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醫中藥的爭論,百年不息。當前新冠疫情之下,對中藥、西藥誰有效果、誰更「良心」的辯論,時常見諸網絡。回望歷史,早在1929年,中國就發生過一場「廢止中醫案」,鬧得沸沸揚揚,牽涉到蔣介石、汪精衛等大人物。結果以鬧劇告終!
一、提案出籠
大漢奸褚民誼
1929年2月11日,一個120人參加的中央衛生委員會議在南京召開。國民黨中央執委會委員、衛生委員會主席褚民誼講話,語出驚人:「中國衛生行政最大的障礙就是中醫中藥,如果不把中醫中藥取消,不能算革命。日本能強大,全靠明治維新,明治維新能夠一新民間的面貌,就是廢除漢醫漢藥,所以要衛生會議負起全責擬訂議案,交由政府執行,才算完成革命大業。」
廢止中醫的陰謀,自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就在衛生行政部門裡悄然醞釀。這個褚民誼,是留法醫學博士;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身份——汪精衛的連襟,後來更是跟隨汪精衛當了大漢奸。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網文把上面這段話安在汪精衛頭上,並且說汪精衛當時任行政院長。實際上,汪精衛當時寓居法國,並不在國內。這樣張冠李戴,在史料實證上是錯誤的。但這並不冤枉汪精衛。反對中醫,是汪精衛的一貫立場。他曾說過:「國醫主張陰陽五行……在科學上實無根據……本人主張根本廢除國醫國藥,凡屬中醫不許領執照,全國限令停業。」何況眾所周知,褚民誼與汪精衛不但是「連襟」,而且長期穿的是「連襠褲」,褚民誼的發言,大家理所當然認為就是汪精衛的意思。
參加此次會議的全是西醫,沒有一個中醫界代表。提出廢止中醫提案的,是著名西醫、留日海歸餘岩(字雲岫)。
現代再版的余岩著作
余醫生在這個《廢止舊醫以掃除醫藥衛生之障礙案》中擬了六條。內容無庸贅述,只說重點:舊醫必須登記;舊醫必須接受補充教育,合格者發給證書方能行醫;補充教育實行五年,到民國二十二年(1929年—1933年)後不再訓練;禁止成立舊醫學校。
按這個提案,中醫將在五年後後繼無人,自然消亡!
這裡必須說明一下提案里的名詞。子曾經曰過:「必先正名乎!名不正,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提案中說的「舊醫」,就是我們今天說的中醫。一個「舊」字,等於先出一招,讓中醫戴上陳舊、落後的帽子。中醫界當然強烈反對這個叫法,稱自己為「國醫」。西醫們說中醫是舊醫,自己是「新」醫,不願意與「西」字沾邊兒,免得老百姓認為自己是「外來戶」。大家在稱謂上較勁,持續了很長時間,後來才約定俗成,統稱「中醫」、「西醫」。
二、中西醫之爭
偽國民政府中央衛生會議上,15名委員投票。結果可想而知。除了衛生部長薜篤弼是行政人員,其他委員全是西醫。他們分為英美派和德日派,互相牽制、互相拆台,但對於中醫的態度是一致的,就是看不起,欲除之而後快。於是這個荒謬、激進的議案獲得全票通過。
百年之前,對中醫中藥存在偏見的人不少,魯迅曾說過這麼一句話:「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怎麼認識魯迅這個說法呢?我個人認為:第一,這與魯迅少年時期的家庭際遇有關;第二,偉人也是人,世上無完人。魯迅的老師章太炎卻偏偏又是個醫學大家,自稱「醫學第一」。很多人以為章太炎否定中醫,其實章太炎否定的是中醫理論的五行學說。
章太炎認為西醫的研究方法有可取之處,但是僅止於治療雜病,對於複雜的病情諸如傷寒則難以應對,西醫所長也是其所短,而中醫的辨證治療則可求病症之本,具有西醫所不具備的優勢。他明確指出了中西醫之間的分歧與優劣,時至今日,中西醫之間的論爭也基本止於此,章先生深刻的見地與前瞻性可見一斑。
章太炎
據時任衛生部保健司長的金寶善在《舊中國的西醫派別與衛生事業的演變》一文中記述:「自從西醫輸入中國以後,學西醫者崇拜西洋科學。西醫當中,不管哪一個派別,都是歧視中醫的。……蔣政權的中央衛生政權操在西醫們的手裡,中醫始終被排擠。」
名中醫「南張(張簡齋)北施(施今墨)」馳名全國。據施今墨後代於易先生撰文回憶:「每逢開國民參政會時,總要爆發一場中西醫之爭,擁護中醫的一派,以孔庚為首,與排斥中醫那派吵鬧得拍桌而起,互相斥罵,最後無結果而散。」看來,中西醫之爭,不是今天獨有的現象,而是早已有之,並且早就如此激烈矣!
