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殿試出一上聯,考生聽後轉身離去,乾隆:留步,你是狀元了

2022-03-18   耀眼生活

原標題:乾隆帝殿試出一上聯,考生聽後轉身離去,乾隆:留步,你是狀元了

帝王之位的爭奪向來殘酷無比,僅看極具代表性的清朝九子奪嫡就能窺見一二,但清朝有位皇帝卻從登基起就一路順風順水,一直都將國家大權握於手中,且一生都沒有遇到什麼大病大災,他就是乾隆皇帝弘曆。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清朝江山穩固,百姓安居樂業,所以他有大把的時間來培養自己的興趣,比如騎射、陶瓷、詩歌等等。有一次,極愛詩詞的他在主持殿試時,給考生們出了一道題,結果一個考生聽完之後起身就要走,誰知卻直接被乾隆皇帝欽點為狀元,這是為什麼呢? 相信大家對古代的科舉考試並不陌生,雖然今天的高考被形容成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相比科舉還是友善了許多,因為科舉分為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而且錄取比例並不高,能走到殿試的人必定很有才華。殿試是科舉考試中最高級別的考試,是女帝武則天所創,考生們入宮參考,由皇帝親自考察,殿試第一名被稱為狀元。

但殿試也是所有考試中變數最大的,因為這場考試由皇帝親自考察,狀元也是由皇帝親自欽點,所以考試結果跟皇帝的喜好、認知等有極大的關係,可能帝王一時高興,對考生讚賞有加,考生便能魚躍龍門實現入仕之夢,但若是一個不慎惹惱了帝王,可能前程就此斷送。那為什麼乾隆皇帝會看中一個連題都沒有作答的人呢? 了解清朝歷史的小夥伴一定知道,乾隆皇帝特別喜歡作詩,只要他興頭一上來,不論是對著黃瓜、西瓜還是什麼東西,他都能即興賦詩一首。他一生作詩四萬多首,比高產詩人陸遊還厲害,但乾隆皇帝與那些被文壇認可的詩人不一樣,他從小長在宮中,25歲登基後便將權力握在手中,一生沒有經歷過大風大浪,對人間疾苦不甚了解。

所以他作的詩歌大多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可他畢竟是帝王,就算詩寫得不好,大臣們也不敢直接站出來給意見,甚至還得想方設法的夸皇帝寫得不錯,不過這都還算好的。最讓大臣們頭疼的是,乾隆有時候會跟他們一起對詩,他以此為樂,大臣們卻視之如災,因為如果對得比皇帝好,那可能會惹他不高興,但要是對不上來,又會顯得自己沒有什麼才華。 時間久了之後,大臣們就學會了在這件事上打太極,乾隆皇帝覺得大臣們沒意思,於是便開始「折磨」殿試考生。他曾經出了一句上聯——「煙鎖池塘柳」,短短五個字,其中包含了金木水火土,而且很有意境,很多大臣看過之後都沒能答出下聯,就連紀曉嵐都束手無策。

所以這句上聯一出,殿試考場頓時鴉雀無聲,很多考生都在低頭沉思,不一會兒,一位考生直接站起來向乾隆皇帝恭敬道:「草民才疏學淺,實在想不出來。」說罷轉身就要離開。乾隆皇帝立馬叫住他,言明這是一個死對,這位考生經過思考後能坦然放棄,足見他是一個實誠敢說真話的人,於是當場將他欽點為狀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