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一名30歲男子在某交友平台上遭遇了一起以網戀為誘餌的詐騙:被告人冒充美女與被害人談起了戀愛,從未見過戀人的被害人共計被騙近3萬人民幣,當墜入情網的被害人興沖衝去找被告人時、迎接他的是一場"見光死"的網戀。
2019年1月,30歲的碩士研究生牛某在使用一交友類社交軟體探探時、結識了被告人吳某,隨後,29歲女子吳某便開始了對牛某以網戀為誘餌的詐騙行為。
被告人吳某虛構了一個叫"高某某"的姓名,並謊稱其身份為浦東新區川沙鎮某小學的語文老師。同時,吳某還在網上下載了大量的美女圖片,在微信朋友圈裡使用這些美女圖片發給被害人,吳某誆騙牛某說這就是她自己。
這些美照顯示,高某某是一位巧笑倩兮、美目傳情、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瓜子臉形的美女,再加上自己所稱的小學教師的身份,讓被害人徒增好感。兩人在微信中你儂我儂地聊起了天,牛某說,你就是我尋尋覓覓很久很久的意中人。
通過這一系列的"精心包裝",吳某成功塑造了一個完美女友的形象,騙取了被害人牛某的好感,並由此與其開始了網戀。
而在看守所內,看看新聞Knews記者看到的吳某身形胖碩,單眼皮黑皮膚,與照片中的美女天差地別!所謂的照片,真的是"照騙"!面對記者和檢察官的詢問,吳某有時候搓搓手、有時候摳鼻子。
在1個多月的網戀過程中,被告人吳某多次以購物、過年發紅包、外出遊玩等理由向被害人索要錢款,前前後後分10多次共騙取被害人牛某2萬7千餘元。
而被告人吳某為了讓被害人牛某相信其身份的真實性、維持其女友形象,在對牛某進行網戀詐騙的過程中,吳某一直與對方在微信上熱聊以維持戀愛關係,並多次給牛某購買晚飯和水果等,博取被害人牛某的信任和好感。
按捺不住愛情的甜蜜,被害人牛某多次希望能和吳某見面,結果,吳某屢屢推三阻四,牛某於是一不做二不休直奔吳某所稱的供職學校,結果,校方告知其學校里根本沒有這個女教師,這下,牛某懵了、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據調查,被告吳某其實是一名小公司職員,平時生活入不敷出,她平時收入不高但卻每月消費7000多元,於是,她想到了以網戀的方式來詐騙錢財,但最終鋃鐺入獄。
青浦法院認定吳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2萬7千餘元,數額較大,其行為已經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6條,構成詐騙罪。最終,被告人吳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萬4千元。
檢察官提醒,當下很多的網絡交友類線上平台紛紛興起,而網戀現象也逐漸增多。但一些網絡社交平台其實良莠不齊的,有些不需要身份信息認證的平台就成為了違法犯罪分子鑽空子的灰色地帶。
因此,在進行網絡社交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忌與人發生金錢往來,謹慎交友,以免落入網戀詐騙圈套!
來源:看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