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吧」里解民憂 愛心小屋「鄰」聚力

2024-11-01     北青網

有事來找我,有事好商量,「聊聊吧」里為民解憂;理髮、縫紉、歇歇腳,「愛心小屋」聚人氣……近日,北京創城精品線路媒體探訪團走進門頭溝區城子街道龍門新區,無處不在的社區「微治理」,讓居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樂享幸福生活。

龍門新區三區是一個回遷安置小區,有四個片區,23棟住宅樓,兩千餘戶居民。今年4月初,城子街道推出基層治理新方式,利用龍門新區三區B9南區西門一處閒置的崗亭,打造了收集民意、辦好群眾身邊事的服務場所——聊聊吧。

居民何大姐是這裡的老住戶,她發現小區好多單元樓門口都有居民搬下來不用的沙發,有的已經破爛不堪,既不美觀也不衛生,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她走進了「聊聊吧」。「我是真沒想到,經過小區大門口時順帶著提的一個意見,社區在半個月內就給解決了,你看現在統一安裝的新座椅多漂亮,居民走累了,有了歇腳的地方。」何大姐指著小區里一排排座椅讚不絕口。

走進這間只有10平方米左右的「聊聊吧」,牆上張貼的「慢慢協商」「經常看看」「馬上協商」「達成共識」的公告欄一下子吸引了探訪團的目光。據社區工作人員白雪介紹,「聊聊吧」是社區精細化治理的一個小窗口。在這裡居民可以反映各類事情,每天有物業的工作人員值守做記錄,周四、周五為社區書記工作日和物業經理接待日,他們會走進「聊聊吧」傾聽居民的訴求。

「面對龐雜的問題,我們將其梳理成公事、共事和家事,分類、分責、分權進行管理和服務。」白雪說,一時半會兒解決不了的,如:道路拓寬、牆皮脫落修補等重要但需要時間解決的議題就展示在「慢慢協商」欄里;屋頂漏水、蚊蠅滋生等緊急且重要的議題會展示在「馬上協商」欄里,方便居民隨時監督。另外,每一件在「聊聊吧」里登記的意見都會寫清處理(調查)意見和解決情況,件件有落實。

據了解,4月以來,「聊聊吧」已為居民解決了新建車棚、老舊圍牆彩繪美化、為上歲數及腿腳不便居民增設休閒座椅等60餘件大小訴求。

如今,像「聊聊吧」這樣的社區「微治理」項目在城子街道正在以各種方式延伸到居民身邊。龍門新區四區凝聚「鄰」聚力,組織動員社區黨員、志願者、居民、物業和轄區單位等各方力量參與社區治理。他們將閒置在小區出入口的四個小屋升級改造,打造成為健康監測、愛心便民、普法宣傳、閱讀分享四個服務型主題小屋,讓「下崗」的閒置資源實現了「再就業」。

推開愛心小屋的大門,裡面有微波爐、電熱水壺,外賣小哥或環衛工人可以到這裡歇歇腳,喝點水,熱熱飯;每周一、三、五上午,小屋為社區6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費理髮服務;其他時間還會有社區黨員、志願者輪流值守,為居民提供工具、雨傘的借用、簡單的縫紉服務。閱讀分享小屋,可以為小朋友提供免費的圖書漂流、借閱服務,還可以進行玩具交換。「咱們這裡的圖書和玩具,很大一部分是社區居民捐贈的。看到居民這麼支持我們的工作,我們的幹勁更足了。」龍門新區四區居委會主任曹勝男說。

除此之外,龍門新區四區居委會作為2023年社區服務空間開放式的示範點,他們將居委會辦公區域大幅壓縮,拆掉隔斷,進行空間再造,在辦公區打造出了多功能活動室、圖書室、議事廳等居民活動空間。如今,居民在圖書室里看書,在議事廳里議事,只要一抬眼就能看到居委會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開放式的辦公模式,大大拉近了居委會和居民的距離,大家的心貼得更近了。

文並攝/本報記者 王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45fbd204fe364c929dd6a6ea3fad2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