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蟲病是分布廣泛的原蟲病之一。本病是由寄生在貓的小腸內的多種球蟲引起的。病貓和帶蟲病貓的糞便中的卵囊是本病的感染源。飼養管理不善,可使卵囊廣泛散布,從而污染飼料,飲水、用具和環境。健康貓吃進了侵襲性卵囊,就會感染球蟲病。本病的流行主要是在68月份,各種品種和不同年齡的描均可感染,但幼貓最易感染,死亡率較高。
診斷要點:病貓的主要特徵是血痢、貧血和消瘦。持續性的腹瀉,排出混有血液的和粘液的稀便,往往會引起脫水。此外,病貓常精神沉鬱,食慾減退,粘膜蒼白、貧血,虛弱消瘦,眼和鼻的分泌物增多,體溫稍升高,呼吸加快,被毛污穢,腹部脹大,觸之有疼痛表現。
治療口服:磺胺二甲基嘧啶內服,每千克體重用250300毫克,每天喂3次,首次劑量加倍,連服四天;磺胺噻唑內服,每千克體重用200毫克,每口3次,首次倍量。
預防:加強飼養管理,每天清除糞便,進行殺蟲處理。供給貓富含維生素的飼料,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還可利用上述藥物預防幼描感染球蟲病。
疥蟎病是由疥蟎所引起的一種接觸傳染性皮膚病,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疥蟎的蟲體淺黃色,呈圓形,腹面有4對粗短的足。疥蟎的全部發育過程包括卵、幼蟲、若蟲和成蟲四個階段,都在動物體上度過。疥蟎病是通過接觸傳染的,健康貓與病貓直接接觸,或者接觸了被疥蟎及其卵污染的食盤、便盆等貓的用具(間接接觸)通常根據以上兩點即可確診。為了與禿毛癬等病區別開來,可採取患部皮膚的痂皮,檢查有無疥蟎蟲體。此種病一定要注意預防,要及時把患病的貓和沒患病的貓隔離開,用的東西也隔離開,因為它的傳染性極強。
治療:病貓時,應先將患部及其周圍的毛徹底剪去,用溫肥皂水或0.2%溫來蘇兒水刷洗,除去污垢和痂皮,一般經過23次塗擦,即可治癒。但應注意,每次塗擦面積不應超過貓體的1/3。也可用0.1%辛硫磷乳液體表噴洒;或者用0.1%樂殺蝸溶液塗擦患部,間隔1周塗擦1次。需消毒23次,每次間隔5天,以殺死新孵出的幼蟲。一定要按照醫生的醫囑進行治療,不要看它好的差不多,就停止治療,此種病如果不一次性治好,復發率極高。
預防:疥蟎病最主要的措施是保持貓體、居住場所及一切用具的清潔衛生。
跳蚤引起的疾病:跳蚤是貓常見的體外寄生蟲之一。跳蚤的種類較多,貓身上可有貓蚤、大蚤和人蚤,以皮膚癢感為特徵。跳蚤的發育分為4個階段,即卵、幼蟲、蛹和成蟲。一般跳蚤在塵土內產卵,從卵孵化成蛆狀幼蟲,通過蛹而變為成蟲。如果是長毛種的貓,蚤卵產在毛的深部,並在此孵化。跳蚤以吸血為主,而且繁殖很快,長期寄生在貓體表,輕者使貓瘙癢不安,重者可能造成貧血、消瘦、衰弱。同時,跳蚤還是許多傳染病的傳播者。當跳蚤吸了患病者的血液,又去吸健康的血時,便使健康者受到了污染。所以跳蚤對人畜的健康危害很大。
診斷要點:在叮咬處出現暗紅色叮咬痕,然後變為小的紅色丘疹。跳蚤的刺激使貓產生瘙癢感,貓就搔抓皮膚,激烈地啃舐患部,使皮膚產生擦傷和剝離。如果跳蚤寄生的太多,貓精神不安,有時神經質似地突然跳起來迅速轉身,嘴向身體發癢的部位咬去。病貓的被毛粗亂、污穢,在毛的根部能見到很多小黑點附著,這是蚤屎,據此可以斷定有跳蚤寄生。
治療:將魚藤酮粉或除蟲菊酚粉撤在貓的毛根部殺滅跳蚤,效果好且安全,並可以滅虱。也可用1%敵百蟲、0.0250.1%倍硫磷乳劑噴洒,但噴洒後在35日內不要重複使用此藥。貓窩要打掃乾淨。用0.5%皮蠅磷劑消毒,也可用0.5%1%來蘇兒、1%2%敵百蟲溶液噴洒貓窩。貓窩內的鋪墊物要經常放到陽光下晾曬,保持乾燥。如看情況不對的地方,也可以給貓進行剃毛。貓在好以後也要定期的給它清理居住的環境,因為如果還像原先一樣,你的貓還會引起這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