出了一批鐵粉,一直追隨了她十年之久。這與蔡徐坤的粉絲一直銅牆鐵壁到大眾無法理解,有著相似的特質。

在這樣心理的驅使下,很多流量明星的粉絲帶著為偶像正名的心態加入了這場數據遊戲當中。而一旦進入了這個場域內,再想脫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過高的沉沒成本,意味著如果放棄做數據,那麼此前的努力都將變得毫無價值。

「飯圈生態就是這樣,如果你家的愛豆是C位,那他的數據不是第一就會被嘲諷。如果昨天數據還不錯,但轉天數據下滑就會被說是『糊了』(過氣)或者刷數據。」有粉絲向毒眸感慨,除非不再喜歡某個明星,否則看到他被攻擊很難無動於衷。而更叫很多粉絲心累的是,除了超話榜、勢力榜之外,平台還會時常推出各類battle活動,以至於粉絲不得不時刻處在「戰鬥狀態」,只為在每一個榜單上為偶像正名。

蔡徐坤退榜後,某粉絲髮微博歡慶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場數據遊戲的開始,某種程度上有著「改朝換代」的意味。

專輯年代,粉絲追星比拼的是購買力,有錢買更多專輯、演唱會門票的粉絲會在飯圈裡有更多話語權。這一類人在飯圈裡相當有限、且年齡普遍偏長。而楊玲則相信,打榜模式的出現讓一些有時間做數據的年輕粉絲也變得十分重要:「做數據為這類粉絲參與飯圈、獲得話語權提供了途徑,無形之中也激發了他們做數據的積極性。」相比有錢,對於年輕人來說,「有時間」這個條件要容易滿足得多。

但無論起因如何,打榜這種模式的出現,確實從根源上利用了粉絲為偶像出頭的焦慮感,將其架在了不得不做的高位。而不管粉絲如何無奈,因為現在頭部的明星資源幾乎都集中在新浪,很多飯圈體系(數據站、反黑組等)也是圍繞微博而生,想要找到一個能替換微博的平台並不容易。

明星數據站、反黑組大多聚集在微博

這種局面使得很多粉絲相信,除了此地,他們不能再找到和愛豆「親密接觸」的空間。這也是為何微博頂著粉絲的罵聲還能不斷推出各種新榜單。

而反觀新浪微博,又為何如此執著於榜單?除了這能為其帶來許多額外收入與流量外,或許也是因為在業績增長的壓力下,這已經是新浪微博目前少有的、已經被驗證過數次的成功商業模式。

2013年,新浪微博曾和擁有一直播、小咖秀、秒拍等產品的一下科技達成戰略合作,成為國內最早開始發力短視頻的社交平台之一。然而早年間,受到流量資費、分發模式、4G普及程度等影響,新浪微博並沒能藉此發展出新的、成熟的業務線。而在抖音、快手崛起後,秒拍想要突圍變得更加困難——2018年年末,秒拍的月活只有500萬,和抖音顯然不在同一量級。

在短視頻上碰壁後,新浪微博開始重點發力相對成熟的直播業務。2018年Q3,微博正式宣布收購一下科技,並表示將用1-2個季度,對微博和一直播產品進行融合和優化,「以提升微博平台商業化效率和變現能力」。但至少從2019年Q1的數據來看,做大直播業務也並不容易:報告期內,新浪微博與直播直接相關的增值服務(公司第二大收入來源)營收為5800萬美元,環比下跌了10.6%。

在開拓新用戶方面,微博同樣坎坷不斷。早在2014年,王高飛就對外表示,彼時新浪微博80%以上的活躍人群集中在一二線城市,而像三四線城市擴張、下沉,則是今後一段時間公司戰略的一大重心。而後幾年,微博便通過和部分國產手機綁定等方式,以預裝為手段開始向三四線城市進發。

這樣一種簡單的下沉模式,雖然能促使大量用戶開始接觸微博,但並不代表這部分受眾能給順利融入微博的內容生態當中。尤其是當以快手、抖音為代表的去中心化平台出現後,圍繞明星的微博生態自然占不到便宜。在2019Q1財報的電話會議上,王高飛也承認:「目前三四線城市用戶的信息消費並不是消費明星和熱點,更多是消費UGC」。

新的商業模式開發不順、渠道下沉遭遇困境,在內部做流量挖掘,似乎就成了當下新浪微博最具實用性的一種收入增長策略。再加上粉絲群體也存在上述需求和焦慮,雙方碰撞在一起,雖然各有各的無奈,但最終達成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共謀」:說是你情我願,但又有些身不由己。也正因如此,還是有很多人相信,想要顛覆新浪微博也絕非易事。

凡事從無絕對。在7月22號之前,誰也不會想到,當下為微博貢獻了最多流量、最多鮮花收入的粉絲群體——蔡徐坤的粉絲,會以這樣一種方式退場。這樣一種告別的方式,也被不少人視為是粉絲主動和微博解綁的開始。

「那天很多粉絲都在歡慶,有的是認為終於有機會可以衝擊榜首了,有的則是覺得以後打榜的壓力沒有那麼大了。」某位粉絲告訴毒眸,短期內可能會有一些粉絲變得更加主動,但確實有很多人感覺鬆了一口氣。而誰也沒法確定,這到底會不會成為更多粉絲群體從微博的「綁架」中脫身的開始。

蝴蝶飛過滄海,但它絕不會想到,身後已經有了一場風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8-ALmwB8g2yegNDX3h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