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這座土家吊腳樓群,離恩施2小時車程,建築都是手工製作

2023-12-24     修狗搞笑配音

原標題:湖北這座土家吊腳樓群,離恩施2小時車程,建築都是手工製作

湖北,這裡生活著很多少數民族,土家族就是其中之一,其獨特的民族風情也讓這裡充滿著獨特的魅力,這裡關於土家族的景點有很多,恩施州的彭家寨就是一個,它在宣恩縣沙道溝鎮兩河口村內,有兩百多年建築歷史建築保存良好,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雖然這裡歷史久遠,但是估計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如果不是朋友帶我來此,估計我這一輩子可能都不知道這個地方,它確實有點偏僻,名氣也確實不大。

彭家寨的來源相當有趣,據說很久以前,有對年輕夫妻為了完成先輩意願,尋訪先人舊址,走到武陵山北側山麓時,被一條大河擋住了去路,無法繼續前行。而在河對岸有兩座高山,左邊那座高山桃花盛開,右邊高山則樹木蒼翠,隱匿眾多奇石,有如觀音坐在蓮台之下的形狀,風景優美,年輕夫妻這才發現眼前的景致,正是他們找尋了許久的先人舊址。

可是苦於無法渡河,只能幹著急,此時河中緩緩升起一座小木橋,兩夫妻才到達了對岸,並且在這裡定居下來。這對年輕的夫妻正是彭家寨的開創者彭氏彭懷傘和他的妻子。如今村寨內大多是彭氏族人,有45戶人家,共計250多人,是典型的血緣型村寨。彭家寨在古時這是還是兵家必爭之地。東面是叉幾溝,溝上架著160多年前修建的涼亭橋,又名涼橋。寨子前方是龍潭河,河上架有40米長鐵索橋,與外界相連。

彭家寨當地山多田少,建築應該依附山勢而建,寨內建築主要是土家族的吊腳樓,早期被稱為干欄、閣欄、廊欄。吊腳樓順著高山的地勢修造,呈階梯狀一字排開,分層堆疊,高低錯落,保存完好的古建築有40多棟,其中有22棟單套吊腳樓,每一棟都自成體系,占地面積在幾百平方米左右。

吊腳樓是木質結構,木材以杉木為主,搭配著屋頂的青磚綠瓦,用木板堆砌牆壁,木欄扶手、走馬轉角,房屋裡外都被塗滿了桐油。樓前修築籬笆,院落後方大多是竹林,用青石板鋪築小路,房屋四周還有吊樓。整個吊腳樓建造過程中都沒有採用一顆釘子,手工製作的建築物,靠榫頭之間的空隙拼接而成,古人對於建築結構的精準計算可謂是令人讚嘆。

吊腳樓一共有三層,第一層是底層,用來放置雜物或者飼養家禽;第二層是飲食起居之所,附帶著客廳,廳內設有火塘,裡間是臥室。屋外還設有走廊、欄杆、長凳,用於乘涼、休憩;第三層是一般用來儲存糧食或者其他物品。彭家寨的吊腳樓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土家吊腳樓群,層次、輪廓、形態上都具有美感,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在吊腳樓的樑柱上還有八卦圖、太極圖、荷花、蓮子等寓意著吉祥的圖案,在主樑上還會釘上一塊紅布,紅布包裹著銅錢或是紙幣,寓意祈求神靈保佑家人平安。再把加工後的樑柱拼接到一起,選上一個黃道吉日,祭祀一番才可上樑。彭家寨距離恩施約2個小時車程,中途要經過10多公里的山路,交通不太便捷,目前現在仍未開發完全,商業氣息少,更適合自駕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d64dcca09168f79f2260e9db4c2b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