三、驚動醫藥界
廢止中醫的消息一發布,立刻引發軒然大波。
在上海灘「第一惡人」吳四寶的故事中,我們曾說到吳四寶強邀陳存仁醫生進「魔窟」76號給人治病,陳存仁用銅錢刮痧,治好了病人的逆嗝,方才化險為夷,順利脫身。這一段故事發生在1939年,而在10年之前爆發「廢止中醫案」時,陳存仁剛20歲出頭。他為人熱心實誠,聰明好學,深得幾大名醫的青睞。他在上海南京路和望平街轉角處新開診所不久,還辦了一張《康健報》,人生正是蒸蒸日上之時。余岩的《廢止中醫案》無疑斷了中醫、特別是年輕中醫的活路,陳存仁在同行的邀約之下,投身到抗爭活動之中。
陳存仁
當時上海三個中醫團體,正醞釀成立「上海中醫協會」,公推丁仲英、謝利恆兩位名醫主持。陳存仁向二位老師闡述了反對廢止中醫的理由,立即得到大家的贊同支持,當下決定由丁、謝聯名發函,邀請中醫同行共同商議對策。陳存仁連夜抄寫全國300多個縣市中醫團體或個人的通訊地址,忙到凌晨。
會商之時,有同行提出:「我們要先在上海召集中醫師及中藥店開一個大會,全體停業半天,舉行一個上海醫界聯合抗議大會!」大家紛紛贊成。那一天,醫生、藥店老闆、藥工一千多人,把仁濟堂擠得水泄不通,氣氛非常熱烈。會議決定,定於3月17日,在上海總商會辦公地,召開中醫中藥界全國代表大會。
四、「國醫節」由來
1929年3月17日,全國各地代表匯聚上海,共計281人。川、陝、雲的代表因路途遙遠,時間趕不及,匯來捐款以示支持。大會當天,原計劃上海三千家中醫停診,九百家藥店停業,一同來共襄盛舉的,但考慮到上海總商會容不下這麼多人,只能把標語、橫幅分發到各個診所、藥店,張貼懸掛,以表聲援。這氣場,一下拉滿!
