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插畫家慶吾創作過「鱷魚人」系列的畫作,其中有一幅尤為扎心。
畫中的鱷魚人想借用梯子向上攀爬,卻由於自己的嘴太長卡住了,鱷魚人只好愣在原地,手足無措。
鱷魚人的遭遇像極了生活中的我們,時常因自己的嘴而陷入困境。
有人用嘴左右逢源,有人用嘴口吐惡言。
有人用嘴享受生活,有人用嘴摧毀自我。
一個人所經歷的是非曲折,多數都藏在他的嘴裡。
俗話說得好:「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成年人最難得的修行,就是管住嘴。
在求職類節目《非你莫屬》中,看過一位博士的應聘經歷。
他叫郝國舜,39歲,是北航的博士,工作經歷也很豐富。
郝國舜一開場就說道:「我內心是一個特別低調的人,但我經常容易把事情做得特別牛。」
緊接著,郝國舜滔滔不絕地介紹自己的成長履歷。
15歲上大學,19歲本科畢業順利工作,同時又考上北航研究生和博士。
郝國舜說自己跟過最牛的導師,在最牛的汽車雜誌工作過,試駕過最新最牛的車型。
但當他講完之後,主持人塗磊第一反應不是感慨他的厲害,而是說了一句:「你話還挺多的。」
對於塗磊的提醒,郝國舜並沒有在意,繼續表示自己想應聘百度地圖首席採集師。
塗磊讓他介紹在汽車雜誌的具體工作內容,郝國舜草草聊了幾句,又自以為是地談起了對車的了解和認識的名人。
就在他說得興起之時,一位眼科企業的董事長聽不下去打斷了他,說道:
「我希望你介紹PPT的時候,多跟自己的職場特性和所求職位掛鉤,你講的故事不是我們想聽的。」
郝國舜這才有所收斂,可當別人提問時,他仍然抓不住別人關注的點。
被問到個人從業優勢時,郝國舜只反覆強調自己的學歷。
被問到對百度地圖的了解,郝國舜竟然連爭對手都弄錯了。
對於郝國舜的表現,百度地圖面試官肖慧失望地說:
「郝國舜技術背景和從業經歷都很好,但在深度思考和準備上有明顯欠缺。」
最終,郝國舜在第一輪被8家企業滅燈,第二輪直接全滅。
一個人嘴快話多,是缺乏思考的表現。
人與人交流的重點,不在於你表達了多少,而是你聽懂了多少。
就像人際交往大師卡耐基所說:
在他人心目中,我是一個談話高手。
事實上,我只是善於傾聽,願意聽他們吐露自己的心聲。
在他人心目中,我是一個談話高手。
事實上,我只是善於傾聽,願意聽他們吐露自己的心聲。
與人交往如同一場閱讀盛宴,先閱讀,再思考,才能總結出適宜的觀點。
不管你有多厲害,說得多麼恢宏,別人始終只關注自己在意的。
適時選擇沉默,多聽別人說說,是成年人的基礎情商。
近幾年,我們聽到最多的消息,就是疾病逐漸年輕化。
很多以為不可能靠近的疾病,無聲無息就侵襲了身邊人和自己。
記得廣西有名男孩,因愛喝奶茶被緊急送進IUC搶救,醫生檢查發現:
男孩才24歲,身上卻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壓等近10種慢性疾病。
要知道,這些疾病通常是60歲左右老年人才有的。
而男孩放縱自己的口欲,每天喝6杯奶茶,就這樣活生生葬送了自己的健康。
浮華世界,誘惑太多,嘴貪是多數疾病的根源。
對此,外交家李欣老先生也曾深有體會。
李欣早期被派任駐前東德時,當地提供的伙食很好,尤其是後來李欣意外遭遇車禍,醫護人員和家人更是變著花樣給他做美食。
李欣每天中午吃一大碗奶油,還有大份的牛排和豬排等著他。
結果三個月下來,李欣胖了一大圈,之前的衣服都穿不下了。
醫院一檢查發現,車禍的傷雖然好了,卻又患上了糖尿病。
