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有趣的帖子:小剛如果沒生病,能否超越林俊傑。
剛好最近挺想跟大家聊聊各個歌手的發展史的,所以借著這個話題,和大家聊聊周傳雄和林俊傑。
01
林俊傑現如今在華語樂壇的咖位是非常高的,當前樂壇綜合各項數據來看都是僅次於周杰倫的存在。
而目前林俊傑相較於周杰倫,有著一個巨大的優勢:他的唱功更加強大。
在2015年的時候,林俊傑還在開體育館巡演,那一年是《新地球-世界巡迴演唱會》,總共開了17場。
在2018年到2019年期間,林俊傑依然還在開體育館,那一年是《聖所-世界巡迴演唱會》,總共開了36場。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疑惑,林俊傑不是體育場高倍溢價選手嗎?怎麼2018還在體育館?
其實,當時2018的時候,就已經錯估了自己的人氣了,團隊明顯沒有在下沉市場好好做調研,當時已經是完全能夠全面體育場了。
直到《聖所2.0-世界巡迴演唱會》,也就是2019年,林俊傑開啟了屬於自己的全面體育場時代!
為什麼林俊傑從2015到2019實現了飛升呢?
我們可以看看這期間都發生了什麼:
第一件事:在2016年的時候,林俊傑參加了一檔對他而言有著較高加持作用的音樂綜藝《夢想的聲音》。
這檔綜藝的很多歌曲直到現在依然為他提供穩定音源。
第二件事:《和自己對話》中的《不為誰而作的歌》成功出圈,不僅僅是歌曲旋律出圈,林俊傑的唱功也出圈了!
所以綜合這幾年的發展來看,本身是作品底子擺在那裡,在作品的加持下,後期的老林也足夠努力,才成了現在的樂壇頭部。
02
至於周傳雄,和林俊傑的差距本質上是巨大的。
先說演唱會成績吧,當前周傳雄依然還是體育館歌手,體育館想要向體育場邁進,中間有著不小距離。
再說生病這事,林俊傑在《第幾個100天》的時候,不也是生病狀態?
比起生病,我更認為,走創作路線的周傳雄,目前的爆款作品雖然足夠多,但是和頭部比起來依然有著不小的差距。
大眾認知中的周傳雄,無非有著以下幾首作品:黃昏、青花、寂寞沙洲冷、我的心太亂、男人海洋……
但是,大眾認知中的林俊傑,爆款作品就有點過於太多了:江南、交換餘生、可惜沒如果、關鍵詞、修煉愛情、美人魚、那些你很冒險的夢……
簡單一點來說,於我而言,周傳雄的個人演唱會是沒有什麼吸引力的,但是他參加的音樂節我肯定樂於去看。
原因就是,周傳雄的作品爆款數量撐得起音樂節大合唱,但是撐不起整場演唱會大合唱。
所以不管生不生病,作品的數量和質量擺在那裡,兩者都不是一個層次的歌手了。
你說周傳雄對打一下第二梯隊的歌手們可能沒啥問題,但是跟頭部的周杰倫、林俊傑、五月天和薛之謙等相比,差距就很明顯了!
喜歡文章的朋友可以點贊並分享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