會議由謝利恆老師主持,陳存仁任司儀。參會的醫生們很熱情、很激動。不過會議過程有點喜感,最大的問題,是方言不通。陳存仁回憶:「南方人不懂江浙人的話,江浙人不懂河南河北的話。有兩個代表,說得聲淚俱下,而台下的人竟然一句也聽不懂。忽然間有一位福建代表跳上台來,碰台拍凳地大罵衛生會議的議決案,大家雖然也不懂他的話,但是見他那慷慨激昂的神情,大為感動。」
會議開了三天,決定派代表到南京請願。當場推選,以上海名醫謝利恆為團長,還有南京醫藥界隋翰英,上海藥業代表張梅庵;名醫丁仲英推薦蔣文芳代自己前去,最後謝利恆老師推薦陳存仁作為總幹事,負責聯絡服務。
代表推定,全場掌聲雷動。一位山西代表振臂高呼:「我們這次受到上海醫界招待,本身用不到多少錢,我們應該隨願捐款,團結全國,組織『全國醫藥團體聯合會』!」大家紛紛解囊襄贊,當堂獲捐款二萬多元。
後來中醫中藥界,把3月17日這一天,作為「國醫節」。
五、熱情赴京
3月21日,五位代表乘坐滬寧鐵路火車向南京出發。來到上海北站,只見車站擁滿了中醫界、中藥界,以及中醫學校師生、中藥店員工等一千多人,還有一支三十多人的鼓樂隊,真是紅旗招展,鑼鼓喧天。陳存仁回憶:「當時有一位老醫生蔡濟平,率領醫藥界名流四十多人,排了隊伍齊集火車站內,作為全國各省出席代表恭送我們。我們上車時,和他們一一握手。這時的氣氛,既激動而又熱烈,大家高興得真是熱淚盈眶。」
車行途中,一位蘇州的醫生過來對代表們說:「你們到蘇州車站時,可以看到一千多個蘇州中醫藥界人士,都停了業,排著隊在車站歡迎你們。」果然,車抵蘇州,眼前又是一片人山旗海。五位代表步出車廂,地上鋪著金黃色的地氈。因為黃色是中醫的標誌,表示醫生是黃帝內經的後人。蘇州醫藥界挽留代表吃午飯。這時火車響起了開車的鈴聲,幾個代表想上車,被熱情的人們拉著不放,只好叫車上的同伴先到南京報告,說我們乘夜車趕來。
五位代表到達南京,已經是22日黎明。南京火車站上又是熱鬧非凡的景象。一千多人簇擁著代表參加歡迎大會,先由南京醫藥界致歡迎詞,再由五個代表一一發表演講。
六、請見未成
正式請願開始。代表首先來到國民政府主席辦公處,要求蔣介石接見。此時國民政府剛安定不久,辦公地址是原兩江總督府,曾國藩、端方曾在這裡辦公。代表先在門房裡落座,向侍衛官遞交請願書。侍衛官說:你們要見主席,必須由主管部門預約。代表們不滿地說:「我們就是受了衛生部壓迫,怎麼叫他們來約期呢?」
1929年的蔣介石
這時記者來採訪,眾人推舉陳存仁回答記者問。陳存仁侃侃而談:「全國中醫有八十三萬人,藥鋪約有二十餘萬家,對全國十分之九以上的人民做著療病保健的工作。而全國西醫不過六千人,多數集中在都市。無數縣份和鄉村,一個西醫都沒有,人民一旦有病,唯中醫是賴,怎樣能廢止呢?」
那時的國民政府房屋又大又舊,大窗是用紙糊的,有一些破碎。同行的陸仲安機警得很,看見隔壁房中有電話,就過去打電話給他認識的政府秘書呂苾籌。一會兒,呂秘書從裡面出來,向大家說:今天預約見蔣主席的人已經滿了,主席已經知道,曾責問「誰主張要廢除中醫?」等我安排好日子再通知大家吧。
聽了呂秘書的話,大家既失望,又寬心。失望的是沒有按計劃見到層峰,寬慰的是蔣介石的話說明請願一事大有希望。
七、元老支持
沒有見到蔣介石,代表們毫不氣餒,一鼓作氣拜訪了當時國民政府的幾位宿老名流,得到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譚延闓
首先順利見到了行政院長譚延闓。說起譚延闓,大家也許比較陌生。上世紀初,譚延闓絕對稱得上是一個牛逼的人物。他是辛亥革命元老,名位崇高。宋美齡最初有意嫁給譚延闓,實現政商聯姻。譚延闓推辭了,反拜宋母為乾娘,當了蔣介石和宋美齡的介紹人。譚延闓的女兒譚祥,嫁給「小委員長」陳誠——扯遠了,言歸正傳。譚延闓爽快地對中醫代表們說:「中醫決不能廢止,我做一天行政院長,非但不廢止,還要加以提倡。」說著譚延闓伸出手腕,請謝利恆醫生為他把脈。謝醫生診畢唱藥味,陳存仁執筆繕寫。第二天,報紙將這個藥方刊登出來。
