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的「辮子」到底有多髒?英國女子:噁心到吐,吃飯難以下咽
對歷史十分了解的人都知道,古時候,頭髮對人十分重要,甚至將其列入刑法之中,稱之為「髡刑」,眾所周知,割發對人來說是沒有危害的,但放在古時候,卻是一種極其嚴重的刑罰,尤其是在精神層面分外受折磨。在清軍入關後,在中原地區實施了「剃髮令」。要求頭頂僅可留下一錢大的頭髮,如若比一錢大就要被處以死刑,以此在削弱漢人抵抗意志,提高清政府領導人地位,而在實施剃髮令的時候,最令人覺得慘烈的則是「江陰八十一日」,致使17萬多人死在了清兵刀下,僅53位老小倖存。
正是這樣,清朝人士往往將前顱頭髮剃光,後腦頭髮留成長辮,但這樣卻非常難打理,清朝皇室的人頭髮一般都是一個月才打理一次,在清理頭髮時,會將其上撒上芝麻,之後塗抹蛋清,會讓頭髮烏黑明亮。據有關歷史記錄,慈禧在清潔頭髮時,會使用上等燕窩來洗頭髮,而這對於底層百姓來說,太過奢靡,百姓們一般都是直接跳入河中洗澡帶洗頭髮,而且從不使用任何的護髮東西。
所以對清朝百姓而言,幾個月不洗髮也極其常見,有名英國女士曾在日記中記錄,清朝官員頭髮還算乾淨,有人專門為他們清潔,而底層百姓的頭髮卻十分噁心,間隔著幾百米都可能聞到臭味,連飯都吃不下。雖然在清朝的古裝影視劇之中,口咬辮子的場面很常見,但在真正的清朝歷史之中,百姓毫無勇氣,都深知辮子非常髒。
一直到了清朝末年,受西方文化教育的年輕人把辮子直接減掉,民國時期開始不允許留有長辮,並發布了《剪髮令》,雖說並沒有之前的《剃髮令》如此嚴格,但還有存在眾多老一輩的人認為長辮減掉,老祖中就不會認可自己,所以不想把辮子減去,就繼續留了下來。對此,大家有何看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e0044db79ec38c37d70e045c2f2ef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