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已經持續了200多天,雙方進入膠著狀態。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軍打擊了多地的烏軍部隊和彈藥庫。烏克蘭方面則表示,烏武裝部隊繼續在南部推進。
就在人們關注之際,俄羅斯國防部官方代表伊戈爾·科納申科夫中將稱,烏克蘭武裝部隊在赫爾松地區的佐洛托伊巴爾卡和亞歷山德羅夫卡附近突破了俄軍防禦。但其在尼古拉耶夫和安德里夫斯克戰術方向的攻擊均被俄方擊退。
俄羅斯國防部官方代表伊戈爾·科納申科夫中將
毫無疑問,烏軍在赫爾松突破了俄羅斯的防線。此前,俄軍剛剛丟了紅利曼。
在這樣的情況下,難免出現輿論唱衰的聲音。當然,我們不可否認的是,俄羅斯目前的確面臨一些困境。
首先,美國和北約加大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我們看到美國、英國都在向烏克蘭提供『海馬斯』系統,東歐國家以及德國、法國也在向烏克蘭「輸血」。
這無疑讓俄烏戰爭的進展更加緩慢。實際上,美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持還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時間。有軍事專家就曾透露,2014年之後,北約的一些高級官員以顧問的身份已經進入到烏克蘭軍隊當中。
而早在今年2月份,烏俄戰事未發生之前,北約便加大對烏克蘭軍隊的扶持,包括作戰理論、技術培訓、武器裝備支持等。
更重要的是,烏克蘭還從美國獲得了情報支持,包括俄軍的位置、戰線弱點等重要信息。
其次,兵力的問題。目前俄軍傷亡戰損還是頗為嚴重的。但反觀烏克蘭方面,俄烏衝突開展之初,烏克蘭的正規國防軍只有20萬人,在國家緊急的戰時動員下,軍力擴充到80萬,儘管質量不高,但數量上的幾何級增長給烏克蘭了很大信心。
最後,不得不提是便是近期北溪管道被炸,經濟命脈受損對俄羅斯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儘管面臨一些困難,但普京或早已布局扭轉局面。
一是烏克蘭四地公投或已經改變戰爭性質。一旦完成烏東四地的公投入俄的「法定程序」,「特別軍事行動」隨即改變為正義的「衛國戰爭」。
值得一提的是,所謂「公投」不過是美西方國家常用的伎倆,普京也不過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另外,近年來,俄羅斯始終受到人口下降的困擾,根據俄羅斯國家研究型高等經濟大學的預計,俄羅斯人口在本世紀末將減少到1.375億。而在公投後,俄羅斯隨即增加數百萬人口數量,可謂是「及時雨」。
同時亞速海成為內海,並控制了烏克蘭的出海口,增強了軟實力。
隨著冬季來臨以及俄軍軍力得到有效補充,烏軍反攻可能受阻,雙方力量此消彼長,局勢將發生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