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過睡得更香?睡前哭對孩子危害大,家長不能不了解

2022-09-06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孩子哭過睡得更香?睡前哭對孩子危害大,家長不能不了解

做父母的都心疼孩子,捨不得打,捨不得罵,但是淘氣的時候也會氣不過,伸手打他幾下,可是在孩子哭的時候又心疼孩子。

就像昨天下午,我在陽台上栽花,結果栽好了的花被兒子笑笑一下子拔了下來,氣得我沖T她大吼:「這麼不聽話,乾脆把你扔了,再撿回來一個得了。」

6歲的兒子哭了起來,怎麼都哄不好,哭著哭著睡著了,眼角有淚,嘴角還在抽動。我真的後悔對孩子吼了,開始心疼他。

晚上的時候給閨蜜打電話,說起了這件事情,閨蜜連忙對我說,再不要弄哭孩子了,都說孩子哭後睡覺會變傻的。

我大驚失色,開始翻閱所有的書籍,電腦查看孩子哭後睡覺會變傻的常識,結果翻出了一大堆,結果證實,孩子哭後睡覺真的會變傻。

孩子哭過容易犯困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批評過孩子以後,孩子因為傷心,哭著哭著就睡著了,他們覺得孩子睡一覺,醒了就不作鬧了,認為這是一種很正確的管理方式。

其實,不然,孩子之所以是哭著哭著就睡著了,原因是孩子哭累了,因為身心疲倦。還有就是自己的眼部周圍會因為淚水的長時間流出而乾澀發疼。所以,她想閉上眼睛休息一會,但是迷迷糊糊地就睡著了。

但是,家長可是千萬不要覺得,他睡了一會就不做鬧了,你會很省心。其實,哭過的孩子睡覺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的大腦發育。

人白天工作了一天很累,到了晚上都會有困意。人睡覺都會做夢,所以,白天發生的事情就會映射到你的夢裡。

孩子的大腦發育是和大人一樣的,他白天都做了什麼,同樣會會以夢的方式鐫刻在大腦里,高興的事情孩子就會「做好夢」,而如果要是傷心的事情,就會積壓在孩子的大腦里,讓孩子休息不好,甚至做噩夢。

這樣,勢必會影響孩子的生活質量,長此以往,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很大的影響。

哭完就睡對孩子的大腦發育不好

看過一個報道:如果孩子睡前受到刺激,大腦皮層高度緊張,孩子就會感受到壓力。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變得脾氣不好。

特別是哭著睡覺以後,一次兩次可以,一旦壞情緒堆積成山,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喜怒無常,情緒兩極分化。

被打罵的孩子,心裡常常會沒有安全感,他會意識到「媽媽爸爸不愛我了」,以至於生活、學習、休息……都沒有了規律。人體生物鐘嚴重錯亂。

他懷著這種感覺睡覺,大腦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始終是有錯亂的不安全圍繞在身邊,長期消極的情況下,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成長,安全是有很大的保護因素的,在安全的環境里成長,孩子才會身心健康,無論是思維還是身體都有一個良性的生長。

其實,因材施教,每個孩子都會是一個有用武之地的優秀的孩子。許多的孩子不學無術,都是因為家長沒有在該教育的年齡里正確地引導孩子,從而錯失了孩子成才的大好機會。

並且對孩子進行暴力教育,企圖用威嚇,恐嚇的方式,對不聽話的孩子進行吼住孩子,鎮住孩子。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教育孩子需要的是愛,而不是用脅迫的態度干涉孩子的學習成長。

在溫馨的環境里生活的孩子性格好,陽光燦爛;而環境充滿了打罵聲的孩子,就會消極、陰鬱,神經兮兮。

父母應該這樣解決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養育孩子是一種把理智、情感、智慧、能力融合在一起的複雜勞動,沒有什麼比父母教育孩子更需要智慧的了。」

父母的意義不僅在於把孩子養大,更多的在於能夠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讓她在成長的過程中感受到溫暖和愛護。

所以,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最好是減少打罵,對孩子實行教科書式的教育,呵護孩子的 心靈成長,減少傷害。

那麼孩子哭過就睡有那麼多的負面因素,做家長的應該怎麼樣面對呢?

1、減少對孩子的責備,用溫柔的語言和孩子溝通

孩子是在世界上比任何人都聽話,之所以孩子會不聽父母的勸告,都是因為孩子的內心有自己的想法。

其實這一點,做父母的應該高興,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也要對孩子的想法予以肯定,告訴孩子你是一個優秀的有主見的孩子,媽媽爸爸喜歡你。

之後再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逐一的剖析深解,讓孩子體會到事情的成害力魄,自己改變自己的想法。

家長這樣做,不僅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孩子也不會哭鬧,也不會哭過就睡覺給自己的大腦帶來不健康的成長。

2、發現孩子傷心,要及時地安慰孩子,別讓她哭泣傷心

孩子的心靈是非常幼小和脆弱的,人的一輩子成長全在心理素質,所以,做父母的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心理素質。讓孩子的內心強大且溫柔。

但是,很多時候父母和孩子之間發生了爭執,並不是孩子的錯,而是父母誤解了孩子。而且本於父母的面子,父母堅持自己的權威發言,不肯承認自己誤解孩子。這就是對孩子的雙重傷害。

所以,要對孩子的喜怒哀樂感同身受,從心底里理解孩子,讓孩子對你產生心靈依靠,這樣的孩子會更健康地成長。

父母都想做孩子的撐傘人,但是,誰也不能為孩子撐一輩子的傘,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自己為自己在雨中撐傘。

所以,生活中,多多地安慰孩子,讓孩子哭過別睡覺。如果真的想睡,父母把孩子哄開心了,傷心情緒消失再睡。

這是做父母的職責,和應盡的義務,父母不要失職,不然是無法逆轉的後果。

3、做家長的要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負責任,要在生活里時刻關心孩子的情緒。因為孩子的茁壯成長,你的未來才會有希望。

所以,在孩子幼年的時候就要給孩子一個溫馨的生長環境,讓孩子的安全健康地成長,這樣她的性格才會陽光燦爛,人生也會多姿多彩。

而從小就哭過就睡覺的孩子,因為在睡眠中,大腦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多數性格鬱鬱寡歡,勢必會影響一生的命運。

孩子的命運其實都掌握在父母的手裡,只要做父母的盡職盡責,每個孩子都是一個人才,都會為建設社會主義的幸福生活添磚加瓦。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e9db377a65b9fd0573f8a7f8d3855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