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國首座電視塔,比東方明珠早10年,名聲之大傳到了美國

2022-04-04   蘇丹卿

原標題:它是中國首座電視塔,比東方明珠早10年,名聲之大傳到了美國

提到城市電視塔,武漢的龜山電視塔不得不作為開篇,作為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施工的結合旅遊的鋼筋混凝土廣播電視發射塔,龜山電視塔的歷史意義是不可忽視的。

敢為人先的武漢人,先是結束了長江天塹千年有舟無橋的局面,建起了萬里長江上的第一座公鐵兩用的長江大橋。

隨後,又在橋頭的龜山之巔,在沒有可借鑑和參考經驗的情況下,自行設計並建了的一個集發射傳輸、觀光旅遊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電視塔。比東方明珠還要早10年。

如今,當人們提到東方明珠時就會想到上海。但來過武漢的人,都不會忘記在長江與漢水的交匯處有一座高高、尖尖的龜山電視塔。

據了解,龜山電視塔當年的選址除了龜山,還有磨山和蛇山。由於磨山太偏,蛇山已有黃鶴樓,經過評估後最終定在龜山。

龜山電視塔始建於1981年12月16日,1986年6月竣工並投入使用。

整座電視塔由塔座、塔體、塔樓和天線桅杆四部分組成,塔高221.2米,海拔標高311.4米,相對高度280米,建成時居全國之首,有「亞洲桅杆」之稱。

龜山電視塔建成初期是對外開放觀光的,門票5元。在這1986年可算是一筆「巨款」(對岸黃鶴樓的門票為1元)。儘管價格「昂貴」,卻依舊吸引了許多年輕人來此約會,稱得上是國內較早的網紅打卡地。

高高的塔樓上有露天瞭望平台、旅遊瞭望廳、旋轉餐廳等 ,如4樓有旋轉餐廳、5樓有室內眺望廳、7樓有露天觀光台。可同時接待350人遊覽。

其中,最受歡迎的還是那直徑17米的大型旋轉餐廳,裝飾豪華,富麗堂皇,每42分鐘順時針旋轉一周。點一杯2元咖啡,看武漢三鎮風光盡收眼底,那份洋氣和腔調想必依舊深深烙印在今天武漢人的心目中。

萬里長江第一橋就在腳底下,天下江山第一樓就在眼前,楚天第一樓、晴川橋、江漢一橋等勝景一覽無遺。這樣的絕佳觀景點直到今天也是其他建築難以比擬的。

每一個登過這座電視塔的武漢人都在期待著它再次開放,並去追憶那些年的青春,那些年的潮流,那些年的甜蜜,包括那些年的商業廣告。

作為武漢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龜山電視塔一直占據著武漢制高點。在漢口、漢陽和武昌都可見它「高聳入雲」的身姿,深得諸多廣告商的青睞,使它成為武漢廣告「標王」。

據了解,中國電信、招商銀行、茅台等都在這裡打過廣告,但對武漢土著而言,本土洗滌品牌「一枝花」更為親切,也算是那個年代的某種見證,「武漢一枝花,潔凈千萬家」。

1992年,龜山電視塔首次將其2400平方米的塔身作為戶外廣告載體,做起了塔身廣告經營。 這是我國第一個身披廣告的電視塔。

美國香煙品牌 KENT是其第一個廣告商,據報道,當年來武漢的海外客人都說,在美國都知道武漢龜山上有支 KENT。 龜山電視塔的名氣聞名中外,在當時就已有「中南第一廣告席位」之稱。

首次在龜山電視塔大廣告的KENT獲得來空前的廣告效應,但不久之後也給電視塔引來了軒然大波。在武漢乃至全國,展開了「龜山電視塔該不該做煙草廣告」的社會大討論。

1994年6月,龜山電視塔提前11個月中止了KENT廣告發布合同(當時的合同簽訂時間3年),並付出了10%的違約金。

這一事件也成為煙草史和廣告史上的一項記錄。這對現在的老武漢人來說,這一事件也成為了他們記憶中的深刻印象之一。

從」亞洲桅杆」到第一個身披廣告,龜山電視塔的昔日光輝在歷史的長河中依舊閃爍著時代的光芒。雖然不知道它何時再對外開放觀光,也不知道它以後的走向是什麼,但武漢人對它的情感和期許是無限誠懇和熱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