代表們馬不停蹄又拜訪了審計院院長於右任。於老先生說:「中醫該另外設一個機關來管理,要是由西醫組織的衛生部來管,就等於由牧師神父來管和尚一樣。」
林森
當天下午,代表們又拜訪了元老林森。林森的話更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這件事荒謬得很,都是衛生部幾個西醫和褚民誼攪出來的,相信全國人民都會反對。……昨天四川方面有一個電報到中央,說四川的經濟以國藥出產為大宗,要是一旦廢止中醫藥的話,會失去四川的民心。現在中央正拉攏四川歸附,所以這個電報,力量大得很,對你們是絕對有利的。」
接著代表們還拜訪了考試院長戴季陶、立法院長鬍漢民,得到這些高層元老的支持。下一步,將與衛生部交鋒了。
八、請願成功
代表團遲遲不向衛生部遞交請願書,是想從外圍入手,先將衛生部「涼一涼」。果然,衛生部坐不住了。3月23日夜間,衛生部送來五份請柬,邀請大家次日參加晚宴。
第二天中午時分,侍從秘書呂苾籌電話打到代表下榻處,說蔣介石下午四時召見各位代表。不久呂秘書親自來旅館,用專車將代表接到蔣的官邸。蔣介石和大家一一握手,說:「你們的事,我都知道了,我對中醫中藥絕對擁護,你們放心好了。」才說兩句話,侍從人員已經捧著蔣介石的大氅,等在旁邊。蔣介石一邊起身一邊說道:「我小時候有病都是請中醫看的,現在有時也服中國藥。」代表們只好起立告辭。蔣介石臨出門,叮囑呂秘書,把請願書的批諭,從速發出。會見五分鐘即告結束。
接下來參加衛生部長薜篤弼的晚宴。薜篤弼向大家表態:「我當一天部長,決不容許這個提案獲得實行。」並當場邀請謝利恆和陳存仁擔任衛生部顧問。
薜篤弼這麼爽快,是有原因的。國民政府成立之初,並沒有衛生部,只在內政部下設衛生司。薜篤弼是馮玉祥派的重要人物,1928年2月任內政部長,不過半年時間,為了安排閻錫山系的趙戴文任內政部長,薜篤弼只好「讓路」。官多職少,為了「照顧」各個山頭的利益,就把衛生司獨立出來成立衛生部,薜篤弼轉任衛生部長。因薜篤弼出身於西北軍,實權操縱在劉瑞恆、褚民誼、余雲岫等人之手,他們積極策劃消滅中醫,由來已久。
左為劉瑞恆
劉瑞恆,天津人,美國耶魯大學醫學系畢業。是個親英美的基督教徒。離美回國後,屢任衛生部門要職。1928年冬,衛生部成立時,劉即任衛生部政務次長,獨攬大權,排擠中醫,對教會醫院享有優惠特權。他一再強調中國醫藥事業必須依賴英美教會的醫療機構和人才,中醫落後,不科學,應予廢止,並向蔣介石陳條,限期取消中醫。
褚民誼,一貫從事西藥生意,長期在衛生行政部門當個掛名委員,與美、法等外國藥商關係密切,獨資經營民誼藥廠,掌握「信誼」、「新亞」等藥廠的股份。他跳出來叫嚷「廢止中醫」,其實完全為了自己的利益。
余雲岫,浙江鎮海人,曾就讀於鯤池書院。公費派往日本留學,入大坂醫科大學習醫,民國初回國,任上海醫院醫務長。後自行開業,組織「醫師公會」,自任會長,到處發表文章,攻擊中醫落後不科學。
後來,馮玉祥知道這事,責備薜篤弼怎麼弄出這麼一件事來。薜篤弼左右不是人,氣得要辭職。當時的蔣介石不願得罪馮玉祥,對薜篤弼竭力挽留,並下令說:衛生部的西醫再干涉中醫,就停撥衛生經費。衛生部的西醫們這才偃旗息鼓,稍有消停。
九、有趣的後續
以前發過一篇帖子,叫《中醫救了三名上將!》,講的是紅四方面軍三位將領,王宏坤、陳錫聯、洪學智,他們在戰爭年代分別身染重病,靠中醫把他們救活。這是從歷史故事中得出的實證。中醫治病的實例,大家一定能舉出很多。至於爭論激烈的「雙盲實驗」問題,不妨換個角度解讀:中醫中藥幾千年來,通過數以億計的病例,做了無數「活體實驗」,無效者去、有效者留,這可是超級雙盲實驗啊!
