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牌電動車?寶馬純電動車上半年在中國銷量同比增長近三倍

2023-07-11     言車社

一直被嘲笑「電無力」的寶馬要鹹魚翻身了?

日前,寶馬集團發布了上半年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成績單。總共交付了超39.2萬輛的BMW和MINI汽車,同比增長3.7%。其中,BMW 純電動車型銷量約 4.5 萬輛,同比增長近3倍。和去年在純電市場的羸弱狀態相比,今年上半年的寶馬電動化攻勢已能發揮「組合拳」優勢,終於擺脫了「雜牌電動車」的黑標籤。

取得如此佳績,最離不開的兩款車型便是BMW iX3和新款BMW i3,雙方基本貢獻了一半的銷量占比。確實,兩款車型自從上市以來,主打的就是「良心」。不僅智能化程度和經濟性要比燃油版的寶馬3系豐富。甚至在終端價格市場還有更大的優惠,普遍經銷商價格比官方定價便宜4萬元,部分車型在個別城市能做到接近10萬元的優惠力度,這在整個寶馬銷售歷史上都是「爆炸新聞」。

除了終端價格市場看點頗多,寶馬在產品設計上也算是下足了苦功夫,「不爭饅頭爭口氣」,怎麼也不能讓純電品牌砸了寶馬品牌這口鍋。

如在電氣化「新三大件」的電驅系統上,寶馬在去年亮相了第五代eDrive系統,其具備兩大亮點。其一,便是高度集成和模塊化設計,將電機、電控系統整合其中,可實現超30萬公里的超長壽命。小巧的身軀在保障車內空間和車身輕量化的同時,也能提供出色的性能支撐。其二,便是高性能版本所採用的勵磁同步電機系統,其能夠將寶馬在發動機性能領域的優勢延伸到純電化市場中。例如搭載雙勵磁同步電機的iX M60可輸出最大功率為455千瓦,扭矩更是突破1000牛·米,輕輕鬆鬆入局3秒俱樂部,在性能體驗上滿足國人的期待。

眾所周知,擁有一套自研的車機系統,不僅花費巨大,時間漫長,同時也對自身的技術體系有著嚴苛的考驗。因此,一套自研的車機系統,是區分「高級玩家」和「低端玩家」的關鍵。寶馬電氣化車型能夠搭載第八代作業系統的BMW iDrive,這套系統在市場中反饋相對正面。其更重視人機互動體驗,增加了語音對話的人性化。如增加了寶馬智能個人助理,能夠根據用戶的個人喜好,對車輛的空調、音樂、UI頁面進行人性化設計,並能依託OTA升級,保障車機系統的更新疊代。

寶馬電氣化布局的快速,也離不開其補能體系的完善。根據寶馬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底,寶馬已接入500000根符合BMW充電標準的高品質充電樁。其中包括超過270000根直流快充樁,覆蓋全國320多個城市以及超過50000公里的高速路網,有效緩解了用戶的補能壓力。再配合上寶馬獨一無二的品牌優勢,讓寶馬能夠快速在以年輕人為主體的新能源市場中打開門路。

而為了能進一步強化「組合拳」優勢,完善當前電氣化產品結構布局。已經亮相的全新純電動BMW iX1預計今年下半年在瀋陽投產,在明年實現國產化銷售,配合上入門級的定位,想必在價格上會表現得更親民。

全新BMW iX1最大的亮點就是能採用第九代作業系統的BMW iDrive,其更具中國本土化特色,增加了頗豐的應用程式,並優化了觸屏功能,體驗感更為出色。

同時,寶馬i5國產化的步伐也正在加速,其已於5月24日全球首發,有望在明年年初正式國產。從當前曝光的諜照看,寶馬i5大體造型輪廓保持不變,可搭載iDrive 8.5作業系統+全新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在智能化水平上持續加碼。動力方面,則搭載第五代寶馬eDrive電驅系統,能夠實現3.8秒的零百加速表現,純電里程在400-600公里之間。

「悶聲賺大錢」,可以說是對寶馬純電品牌的最佳形容。雖說存在感一直不高,但從銷量表現上看,寶馬純電動車型已經能與不少造車新勢力相抗衡。而在度過轉型的尷尬期後,寶馬的品牌優勢終於能發揮出來,全面攻入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日子指日可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a392f672d4917951a1ac189f97970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