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武漢的地理環境,大概很多人都會想到「江漢平原」,古時的「雲夢澤」。
江漢平原是我國海拔最低的平原之一, 長江中游,漢江中下游,湖北省的中南部,面積4.6萬餘平方公里,為中國三大平原之一的長江中游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
江漢平原的一個特別明顯的自然環境就是河網稠密,湖泊眾多,水域面積廣大,如湖北省有「千湖之省」、武漢市有」百湖之城「之稱。
這仿佛是一個「水」的世界,很少會有人將這裡與「山」聯繫在一起。
當人們喊出「大江大湖大武漢」之口號時,也是顯「江、湖」之特徵。那麼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江漢平原「無山」?抑或是說「武漢無山」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以武漢為例,市區境內的珞珈山、龜山、蛇山、磨山就已構成一幅「半城山水」之畫卷。
珞珈山坐落著中國最美大學之一的武漢大學;
龜山之巔建有我國第一個自行設計、施工的結合旅遊的第一座鋼筋混凝土廣播電視發射塔;
蛇山之巔以「天下第一樓」黃鶴樓而聞名遐邇;
磨山更是我國最大的楚文化遊覽區,世界三大賞櫻勝地之一。
這些山景融合,像是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江漢平原,兩江四岸樓宇層疊,天際線高低錯落,起伏有致。然而,武漢的山景遠不止這些(簡單舉例幾個有代表的,未提及的不妨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位於武漢蔡甸區的九真山堪稱「江漢平原第一高峰」,主峰海拔高度為263.4米。
位於江夏區的八分山被譽為「武漢最具自然特色的山」,近年來可謂是網紅打卡地;人文歷史悠久的龍泉山享有「福地仙壤」之說。而在黃陂區的木蘭山、雲霧山、姚家山等也是風光秀麗,各有千秋。
木蘭山與雲霧山大概是黃陂旅遊最熱鬧的兩座山了吧,也是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重要組成部分。黃陂作為「木蘭故里」,境內木蘭文化氣息濃郁,其景點除了木蘭山、雲霧山(木蘭雲霧山)、木蘭天池、木蘭草原、木蘭湖等等。
其中,雲霧山享有「西陵勝地、楚北名區、陂西陲障、漢地祖山」等諸多美譽,是木蘭八景之一。「漢地祖山」之稱令人頗為好奇。
此山是大別山脈與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也是武漢市延綿最長的山脈,總面積25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高達95%。
山中主峰海拔709米,屬武漢市最高峰之一。這裡環境幽靜,野趣瀰漫,林海深處有數不清的參天古樹,幽谷中還藏有古寺(竹林寺)。
值得一提的是,市內的磨山是中國梅花、荷花研究中心所在地;市郊的雲霧山則是全國著名的杜鵑花研究基地,每逢春夏之交,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盛開,其美堪稱「華中一絕」(可惜我是秋天去的)。
除此之外,山中勝景還有八里柳溪、竹林寺、馬術俱樂部、冰雪樂園、千年古寨、6D玻璃天橋、玻璃漂流等戶外、悠閒、人文景觀與體驗。
據官網介紹,已開發的武漢之巔雲中懸廊已榮獲金氏世界紀錄,懸挑81.9米。 這估計會吸引不少遊客去挑戰吧。
但對於親子游而言,林海深處的恐龍谷可不能錯過,這是中國最大的仿真恐龍主題公園,由恐龍觀賞區、科普展示區、互動娛樂區等部分組成。
這座武漢市延綿最長的山脈像極了武漢人的市郊大公園,賞花、探險、自駕、科普、爬山……任何人來這裡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興趣點、打卡點。
古時的雲夢澤,今日的江漢平原,歷史在不斷推進,文化在不斷積澱,自然的力量也在不斷壯大。
高聳而起的數座大山,給這片文化燦爛、物產豐饒的平原之地帶來了別樣風景,也難怪人們形容武漢是「一城秀水半城山」。
這座城市有美麗的水岸線、天際線,也有明顯的山脊線。從市區到市郊,武漢的山、江漢平原的山,仿佛是被賦予了一種獨特的山水城景。
我想,這與江漢平原所積澱的幾千年的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江漢平原不僅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也創造了發達的文化和文明。
尤其是在新石器時期之後,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這三大原始文化構成了該地區原始文化的主體,是長江流域乃至中國南方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中國原始文化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
而令人感到自豪的是,江漢平原的青銅文化實在輝煌。從曾國到楚國,江漢青銅器可以說是達到了巔峰時代。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若沒有拿下大冶銅綠山,楚國的歷史可能就要改寫。今天的銅綠山古銅礦遺址被學術界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蹟」,有機會一定要看看。
那麼,江漢平原有「山」嗎?不僅有,且大有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