當然,不是說中醫就沒有問題。搞好傳承,更加科學,少些玄學,中醫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言歸正傳。「廢止中醫案」還有值得一記的餘緒。
話說十多年之後,到1944年初,日本帝國主義敗象漸顯,汪偽政權風雨飄搖。形勢不妙,加上漢奸帽子的巨大壓力,使1935年愛國義士孫鳳鳴那顆嵌在汪精衛脊柱旁的子彈,經常發作,攪得汪精衛心力交瘁。
這時陳存仁醫生在上海執業,已經頗負盛名。有一天,陳醫生上海安亭老家的一位親戚跑來找他,告訴他一個壞消息:數百鄉親,在安亭鎮上集會,決定要掘你家祖墳!陳存仁大吃一驚,連忙問為什麼。親戚告訴他,滿世界流傳消息,汪精衛身體每況愈下,半個月不能入睡,聽說有一位姓陳的中醫,去給汪精衛診治,使他身體好轉,竟然能安然入睡了,遍查南京上海有名氣的姓陳的中醫,不就是你嗎?你給汪精衛治病,你也是賣國賊!
一席話,說得陳存仁哭笑不得。怎麼辦呢?陳存仁只好拉著親戚一起去照相館合影,把照片帶回去,告訴鄉親們,我在上海,沒去南京。親戚臨別時還憤憤地說:老百姓對汪精衛恨之入骨,既然病重,就應該讓他去死!
陳存仁背著這口「黑鍋」,十分鬱悶。後來才知道,這位姓陳的中醫,是來自廣東的陳懷漢。陳懷漢一直給陳璧君治病,汪精衛病重後,西醫無效,請陳懷漢去南京給汪精衛診治。陳懷漢把脈後說:你這是「肝火旺盛,夜不成寐」。汪精衛說:「對是對的,但是你沒診到我背部痛、胸口痛、脊骨痛。」陳懷漢說:這都是肝氣痛,到處遊走,西醫謂之神經痛。汪精衛微微點頭,叫陳懷漢下處方。服了中藥,稍有功效,能夠入睡了。一次陳懷漢醫生勸汪精衛,要想病好,一定不能動肝火。
汪精衛聽了此話,眼中盈盈有淚。五六天後,汪精衛身邊的護士去報告日本人:陳中醫用的藥,含有硃砂,是否有毒?日本人去請示專家,說硃砂有鎮靜作用,但是如果煉起來會成為水銀,確實存在有毒的可能。陳懷漢聽到這個消息,大為恐懼,心想要是汪精衛突然死亡,自己豈不是脫不了干係!?陳懷漢趕緊向陳璧君建議:「我診治以來,未能達到止痛的效果,我認為還是要請西醫處理。」3月初,汪精衛前去日本名古屋帝國大學醫院治療,半年之後,病死在那裡。
本文作者:馬駑,「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編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