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總理:反對與中國脫鉤!專家:兩國關係遠遠超出雙邊範疇

2022-10-12   國防時報看點

原標題:德總理:反對與中國脫鉤!專家:兩國關係遠遠超出雙邊範疇

自俄烏衝突發生以來,歐洲遭遇能源危機,德國也深陷其中。

在此背景下,近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出席了柏林機械工程峰會。在此峰會上,朔爾茨提出兩點。

第一是表態支持全球化,朔爾茨稱全球化「讓很多的繁榮成為可能」。第二是和中國有關,朔爾茨堅定的表示反對與中國脫鉤,並強調「脫鉤將是完全錯誤的道路。」

有學者表示,中德合作不僅是中歐合作的「領頭羊」,而且作為亞歐大陸兩端最大經濟體,兩國關係遠遠超出雙邊範疇,在維護多邊主義、自由貿易、應對新冠疫情和氣候變化等全球挑戰性方面肩負著共同的責任。

近段時間,有消息傳出,德國政府將求助的目光投向了中國,希望通過安排總理訪華,修復中德關係。

對於這個消息,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上也也回應了記者提出的問題,比如朔爾茨將在11月初訪華的消息是否準確,具體訪華時間,以及德方訪華目的。

毛寧回應稱,「這個問題我目前沒有可以發布的消息。」

可以看出,這個消息談不上可靠,當然也可以看出德方的猶豫不決。從時間線來分析,德國一貫政策是提前一周安排,提前1個月的話,變數太多。

當然,朔爾茨如今又公開表示了不與中國脫鉤的態度,似乎也在為以後的訪華鋪路了。

至此,朔爾茨也將脫鉤話題延伸到了其他國家,他認為德國除開與歐盟建立穩健的貿易關係,還應該與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的新興國家展開貿易。

朔爾茨的表態也能反映德國現狀。

近一段時間,德國宏觀經濟數據持續疲弱,經濟下行壓力累積,關於德國可能陷入衰退的討論沸沸揚揚。

有英媒評論,作為「優等生」的德國,當前反而成為歐盟經濟的「薄弱環節」。

眼下嚴重依賴俄羅斯能源供應的德國正在遭受嚴重的衝擊,而另一邊還不得不面對美國的背刺。此前,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部長哈貝克曾指責美國的能源產品價格過高。

當然,德國的情況一部分是與國際局勢發展變化有關,俄烏衝突的確影響頗大。

有媒體透露,今年前7個月,德國從俄羅斯的進口額大漲32.6%,達到279億美元。

其中,德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燃料和能源產品總額增長40.5%,從俄羅斯購買的黃金增加了10倍還多,而白銀進口量幾乎增加了5倍。

另外,德國還從俄羅斯增加了銅、鋁和鎳等其他金屬。

儘管歐盟數次制裁俄羅斯,但是實際上卻遭到反噬,而德國的數據就是最好的說明。

與進口相對應,德國對俄羅斯的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3.6%,至102億美元,貿易逆差形成。

當然,從自身來看,長期結構性缺陷也是德國需要直面解決的問題。從長遠來看,德國想要逆轉不利形勢,保住經濟優勢,還得推動自身的進一步改革。

當然,德國目前經濟基本面仍保持良好,尚不至於陷入全面衰退,若應對挑戰得當,長遠來看仍有望繼續擔當歐盟經濟「領頭羊」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