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5萬的緊湊型SUV,為何說起亞EV5卷不動國產車?

2023-11-25     SUV大咖

隨著近幾年銷量的下滑,韓系車已經逐步滑落到了末流合資品牌的行列。但相比於斯柯達、標緻、雪鐵龍、英菲尼迪而言,韓系車的現狀還是要好一點的,在廣州車展上也上市了一台全新SUV——EV5。

作為起亞在國內的首款國產純電動車,該車售價14.98-17.48萬元,也成為了悅達起亞的希望。究竟這台車能不能讓起亞脫離困境,大咖也進行一番解析。

電池來自比亞迪

作為一台全球車型,起亞EV5將首發上市的地點定在了廣州車展上,足夠見得起亞對於國內市場的重視程度。而這台車早在8月份就開啟了預售,產品力也已經很透明。

韓系車在設計上還是保持著較高的水準,新車前臉使用了半封閉式造型設計,並且還配有貫穿式前大燈組, 起亞EV5側面採用方正的車身造型,同時有封閉輪轂、隱藏門把手等低風阻設計。車尾部分使用了C型尾燈組,辨識度還是很高的。長寬高分別為4615/1875/1715mm,軸距為2750mm。

內飾方面,中控台由兩塊多媒體屏組成聯屏,分別是12.3英寸全液晶儀表和12.3英寸多媒體屏;還搭載了起亞最新一代ccNC車載信息娛樂系統,並支持整車OTA升級。相比於其它合資純電車而言,科技感上會更有一些優勢。

動力系統方面,新車使用了一台前置單電機,最大功率160KW(218Ps),最大扭矩310N·m,最高車速185km/h。此外,新車還搭載由比亞迪旗下弗迪動力提供的64.2kWh磷酸鐵鋰電池組,CLTC工況純電續航里程530公里。

不過明年起亞EV5還將推出長續航版和性能版,其中長續航版續航里程提升到了720km,而性能版的最大功率提升到了230kW。

起亞高管:吊打競品

EV5正式上市後,起亞中國營運長楊洪海在微博發文表示:「起亞EV5這個產品力屬於完全吊打競品,15萬級別,沒有對手。」當然了,起亞高管說的這話也存在營銷成分,其人設有點像李斌、李想、余承東之類的,通過誇張地發言引來流量。

在此之前,楊洪海還說過「我今年一季度全球掙了21億美金,貼得起中國市場,你本土企業有這些資金實力玩?你先燒死了,我後面再等著進來搶市場也可以。」

至於起亞EV5能不能「吊打競品」,我們也通過對比它和競品的產品力進行解析。首先起亞EV5目前同級的對手有比亞迪宋PLUS EV、啟辰VX6、大眾ID.4、AION Y等車型,其中目前同級標杆無疑是宋PLUS EV。

對比之下,宋PLUS EV起售價為16.98萬元,即便有著5000元的優惠幅度,相比起亞EV5也要貴上1萬多元。在價格方面,起亞EV5的入門門檻要更低一些。

配置方面,我們對比宋PLUS EV尊貴型(17.98萬元)和起亞EV5頂配Land版(17.48萬元)。起亞EV5部分配置有一定優勢,多出了L2級駕駛輔助系統、自動泊車、ACC自適應巡航、感應後備廂、前排座椅加熱、自適應遠近光燈等配置。而宋PLUS EV尊貴型的優勢則是軸距更長、輪胎尺寸更大,配置上多出了透明底盤、後排隱私玻璃、溫度分區控制、內置行車記錄儀。

相比之下,起亞EV5的配置和參數看起來有一定優勢,但距離起亞高管所說的「吊打競品」似乎還有一段距離。放眼整個市場,起亞EV5的競品可不止宋PLUS EV一台。再以零跑C01為例,同樣為14.98萬元的入門級車型,零跑C01比起亞EV5也多出了自適應巡航、全景影像等配置。

我們能看到起亞EV5在產品力方面具有一些賣點,但他們所說的「吊打競品」,只管當一句戲言便可。

起亞的救命稻草

起亞品牌的銷量巔峰,應該出現在2016年的中國市場。那時,起亞以年銷65萬台的成績成為國內二線合資品牌。而到了2022年,起亞在國內的銷量僅剩9.4萬輛。

根據起亞的公布,1-10月份,悅達起亞累計銷售129944台,同比增長17.4%。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起亞公布的銷量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國內生產出口裝船的銷量,真正在國內銷售的僅有4590輛,相比去年同期暴跌約58.3%。

在起亞EV5上市之前,起亞的現有車型沒有一款能夠走量,只有獅鉑拓界和賽圖斯兩款車型的銷量能勉強過千輛。而如起亞K3、起亞K5這些曾經的熱銷車,也都因為日系同級對手的降價而失去了競爭力,如今這兩款車即便優惠3萬元也賣不好。

因此起亞EV5可以說已經成了品牌的救命稻草,起亞也為其投入了足夠多的資源。一方面是大幅宣傳造勢,甚至CEO也出來說些雷人語錄吸引流量。另外一方面,該車在韓國的起售價高達20多萬元,而國產EV5的價格也成了全球最低。

結合新車的產品力來看,起亞EV5未來有潛力成為一台熱銷車型。但該車面臨的問題是,起亞在純電領域此前並沒建樹,相比之下,比亞迪、大眾、埃安等競品品牌在口碑上更勝一籌。未來起亞EV5能否通過宣傳發揮出產品力的優勢,也成為了重中之重。

大咖總結

在國內消費者心目中,起亞的車型已經沒有了核心競爭力,而在新能源車領域更是缺乏賣點。只不過起亞EV5有點另類,它不像其他合資車一樣溢價嚴重,而是定了一個足夠親民的價格,這起碼讓它看起來有一定的性價比。

但換個角度想,起亞EV5在中國市場無異於從零開始,而且是以一個正在走下坡路的品牌作為起點。所以EV5隻能算是起亞中國市場電動化策略的一個起點,但如果把它看作起亞的救命稻草,恐怕難有好效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f3b803ca004bf35cdeed87df717c0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