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一件事上持續性鑽研,就會很有魅力

2022-07-05   十八點心理

原標題:一個人在一件事上持續性鑽研,就會很有魅力

一個人總是在鑽研一件事,總是在鑽研一件事,就會在這件事上形成一種執念,假以時日,就會發現,這個人逐漸成為這方面的專家了。

一個人的魅力就是在這個時候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且全神貫注去做這件事,就在那一刻覺得:太有魅力了。

就像工作一樣,今年換這個工作,明年換哪個工作,最後發現自己換來換去,好像並沒有多大的提升。回看那些一直在一個領域潛心研究的人,往往會有所成。

其實一個人幹事業的時間是不多的,前面二十多年基本都在讀書,甚至很多人讀到了博士,都已經30多歲了。那麼退休的時間是60歲,最好的事業狀態就是這30年。在這30年中,好好研究一個領域,每天去堅持,每天都會從中找到一定的樂趣。

很多人說:一輩子在一個領域幹事情,那樣是不是很枯燥?很無聊?畢竟每天都在重複重複。但是一個真正看明白的人,一個內心很堅定的人,基本上不會動搖,基本上會讓自己堅定不移把當前的事情做好、研究透。

比如一個喜歡釣魚的人,他就會天天研究魚怎麼釣?用什麼餌料釣到什麼魚?根據水深水淺,如何判斷在這個位置能夠釣到魚?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每天沉浸在釣魚的世界中,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就會成為釣魚高手。

我們現在自媒體平台很豐富,基本上都能夠看到那些釣魚高手發出來的釣魚現場視頻。

一位醫生,對自己的醫術在不斷研究、進化,各種疑難雜症都能夠一一進行治癒,所以在那一刻就會覺得:這位醫生仿佛華佗再世。但是我們要想清楚一個問題:想要成為醫生,基本上在考大學的時候就在醫科大學就讀了。很多都是本碩連讀,甚至要讀到博士。

讀醫學為什麼要用這麼長時間?一方面是醫學的知識點太多了,需要學、記、背;另外一方面是考驗自己的堅持力和持久力。當從醫科大學畢業後,又要進入醫院多年的工作。人命關天、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

就這樣不間斷在醫學道路上越走越遠,當某一天成為一名真正的醫生後,就會覺得自己那麼多年的學習和拼搏,是值得的。而且接下來面臨的挑戰更大,畢竟還有那麼多的病人等待著自己去救治。

看到醫生在手術台上手術成功,將患者從鬼門關拉回來。那一刻,就會覺得醫生是要尊敬的。是值得我們敬重的。

想要成為一名醫生,並非一日之功,需要多年的臨床經驗的積累。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會很多,甚至有時候會思考:自己真的能夠學好醫學,成為一名有用的醫生嗎?

正因為這樣的如履薄冰,堅持不懈,最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一個人的人生使命是需要被激活的,也是需要被激發的。甚至會一輩子按照自己的使命去奮鬥。所以我們能夠找到每天就只做這一件事,那背後折射出來的就是精益求精了。

所以,當覺得人生很迷茫,很困惑,那就想想自己當下能夠做好做成的一件事是什麼?如果能夠做好做成,那就人間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