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超過這個溫度再吃就有患癌風險!你還敢勸別人「趁熱吃」嗎?

2022-09-01   GiHOME

原標題:食物超過這個溫度再吃就有患癌風險!你還敢勸別人「趁熱吃」嗎?

大家平時在家裡吃飯時,是不是經常會聽到媽媽說一句話,「趁熱吃,涼了就不好吃了。」或者是「趁熱吃,涼了就不新鮮了。」大多數時候這是家裡人表達關心的一種方式,飯要熾熱的,水要喝開水,菜要趁熱吃......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刪

這樣做其實是很正確的生活方式,尤其對我們的胃做到了保護。但是現在有一種情況吃熱的食物對我們的身體會造成負擔,甚至會有致癌風險,就是吃過燙的食物。

首先我們要明確什麼是「過燙」,多少度才算「過燙。」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過一項報告∶警告飲用65℃以上的熱飲,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刪

世界衛生組織稱∶非常熱的飲料被列入2A致癌物

這項最新的評估報告發表在15日出版的《柳葉刀腫瘤學》雜誌上。報告指出,在中國、土耳其及南美洲國家的研究發現,這些地區的人們通常習慣飲用65℃或70℃以上的水、咖啡或茶,罹患食管癌的風險也隨之提升。

報告稱,23名由IARC組織的國際工作小組成員發現飲用非常熱的飲料很有可能導致人們罹患食道癌。而這裡的「非常熱」是指超過65℃的任何飲料。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刪

燙食燙飲是食道癌的高危因素

我們人體正常的口腔和食道溫度是36.5-37.2 ℃,而能和接受的最高溫度也只在50-60 ℃。當我們的口腔感到很熱很燙的時候,通常食物的溫度已經達到65-80℃。而當我們進食超過65℃的食物時,口腔和食道的黏膜會被灼傷,引發食管黏膜炎症,促進活性氮生成,合成亞硝胺。亞硝胺是已知的強致癌物,從而誘發食管癌。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對於口腔,我麼你的食管對溫度的感受相對較弱。因此,很多人吃高熱食物被燙到時,會選擇把食物咽下去,覺得這樣就不燙了,但是你的食管此時可能已經被燙傷了,你只是不知情而已。

據世衛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食管癌的發病和死亡人數居世界首位,且男性發病率和死亡率高於女性。所以看到這項數據時,你還會存在「倖存者偏差」的僥倖心理嗎?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刪

我們一直在強調健康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希望能引起更多國人重視的原因也是如此。太多人存在著僥倖心理,和一種偏執的理念「誰平時不是這樣生活的,我也沒聽說誰得病了!」

可當有一天您覺得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時候,也許就晚了。

關於本篇文章大家有什麼意見和看法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呀!

我是GiHOME,你身邊的健康管家,關注我獲取更多健康生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