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試運行,百年「戲窩子」即將回歸!

2023-08-23   微成都

原標題:9月中旬試運行,百年「戲窩子」即將回歸!

在錦江區華興街

一棟正紅色的建築格外引人注目

這是成都的又一文化地標——

成都川劇藝術中心

目前,川劇藝術中心的悅來茶園

和錦江劇場的建設工作已經完成

正在進行最後的軟裝工作

川劇博物館正在全力建設中

川劇藝術中心

計劃將於9月中旬試運行

百年「戲窩子」即將「變臉」歸來

中國紅

川劇藝術中心的主打色

中國紅,是川劇藝術中心的主打色。無論是外裝還是內部設計,走進川劇藝術中心,滿眼都是中國紅。

從外觀上看,成都川劇藝術中心兼具官式建築的端正與川西民居特色,紅牆壁、紅台子、紅房子、紅斗篷四種形態融於一體,與川劇火熱的藝術風格相契合。而在內部,無論是走廊牆面還是劇場座椅,都是中國紅,十分亮眼。

為何選擇中國紅作為主色調?「選擇中國紅作為主色調實際上是基於兩個原因。」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副院長王超解釋說,「首先,中國人歷來就很喜歡紅色,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喜慶的顏色。其次,在川劇的傳統服飾中也有很多紅色元素,這就跟川劇有了呼應。」王超透露,選擇採用哪一種紅色也費了很多心思,「最初的時候也想過用朱紅、烏紅等顏色,但最後還是覺得中國紅才最能代表川劇。」

面子如此好看,里子也令人驚喜。王超告訴記者,為了帶給觀眾優質的觀演體驗,改擴建後的川劇藝術中心按照川劇專業演出的聲學、舞台要求設計,對劇場進行全新的提檔升級。比如,在舞台上設置了LED雙屏,一個是長12米、寬3米的可升降屏,另一個是與舞台後牆等大的顯示屏,雙屏聯動,可以帶給觀眾更立體、豐富的視覺體驗。此外,劇場內的音響設備、燈光設備也進行了全面升級。

惠民價

悅來茶園主演傳統戲

川劇藝術中心的前身是悅來茶館,其歷史可追溯到200年前的清代。

「悅來」二字取自《論語·子路》「近者悅,遠者來」之意,意為期待遠近的茶客以及觀眾都來光顧。從建成之日起,著名的川劇班社「三慶會」(後發展為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就在「悅來茶園」駐場演出,此外,康子林、楊素蘭等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也曾在此表演。

新中國成立後,悅來茶館更名為錦江劇場,劇場以古典式民族風格布局,迴廊環繞,花木蔥蘢,劉芸、陳巧茹等眾多的川劇藝術家、戲曲梅花獎獲得者、民間戲曲藝人都曾在此登台,被西南票友們親切地稱為「戲窩子」。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原來錦江劇場的功能較為單一,場地也比較陳舊狹小,無法滿足新時代傳承傳播川劇的需求,急需擴建空間。 」王超說。

2019年,悅來茶館開始拆除重建工作,隨後錦江劇場、成都川劇藝術博物館也將進行改擴建,完工後將組成煥然一新的成都川劇藝術中心。據悉,改擴建後的川劇藝術中心總建築面積將達到22864平方米。

如今,改造後的悅來茶園已基本準備就緒,相比於以前,悅來茶園不僅環境變好了,可容納的觀演人數也擴大至了300餘人。「我們還要對悅來茶園進行最後的軟裝工作,營造川劇表演氛圍,給觀眾帶來嶄新的、舒適的、溫馨的觀演體驗。」

據了解,悅來茶園投入試運行後,計劃演出《花自飄零水自流》等成都市川劇研究院自排大戲,「無論什麼時候,悅來茶園一定是傳承川劇的場所,以後悅來茶園的演出也會以傳統戲為主。」王超表示,「和以前一樣,悅來茶園會堅持惠民票價,滿足老中青戲迷的需求。」此外,「錦江劇場將主要進行一些如《傳奇變臉秀》等旅遊演出。」王超說。

展演季

名團名家匯聚蓉城

川劇藝術中心以「劇場+」概念為起點,囊括了以川劇為主題的非遺文化體驗、地域民俗參訪、休閒遊憩、劇場演出、藝術商業及新零售、研學培訓等多種功能於一身,將成為一個沉浸式城市文化旅遊創新疊代綜合體。「改擴建後的成都川劇藝術中心以川劇文化為核心,結合四川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念茲在茲、梨園薈萃、百年茶舍、戲說人生、煙雲鉤沉五大主要功能區域,以後會有川劇博物館、川劇文創區、茶館、咖啡店等區域,大家可以在這裡深切感受到川劇與潮流的交融。」王超說。

吸引更多年輕人,是川劇藝術中心未來的一大目標。「未來,我們將排演一些區別於傳統戲的新戲,吸引更多年輕人能走進來感受川劇魅力。」同時,川劇藝術中心還將有川劇服裝體驗、川劇沉浸式劇本殺等以川劇為主要元素的潮流耍法,「川劇想要更好地傳承還得靠年輕人,所以我們會進行更多創新嘗試,爭取可以受到廣大年輕人的喜愛。」

在試運行結束後,明年,成都川劇藝術中心將舉辦「展演季」,計劃引進來自全國50部左右的好戲。據悉,「展演季」將持續三個月至六個月左右。「屆時,來自全國的名團名家將為蓉城觀眾帶來精彩演出,演出的類目不僅有川劇經典折子戲,還有京劇、崑曲等,觀眾可以過足『戲癮』。」

王超表示,川劇藝術中心煥新歸來後,將成為一個綜合性展示川劇藝術的窗口。「我們力爭將川劇藝術中心打造成為成都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讓中外遊客來到成都就想到『戲窩子』來看戲,立體化展示川劇文化及其魅力,為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貢獻力量。」

期待~

來源 | 成都日報錦觀

編輯 | 張雪嬋

年底完工!五環路這項工程最新進展

快開學啦!成都這些高校宿舍你最愛哪一款!(圖集)

失傳2000年的「扁鵲醫書」,真的有?!

新增門票2000張!

成都這三座「城」,有新進展!

去看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