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德為了民族統一,付出了巨大代價,那麼具體都有什麼呢?

2022-08-18     小女子大人物

原標題:兩德為了民族統一,付出了巨大代價,那麼具體都有什麼呢?

二戰後,由於德國戰敗,失去了話語權,本土被四大國分區占領了。如果不是冷戰,美蘇走上對抗,那麼德國是否會建立兩個國家還未可知。

不過還是那句話,由於局勢的變幻莫測,美、英、法三國的占領區合併了,還建立了西德。隨後,蘇聯在占領區建立了東德。

德國由此走上了分裂和對抗之路。由於背後的老大不一樣,所以東西兩個德國,紛紛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不過幾十年過去了,到了八十年代末,形勢發生了變化,蘇聯經濟衰退,國內問題接連爆發,東歐發生了巨變。

在這種情況下,兩國開始尋求國家的統一。然而,說到統一,卻不是那麼容易,反而要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

德國為了民族統一,付出了巨大代價,都有什麼呢?

表面上看,兩個德國的統一是否,是這兩個國家的事,但背後卻是幾大國的博弈。本身二戰後,四大國分區占領德國,其目的就是不希望德國仍然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樣,德國還是有機會和實力發動戰爭的。

所以當時這些國家決定把德國瓜分成小國,這樣,可以極大削弱德國的力量。

雖然經過了幾十年,但誰也不敢保證,德國就沒有了這個心思。所以英法兩國是絕對不希望德國打破歐洲這個平衡的。

在很多人眼裡,蘇聯就更不用說了,根本沒有必要去談。尤其是英法兩國領導人,四處活動,唯一的目的就是增加反對的聲音和力量。

那麼怎麼才能消除這些國家的戒心,讓這些大國同意呢?那麼只能是付出一些代價啦。

我們先說蘇聯,政正常情況下,蘇聯是不會放棄東德的,眾所周知,東德是冷戰在歐洲的前沿陣地,如果放棄了,那麼戰略屏障將進一步退讓。

然而,沒想到,蘇聯還是比較好說話的。蘇聯力不從心了,沒有精力管這些事了。尤其是德國提供幾十億美元的援助,這對蘇聯來說是非常需要的。而為了打消蘇聯的顧慮,德國還承諾,承認現在的既定邊界,不會對其他領土提出訴求。同時對於蘇聯關注的北約,也表示不得在原東德土地上部署軍隊,以及軍事演習。

至於資本主義陣營的三個盟友,德國也付出了很多。

西德領導人同意統一的德國保留在北約和歐共體內,同時領土問題也是英法所關心的,德國也做出了妥協。

這還不算晚,德國還要放棄製造核武器等威脅巨大的武器,還得在三四年內將軍隊裁減至37萬人。

而為了讓法國同意,德國甚至放棄了自己多年的貨幣馬克。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德國為了統一,付出了多少代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4851872f6972bbead78da3268f4ea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