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笑臉貼紙,成就一個咖啡品牌?
重慶有一個零接觸咖啡品牌,因窗口的一張笑臉貼紙,引發年輕人打卡熱潮,成立一年多時間,開出近30家門店。
「窗口有笑臉」走紅的背後,切中了年輕人的哪些情感剛需?飲品品牌如何有效點燃年輕消費者的情緒?
最近,重慶一家名為「窗口有笑臉」的咖啡小店引起了我的注意:
這家店開在重慶李子壩附近的梯坎上,橙色調的牆繪,與周圍老舊的居民樓形成鮮明反差。
走近看,卻另有玄機:
門店沒有對外大門,只見一個「笑臉」窗口,周圍布滿了點單小貼士。
顧客通過窗口小喇叭對話,掃碼點單,主打外帶和外賣,店裡的咖啡師會將飲品從笑臉窗口遞出來,「超級神秘又充滿儀式感,真·窗口有笑臉。」
「窗口有笑臉」主打新中式創意咖啡,如竹筒dirty、川渝限定的花椒美式等,全線產品定價均在20元以內。
「全程不用接觸任何人,簡直社恐福音。」「名副其實的『笑臉相迎』,有被治癒。」顧客在社交平台分享消費體驗時如此評價。
據「窗口有笑臉」的創始人胡楊介紹,窗口有笑臉籌備於疫情期間,起初只是想做一間零接觸的窗口咖啡館。一次偶然,隨手將供應商附送的笑臉貼紙貼在了窗口,卻沒想到因此提高了客流,專程前來打卡的顧客越來越多,索性以此命名了品牌。
「窗口有笑臉」成立一年多以來,已在重慶、四川、海南等地開出近30家門店(其中7家為直營店),「上周樂山新店開業,衝到當地熱門榜第2名。」
「我們目前是一店一風格,但零接觸的窗口模式和笑臉元素會一直延續下去。」胡楊說道。
一張貼紙意外成就一個品牌,「窗口有笑臉」走紅背後,切中了年輕人的哪些情感剛需?
「窗口有笑臉」的每家店都會在取餐口貼一張大大的笑臉,或可愛、或逗趣,很多網友說,「等待出餐的過程中,心情都變好了。」
當下的年輕人時常會自嘲自己是「社恐人」,每日忙於工作、對接客戶、應付同事,已經耗費掉了絕大多數的精力,就連為了一杯「續命水」走進咖啡館點單時,面對咖啡師的熱情寒暄,也會覺得有點力不從心。
而「窗口有笑臉」的不見面模式,規避了當代年輕人在陌生人面前的局促不安,讓買咖啡的過程更自在,也實現了體驗的差異化。
同時,相比冷冰冰的自助咖啡機,窗口旁小喇叭里傳出的幾句互動,又增添了幾份暖心。
而笑臉符號作為品牌傳遞快樂和溫暖的直觀表達,一直活躍在大眾視野。
最具知名度的莫過於已經火了50年的法國休閒品牌Smiley,洞察到年輕消費者,兩點、一條弧線,構成一個簡單而又治癒的笑臉。
今年1月,廣州OHO咖啡還和Smiley合作推出「虎笑生財」的主題展覽;7月,丹丹朱的青年廚房聯合天津7家咖啡甜品店,推出SMILEYWORLD主題限時特供產品,都引起了一波打卡熱潮。
圖源丹丹朱的青年廚房
由此可見,笑臉傳遞出的治癒、溫暖,也是一種力量,可以成為一種品牌主張。
窗口有笑臉走紅,正是把握住了這屆年輕人的情緒需求。
近兩年,疫情下的壓力,996、內卷、裁員……來自職場的壓力「毒打」著每一位打工人;再加上社交網絡的喧鬧,焦慮似乎已經成了大多數年輕人的通病。
從喪文化興起到佛系青年流行,從躺平到擺爛,年輕人的情緒觸點流行了一波又一波。
前不久,奈雪推出的桃子系列頭像,凸顯「擺爛」畫風,有趣又接地氣,這種踩中情緒的操作,實現了年輕人之間的有效傳播。
但沒有誰的內心深處,願意一直喪下去。偶爾喪一喪、躺一躺,調侃幾句,在此之後,生活仍要繼續前行。
因此,年輕人也需要一份積極向上的、溫暖治癒的力量,來對抗沮喪與焦慮。
就好比喝了「不焦慮咖啡」以期減少焦慮感,也會買一瓶「望幸福」給自己的生活加油打氣。
7月20日,「上海一咖啡館設不開心回收站」衝上熱搜;今年4月,西安M+cafe聯名左咸敦道推出「煩惱清除中心」受到廣泛好評。
就在本月中旬,名創優品在上海靜安大悅城戶外廣場設置直徑5米的微笑裝置,傳遞「保持微笑,上海難不倒」的主張,收穫了大量品牌曝光。
能和年輕消費者實現情緒共鳴的品牌,更容易走進大眾視野。從與消費者的共情中尋找突破點,用自身的品牌力帶來情緒的正向引導,也讓一大批年輕消費者願意為這份「心理溢價」買單。
那麼,如何為年輕人提供「治癒力」,實現共情?我在扒了多個品牌案例後,總結了2個小思路,供大家參考。
1、高飽和度主題色,讓人心情愉悅
高飽和度色彩的運用,在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之餘,總能讓人心情愉悅,同時也能打造品牌差異化,增加記憶點。
「窗口有笑臉」的上清寺店,選擇了亮眼的橙色;廣州的急急腳咖啡選擇了美式復古綠為主色調,同時搭配創意細節,打造新奇感,吸引不少年輕消費者前去拍照打卡。
2、討個好彩頭,讓喝一杯飲品「變有趣」
杭州的喜樂公園,春天的時候在門口設立「討個彩頭」投沙包小遊戲,丟進「愛情」、「事業」、「財富」、「平安」任意一個洞口,即可獲得一份小驚喜。
顧客評論道:「這是一家讓人心情變好的可愛小店。」有時候,飲品店只需做小小的投入,就能讓消費者收穫更大的滿足感。
點燃消費者情緒,重要的是走心。
賦予品牌更多溫暖人心的力量,幫這屆容易陷入emo的年輕消費者獲得愉悅情緒,或許會比複雜的促銷折扣更能擊中他們的內心。
不過,任何營銷的最終落腳點都是一杯好產品。咖啡茶飲的情緒精髓,還是「一口入魂」帶來的巨大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