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奧抄襲馬面裙的禍根,早在十七年前,韓國端午申遺時就埋下了

2022-07-25     科技真探社

原標題:迪奧抄襲馬面裙的禍根,早在十七年前,韓國端午申遺時就埋下了

中華文化是一個燦爛輝煌的寶庫,但從這幾年的情況來看,靠著中華文化掙錢最多、掌握全球話語權的卻並不是中國人,而是西方人、韓國人。

這很尷尬,對不對?

近幾年,幾乎每年都有頂著「中華文化」光環的西方電影上市,2020年的迪士尼真人版電影《花木蘭》、2021年的《尚氣與十環傳奇》、2022年的《青春變形記》等等,都是這幾年上映的熱門電影,其中不乏非常成功的作品。

然而,我們不能只關注他們在商業上的成功。真正需要警惕的是,憑藉更成熟的文化工業和全球影響力,西方公司正在逐步替代我們,開始掌握「中華文化」的全球發言權,而這將是一件比「文化剽竊」還要嚴重的事情。

試想一下,如果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是通過西方人拍攝的電影了解中國,那他們註定無法認識真正的中國,了解真正的中國文化。甚至很多知名動漫人物,現在也正在從「中國人」變成「外國人」。

而這一切都與文化輸出能力太弱存在關係,給了那些西方人、韓國人可以鑽營「中國文化」的空子。

遙想十七年前,韓國端午申遺,我們痛斥他們「文化剽竊」。

如今細想一下,這個問題原來並不只是「文化剽竊」那麼簡單,韓國此舉正是在跟我們爭奪「東方文化」的全球話語權,想當「東方文化」的全球代言人。

令人惋惜的是,憑藉這幾年K-Pop的努力,韓國人就要成功了。

就拿最近的迪奧抄襲馬面裙事件來說,面對洶湧民意,迪奧的解釋說,迪奧新款「半身裙」的創意來自於法國和韓國文化。

這個解釋不僅張冠李戴,而且隻字不提真正的原創者中國,韓國反倒成了最大贏家。

2021年,韓國組合IZONE的舞蹈動作被曝光抄襲國內的膠州秧歌,使用的扇子與國內舞蹈高校的扇子幾乎一模一樣。

毫無疑問,這個問題在國內掀起了網友們的討伐,大家都是中國人,都對自己的文化瑰寶耳熟能詳。

可如果是在國外,一名絲毫不了解中國文化的外國人在看完這個表演後,肯定會先入為主的認為,這個舞蹈動作就是韓國組合的原創。

這個觀點並非危言聳聽,文化輸出能力太弱,自然就會影響我們的文化話語權。

早在2015年,萬達王健林借用《阿凡達》距離,認為中國最缺文化品牌,需要打造中國自己的具備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到了2019年,更是有行業人士再次重申,中國文化要想走出世界,必須要有自己的具備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

參考美國,「文化戰略」是其「全球戰略」的一部分,美國政府曾明確要求本國電影界要配合政府,將美國價值觀打包進文化產品里,出口全世界,不僅向外輸出價值觀,同時也能帶動包括美式快餐、iPhone、社交軟體的全球商業布局。

到這裡,你就能理解為什麼迪奧敢堂而皇之地抄襲馬面裙,從根源上來說,這就與我們缺乏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文化輸出能力太弱,存在直接關係。

增加我們的文化輸出能力,打造具備全球影響力的中華文化品牌,已經刻不容緩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6de3817444c6a7c49ac053200948b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