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金凌雲、通訊員毛曉娜)8月5日,宜昌姚家港化工園,枝江三寧化工醯胺及尼龍新材料項目正式投產。
這是三寧化工的第二個百億項目,總投資145億元,占地1588畝,是湖北省「十四五」重點推進項目,於2022年6月正式開工。
項目投產,意味著三寧利用自產的氨、氫氣、硫酸等上游原材料資源,形成了一條從己內醯胺到尼龍6和尼龍66的完整循環經濟產業鏈,成功步入「化纖」紡織新賽道。
目前,項目八大主生產裝置已經陸續開車,硫酸裝置產出濃度為98%的工業硫酸,項目終端車間順利產出紡絲產品,質量達到國標雙A標準。預計8月中下旬產出己內醯胺和尼龍6等主導產品。
全部達產後,可實現年產40萬噸己內醯胺及聚醯胺切片、20萬噸聚醯胺差別化新材料紡絲、20萬噸尼龍66等產品。
其中,項目核心裝置工藝是三寧公司歷時十年自主研發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可將己內醯胺生產成本再降低1000元/噸;雙氧水裝置和硫酸裝置有望成為細分行業第一個無人操作的黑燈工廠。
在項目終端紡絲車間,與傳統充斥高溫、噪音紡織車間不同,這裡恆溫22攝氏度,涼爽安靜。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車間引進智能化技術裝備,實現從清板、落筒到絲餅的運輸、取放、上線、裹膜、落包、打包、纏膜、入庫,整套操作工序全部實現自動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91c161e4fca2dcc1fc69952287a24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