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稱大專生只值200,學歷歧視隨處可見,低學歷的孩子沒前途?

2022-06-30     孕育島

原標題:人事稱大專生只值200,學歷歧視隨處可見,低學歷的孩子沒前途?

隨著今年高考的圓滿收官,預示著在不久的9月份會有一批新的學生進入到大學校園,當然,那些完成了大學學業的學生,也要開始面臨畢業找工作的情況。

都說大學生「畢業季就是失業季」,確實,隨著大學生的數量逐年增加,招聘單位對於求助者的要求也是水漲船高,很多企業甚至直接用「學歷」作為篩選的首要條件。

薪資根據學歷來論價,公司人事稱大專生只值200

在網絡上,一位網友爆料,自己求職的一家公司,招聘員工直接根據學歷來論價。從上到下依次是重點研究生1000,普通研究生800,重點本科600,普通本科400,而專科生只有200。

看得出來,這位求職者因為自己是大專學歷而被歧視了,每個月200塊錢的薪資,實在是太低,而且這樣的薪資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對人的一種侮辱和不尊重。

不可否認,現在的職場對學歷歧視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一些單位會直接表示「不要大專生」、「大專生就是傻」等言論,著實讓很多專科畢業的學生內心受到很大的傷害。

為什麼招聘的人事,普遍都看不上專科生?

不可否認,在人才濟濟的時代,重點學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遍地都是,普通學校的本科生也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更不要說專科生了。

通常來說,應屆的專科畢業生大多數找不到太好的工作,因為從學歷這一項,就缺少了很多的機會,而招聘企業之所以看重學歷,也是為了在減少時間的基礎上,能找到更優秀的人,而學歷就作為了篩選的首要條件。

顯然,大專生並不具備學歷這個「敲門磚」,所以在學歷這方面,大專生總是被針對和歧視。

「學歷歧視」隨處可見,到底是學歷重要還是能力重要?

還記得小島小時候,總是被老師問一個問題:你們長大後都要當什麼呀?就連小學作業題目也經常是以「20年後的我」、「假如我是」......

而小時候的我們長大後,最想成為的無外乎就是科學家、教師、醫生、警察等,這些職業既高大,又能得到人們的尊重,這也是很多父母心中,對孩子以後從事的理想化職業。

因此,父母常常鼓勵孩子要好好學習,最後還不忘嚇唬一句:「不好好學習,以後就只能上個專科學校,進工廠」。

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無論大專學校還是中專學校,都是「混日子」的,孩子進入這樣的學校,不希望能學到什麼,總比在社會上學壞了強。

一項調查發現:有30.2%的家長不願意自己的孩子上所謂的專科和職業類學校,可見,父母對於孩子的學歷仍然有著較大的偏見。

於是,那些考不上本科的孩子,在家裡不僅要受到父母對自己學歷的歧視,在大學畢業之後,可能在求職方面也會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很多職場人在招聘的時候,直接把最低門檻卡在專科以上,說白了,專科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這樣無形中,專科學校的孩子就缺少了很多就業機會。相比較父母對學歷的歧視,社會上的歧視更讓那些低學歷的孩子心理壓力大。

改變對學歷歧視的觀念,打破對低學歷人的偏見

雖然我們都想成為社會上的高端人士,但像科學家、發明家這類的人才畢竟還是少數的,而社會的發展除了這些高端人才,還需要各個環節的工作人員。

像快遞員、外賣員、清潔工人等,雖然從事的工作不是那麼高大上,但卻有其存在的意義,自然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一分子。

所以說在看待學歷的問題上,首先父母和孩子就不能輕視自己。無論是研究生、本科生還是專科生,他們都有自己非常優秀的地方,不應該被人因為學歷而看不起,歧視一個人的學歷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

對於孩子來說:無論上什麼樣的學校,都要認真學習,鑽研專業技術,為畢業後進入職場打好基礎,不要覺得進入不好的學校就不需要努力;

對於家長來說:要從心底里改變對專科學校的固有偏見,平時也要多關心孩子在學校里的學習和生活,避免讓孩子自己學歷不高,父母就放棄自己的錯誤心態。

今日話題:如今社會,你覺得學歷和能力誰更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4366bd717721fb057cb0f9e22a54e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