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上的妙音小女孩
在訪談節目《十三邀》上,張藝謀回憶了很多過往,其中提到了當年奧運會的假唱事件,這一提又讓人想起了事件中牽扯的兩個女孩——-林妙可和楊沛宜。
張藝謀說當年錄好了兩個人的聲音,他覺得林妙可唱得也沒那麼難聽。可是(技術團隊)一直強調林妙可音準不行,堅持說一定要換聲音。
在一番爭論中,張藝謀吃不准了,最後請教了國外的團隊,想看看他們的經驗覺得「替唱」是否可行,後來國外覺得這樣操作OK,於是最後就安排林妙可負責形象推廣,楊沛宜負責聲音效果。
但,命運永遠都是福禍相依,年少成名,帶給兩個孩子的到底是福還是禍?
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命運
2008年,9歲的林妙可嬌俏可愛,充滿了靈動,這樣漂亮的小姑娘誰不喜歡呢?
孩子忙於展現自我,缺乏童真並不是一件好事。
著名演員濮存昕就曾評價林妙可:「這孩子說話故意嗲里嗲氣的,和她這個年齡一點都不符!」
他和陳小藝曾善意勸導林媽媽,說孩子還是要按照她的年齡成長,不要提前進入不屬於她的世界。
沉寂的她本來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但近年因為藝考失利又一次上了新聞熱搜。原來林妙可到了高考的年紀,豪情壯志的她準備一鳴驚人,結果卻事與願違,報考北影,中戲,上戲都紛紛失利。
連續報考了五所藝術院校失敗以後,最終被南京藝術學院錄取。這樣的結果對於有經驗的童星來說,實在不盡如人意。
人們不禁對林妙可產生了懷疑:這麼多年過去了,她的實力和名聲實在不相匹配。讓人最吃驚的是,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19歲的林妙可竟然還像9歲時候一樣,搖頭晃腦賣弄可愛。
而女孩楊沛宜的成長是如何的呢?
在父母的刻意保護下,楊沛宜專注於學業,開啟了學霸模式:
2013年被北京最好的中學——人大附中錄取。
除了會唱歌之外,楊沛宜的小提琴拉得很好,會多個國家語言,還組建了自己的樂隊。
「沛宜是完全不考慮往音樂方面發展了嗎?」有人問。
楊爸爸溫和卻堅定地說:「我當然認為我女兒未來有無數種可能,但現在她需要過的是她15歲的暑假。」
傷仲永
兩個女孩一對比,不禁讓人想起了那篇王安石的《傷仲永》。
神童仲永五歲時顯出驚人天賦,但後天因其父將他當作造錢工具到處走秀忽略了學習,最後淪落成一個普通人的故事。
《傷仲永》就是告誡人們:只靠依靠天資忽略後天培養,終將失去光環。
其實娛樂圈裡也有很多童星出身的優秀演員!
像張一山,在拍完《家有兒女》之後他就很少出現在螢幕上了。退出銀幕是為了更好的回歸。
他安心學習,以高出錄取線78分的成績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憑藉《餘罪》中的出色表現驚艷眾人,刷新了人們對他童星時代的印象,以新生代實力演員的身份重新出發!
其實林妙可當年擁有很多資源,如果她的母親能夠合理應用為孩子的深造推波助瀾,相信林妙可也會有不錯的前途。
只可惜在巨大的金錢誘惑面前,林媽媽選擇了眼前利益,讓林妙可忙於奔波走秀,忽略了內在的培養。讓她直到藝考還在蹭過去的「光環」。
特別喜歡一句話:「上帝讓你等待,是為了讓你擁有更美好的事物。」
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