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老家鄭州,我老家貴陽,婚後經常因吃不到一起而吵架

2019-11-17     木子李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讀者來信:

木子李:

我雲南師範大學畢業,老公雲南大學畢業。上學期間,因為學校距離比較近,所以在一次吃自助餐時認識並建立戀愛關係。

那時候,作為學生,並不覺得我倆在飲食層面有所衝突,但是,結婚後,我倆經常因為吃飯這件事吵架,就因為他喜歡吃麵食,我喜歡吃米飯。現在,這件事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們夫妻之間的感情,因為丈夫經常為了逃避「米飯」,不在家吃飯。

拋開吃飯這件事,我和丈夫的感情還蠻好的,也是因為在戀愛期間我倆相處融洽,大學畢業後,我們才決定留在昆明發展事業,主要是想捍衛愛情的完整。

我們剛大學畢業的時候,大學城板塊還屬於「鬼城」,即便是房價才四五千塊錢,依然沒有人願意買這邊的房子。但是,我和丈夫覺得這邊還是有房展前景的:有大學城,有高鐵站,有市政府。所以,我們當時就毫不猶豫了的買了房子。事實上,也就三四年的時間,我們的房子已經一萬二一平米了。

可能因為成長環境的不同,導致我們飲食習慣不同:老公喜歡吃麵食,且不喜歡吃辣椒;我則喜歡吃米飯,炒菜時,也喜歡放辣椒。所以,很多時候,為了照顧丈夫的感受,我還不能在炒菜時放辣椒,而是在吃菜的時候用一些辣椒醬。

這樣的次數重複多了,我也會乏味。

周六日的時候,我可以做「兩樣飯」,但是平時,我真的沒那個閒工夫。

吃飯是每天都需要面對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丈夫為了照顧我的感受,主動要求在小區門口的小飯館吃麵食。一開始,我還覺得挺省心,但是,時間久了,我發現,我們之間已經沒有了愛的「凝聚力」。

結婚那會,壓根就沒想我們的婚姻會因為吃飯這種事情產生隔閡。

想問,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嗎?

木子李答讀者問:

作為北方人,我挺慚愧的:非常不喜歡吃麵食,非常喜歡吃米飯。

然,我只是一個個例,再加之家裡人都是北方人,所以,在飲食層面還是以麵食為主,且早上的時候喜歡喝小米粥。

我也喜歡吃辣,然,我們家除了我,其他成員都不吃辣。

我們家的飲食是這樣的:三天裡,一天吃米飯,兩天吃麵食;在吃麵食的那兩天時間裡,會用電飯鍋幫我煮好大米,然後,蹭他們吃面的菜。

別說南北方吃飯有一定的差異,其實跨省、跨市,在飲食層面都會有差異。

既然兩個人是因為喜歡對方而牽手了婚姻,那麼,在婚姻中就要學會適當的遷就和變通。只有這樣,婚姻才能順利行進。

給你的建議:一天米飯,一天麵食。

當兩個人都願意妥協和遷就了,家的凝聚力就回來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Ln-dW4BMH2_cNUgfhJ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