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Moto」!
5月10日,號稱「卷王」的驍龍8旗艦——摩托羅拉X30冠軍版發布,這是闊別大眾視線已久的摩托羅拉發布的一款重磅產品,也讓大眾的記憶短暫回到了它曾經輝煌的時代。
摩托羅拉,對於整個手機發展史而言,有著無出其右的地位。
摩托羅拉是世界上最早研發無線電通信技術的廠商。二戰期間,摩托羅拉研發的可攜式無線電收發機和手提式對講機為美國軍方作出巨大貢獻,也為摩托羅拉定下了穩定耐用,通信性能優越的品牌特性。
1969年7月20日,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通過摩托羅拉設備給地球傳回了一句經典用流傳的「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金句,這標誌著摩托羅拉在人類歷史上寫了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73年,摩托羅拉工程師馬丁·庫帕發明出世界上第一部手機「Dyda TAC 8000X」,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貝爾實驗室的競爭對手尤爾·恩格爾打了一個「調戲」電話。
在諾基亞還未涉足無線通訊領域之際,更在iPhone代表一種潮流時尚之前,摩托羅拉就已經生產出了第一代模擬手機,宣告屬於它的時代的來臨。在長一段時間裡,摩托羅拉與諾基亞、三星三足鼎立,這家成立於1928年的老牌巨頭是當之無愧的技術王者。
從二戰後到九十年代初,可以講是摩托羅拉紅火的年代。從香港警匪電影中黑幫大佬們人手一部的「大哥大」摩托羅拉3200,到全世界第一台摺疊翻蓋手機,摩托羅拉的身影遍布全球。
從1928年創立以來,摩托羅拉曾作為無線通信的代名詞,是美國最偉大的公司之一,不僅創造出了巨大的財富,更是在技術上開創了IT和通信領域無數個行業第一。
然而巨大的領先優勢,沖昏了公司管理層和員工的頭腦。他們開始驕傲膨脹,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公司內部鬥爭開始加劇。
1991年,摩托羅拉在數字化上的決心和戰略出現了分歧,網絡部門堅定地希望儘快從模擬走向數字,而手機部門仍執著於模擬帶來的大量利潤中難以自拔。
與此同時,一家芬蘭公司開始崛起,並逐漸取代了摩托羅拉的領先地位——諾基亞,並在1997年正式取代了摩托羅拉的王者地位。
2001年,摩托羅拉的虧損達到40億美元,5.6萬員工被裁員,多家工廠被關閉,這種試圖挽回局面的措施收效甚微,2003年,迫於公司董事會和華爾街股東的壓力,當時的CEO克里斯·加爾文被迫辭職,由愛德華·桑德爾接任,上任伊始,桑德爾這樣評價摩托羅拉,「自己上班第一天就哭了。」
在一片頹勢中,新手機Razr(刀鋒)誕生,並一度成為全球最暢銷的手機,然而摩托羅拉在關鍵時刻又犯了同樣的錯誤,沒有把握住Razr帶來的復甦機遇,而是沉迷於Razr的成功而不思進取,產品部門只是改改外型和顏色,沒有趁機研發新機型,錯失了鞏固地位的機會。
除了Razr之外,桑德爾還犯了一個致命錯誤——選擇和當時初出茅廬的小透明蘋果公司合作。
當年蘋果找上門,想與摩托羅拉合作推出一款iTunes手機,這款手機可以直接連接蘋果音樂商店,喬布斯將其稱作「你的手機上的iPod Shuffle」。
其實蘋果的合作邀請只是一個幌子,其真實目的是想學習摩托羅拉的手機研發經驗,兩年後喬布斯另起爐灶,推出了iPhone,引領全球走向了智慧型手機時代。
在中國市場,桑德爾還犯了兩個毀滅性的重大決策失誤。
一是錯過了收購華為。
為了彌補其核心網技術的短板,摩托羅拉在2003年計劃斥資75億美元收購華為,當談判進行到最後階段,兩位CEO交接,剛上台的桑德爾認為華為的報價太高,沒有意識到華為的潛在價值,於是取消了這場收購交易。
二是輕視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當時中國市場正由2G向3G發展,摩托羅拉中國區沒有及時推出滿足市場需求的3G手機,而是沉醉於銷售便宜的2G手機,最終被三星等公司吃掉中國市場份額,摩托羅拉的市占率也大幅下滑。
2010年,摩托羅拉將移動通信基礎設施業務賣給諾基亞西門子。
2011年,摩托羅拉拆分成兩家公司:摩托羅拉移動和摩托羅拉系統;2011年8月,摩托羅拉移動被谷歌以125億美元收購;2014年,摩托羅拉移動被谷歌以29億美元折價賣給聯想。
曾經的手機發明家,一代移動通信霸主 ,歷經百年滄桑沉浮,如今只有摩托羅拉系統,還在艱難地延續著摩托羅拉的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