自此之後,李欣再也不敢放縱口腹之慾,縱使遇到喜歡的美味,也只是適量品嘗,日常還會配合做些運動。
李欣的生活觀念發生轉變後,後半生很少再生病,直到93歲時仍記憶力驚人。
有人向他請教養生之道,李欣只說了四個字:「少吃多動。」
美國有研究員在《科學》期刊上發表過一項研究發現,表示:
少吃可以延長壽命10%,少吃且在合適的時候吃,可以延長壽命延長35%。
人一生能吃的東西是定量的,你若前半生吃得太多,後半生便再無福消受。
奶茶並非不能喝,而是不能長期喝;火鍋並不能吃,而是要適可而止。
成年人的生活,除了健康,其他都是次要。
無論是年輕,還是年邁,都要適當管控自己的食慾。
管住嘴,邁開腿,讓身體養成良好的循環,疾病自會遠離你。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準備考研時,口號喊得人盡皆知,結果卻連學習資料都沒有買;
想去旅遊時,計劃說了千千萬萬遍,結果出行的日子始終未定。
他們時常嘴上說得興起,行動卻遲遲跟不上,敷衍自己的同時,也消耗著別人的信任與耐心。
有一個寫作上的朋友,她不知多少次在寫作群里「報備」自己的計劃,可真正行動的次數寥寥無幾。
之前有出版社聯繫她出書,朋友立即把喜訊告訴了群里人,大家紛紛表示祝賀。
可後來有人再次問起她出書的進展,她卻說稿酬沒談好放棄了。
還有一次,朋友說想學習散文寫作提升自己,群里的同行都覺得很好,有人給她推薦課程和書籍,也有人表示想一起學習。
朋友和大家熱熱鬧鬧討論了幾天,結果她一個課程都沒報,書也沒有買來看。
反而另一個作者默默付諸了行動,還寫出一篇優質散文發表在知名文學雜誌上,讓同行頗為驚訝。
由於朋友多次只說不做,以至於大家對她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後來她再發言很少有人回應。
但朋友仍然意識不到嚴重性,直到後來吃了大虧才幡然醒悟。
事情是這樣的,有位雜誌編輯想找位穩定的作者寫「情緒問題」專欄,問朋友有沒有興趣。
朋友當即欣然答應了,畢竟寫雜誌專欄是多數作者的願望,同時編輯給出的稿酬也不錯。
朋友高興之餘便又在寫作群廣而告之,還貼出和編輯的聊天記錄。
但朋友萬萬沒想到,有個同行在寫作群看到消息,竟私下聯繫編輯毛遂自薦。
編輯得知朋友私自泄露專欄計劃,二話沒說就換了人。
朋友此後再也不敢隨意宣揚計劃和想法,頂多只和親近的家人摯友商榷。
有句話說得好:「別把秘密告訴風,風會吹過整片森林。」
成年人的世界,水太深,風太大,沒有實力就少說話。
你永遠不知道,在你張嘴就來的背後,有多少質疑和居心叵測。
人的雙手之所以比嘴長,就是為了先行動,再言說。
嘴要兜得住風,心要藏得住秘密,計劃才有可能變成驚喜。
富蘭克林說過:「傻瓜的心在嘴裡,聰明人的嘴在心裡。」
心在嘴上的人,放縱自己的慾望,想吃就吃,想說就說。
嘴在心上的人,管控自己的言行,吃該的吃,說該說的。
兩者看似區別不大,卻過著截然不同的人生:前者被慾望掌控,後者掌控了慾望。
生活不是一陣子,而是一輩子,話不能亂說,東西不能亂吃。
學會管住自己的嘴,人生方能少些後悔。
點亮【在看】,願你我如涓涓細流,不急不躁,不貪不傲,沿著凹凸不平的河床,靜靜流向想去的遠方。
作者 | 李可沫,個人公眾號:可沫姑娘。
主播 | 紫陌,微信公眾號:紫陌講故事。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十點君承諾:本問卷僅供調研使用
不會泄露個人信息,請放心填寫~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