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顯示,蠟蟲可以消化降解塑料。
近日研究發現,一種常用於魚餌的寄生性幼蛾可能成為解決塑料污染問題的關鍵。
這種寄生性幼蛾名為蠟蟲,是大蜡螟的幼蟲體,可以在體內消化聚乙烯塑料。面對每年數以億計的塑料袋污染,蠟蟲可以說是解決這一世界性難題的突破性發現。
蠟蟲如此清奇的口味是西班牙生物學家 Federica Bertocchini 在照料蜂箱時偶然間發現的。
大蜡螟對於蜂箱的危害非常大,在蜂箱養殖的實驗過程中需要及早清除這些害蟲。Bertocchini 將大蜡螟的幼蟲從蜂箱中清理出來後,扔進塑料袋內。幾個小時後,當她再次查看袋內的大蜡螟幼蟲時,發現塑料袋已經被咬成篩子了。
隨後,Bertocchini 意識到,蠟和塑料在化學成分上有相似性。「蠟是一種聚合物,算得上是『天然塑料』,化學結構和聚乙烯有相似之處。」Bertocchini 說道。
聚乙烯是最難處理的抗降解材料之一,根據西班牙國家研究所給出的數據顯示,每年約需生產8000萬噸聚乙烯,每人每年約使用230個塑料袋。
蠟蟲能吃多少?
為了測試蠟蟲的食塑料能力,研究人員大概採集了100個蠟蟲進行試驗。40分鐘後,塑料袋上就已經有了大小可觀的蟲洞。12個小時後,單個塑料袋減少92毫克重量,大於為普通塑料袋1/6的重量。
「我們希望可以研究出更高效的處理方式,解決塑料污染和浪費問題,以此拯救更多的海洋、河流和其他已經遭受到破壞的自然環境。」Bertocchini 說道。
但目前,蠟蟲如何分解塑料依舊有待研究。
「在這一過程中,蠟蟲也許是通過唾液腺分泌物或者體內共生細菌來破壞塑料中的化學鍵,」Bertocchini 繼續道「下一步我們會試著解析反應的分子過程,看看是否能將有效酶分解出來。」
能否靠這些蠟蟲解決塑料污染及浪費問題?
目前開來還很難。有研究人員表示,與其將精力放在蠟蟲研究上,還不如減少塑料生產增強回收效率。
「聚乙烯是一種高質量合成樹脂,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對其升級再造,售價最高可達500美元每噸。」研究人員表示,「雖然蠟蟲食塑料的發現讓人非常振奮,但在我看來這不過是一個好玩有趣的研究發現而已,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聚乙烯的處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