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他汀類藥物,出現了不良反應,就要停藥嗎?

2022-06-08     藥師華子

原標題:服用他汀類藥物,出現了不良反應,就要停藥嗎?

他汀類藥物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石」藥物,有很多朋友問華子,在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時候,出現了不良反應,是不是應該立即停藥?

華子說,他汀類藥物總體不良反應發生率並不高,相關的研究顯示,在服用他汀類藥物的人群中,大約只有1%的人會出現不良反應。不過因為患者基數大,所以發生不良反應的絕對人數仍然很多,應當重視,要以不良反應嚴重情況判斷是否需要停藥。

一、一個新病例的處理方法

他汀類藥物不良反應的停藥標準,在以往觀念中,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中的一項。其一是轉氨酶(AST、ALT)超過正常水平3倍(約為120IU以上)其二是肌酸激酶(CK)超過正常上限5倍(約為1000IU以上)

不過在2022年美國心臟病學會年會(ACC2022)上,有專家分享了一個病例。

患者有高脂血症、高血壓、吸煙、肥胖,但對阿托伐他汀與普伐他汀不耐受。於是採用了瑞舒伐他汀每日5mg進行治療,在用藥三周半後,患者出現肌痛、無力,CK飆升至13943,AST升至82,ALT升至74。

如果按標準處理,這位患者應當停藥。但那位專家發現患者有嗜酒的問題,而且在服藥之後,患者自己進行了高強度的運動,在3周半減重了18斤。於是推斷很有可能是酒精造成了肝損傷,引起轉氨酶升高;高強度運動導致肌肉損傷,導致CK值升高,並且瑞舒伐他汀使情況進一步惡化。

專家把瑞舒伐他汀減至每日1.25mg,同時加了依折麥布10mg,同時戒煙、戒酒,低脂飲食,適度鍛鍊。隨著患者逐漸耐受,瑞舒伐他汀恢復為每日5mg,不良反應沒有再次出現。

二、他汀類藥物不建議隨意停服

關於他汀類藥物的諮詢中,華子遇到最多的,就是詢問吃多久可以停藥。華子說,對於有動脈粥樣硬化,服用他汀類藥物是為了預防心肌梗死、腦梗塞等血栓性疾病的人,他汀類藥物不建議停服,而是儘可能的長期服用

因為他汀類藥物不僅可以降低血脂,其還有可以增加粥樣硬化斑塊穩定性的作用,可以避免斑塊破潰誘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如果停用他汀藥物,會顯著增加心梗、腦梗的發生率

三、尋找非藥物的原因

很多人想停服他汀類藥物,主要是因為服藥時出現了肌肉酸痛的症狀,從而導致自己主觀上想停藥。但他汀類藥物導致嚴重的橫紋肌溶解是極其罕見的小機率事件,每一百萬張處方,才會造成0.15例的死亡。

服用他汀類藥物,會有部分人出現不耐受的情況,但有些症狀可能並不是藥物直接引起的。比如本文中的病例,用藥時出現不良反應,其實與酒精、高強度運動相關。在及時干預,並且調整用藥之後,症狀就得到了很好地控制,並沒有停用他汀類藥物。

所以說,如果只是為了擺脫輕度的肌肉疼痛,就考慮停服他汀類藥物,很可能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總結一下,使用他汀類藥物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但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所引起的症狀。建議及時與醫生溝通,尋找原因並進行糾正,並且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劑量、與其他降脂藥物聯用或是更換為其他的他汀類藥物,儘量維持他汀類藥物的治療,避免因為停藥導致的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a7bf5a61302231a0f8db52705bf00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