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者行動】大家好,歡迎來觀看歷史老照片,這是一組來自抗美援朝時期美軍拍攝的戰場照片,時間是1951年3月7日-4月4日之間,為了打贏我們中國的志願軍挽回頹勢,聯軍在李奇微的指揮下進行了一場名為「撕裂者」的軍事行動。「撕裂者行動和屠夫行動」是這一時間段以美軍為主力展開反攻的戰鬥代號,屠夫行動比撕裂者行動時間要早,但兩者緊密相連,在這些反擊過程中志願軍步步後撤,並受到損失,美軍獲得了很大的戰果。
【山頂上的美軍】三月份的朝鮮半島依舊寒風凜冽、雪花飄揚,尤其是在崇山峻岭之間仍舊看不到半點春色。美國人的「撕裂者行動」就是在這種環境下進行的,目標是摧毀漢城、洪川、春川一線的中朝主力部隊,並將聯合國軍推進到三八線以北地區,取得再次進軍半島北側的主動權。而事實上他們也的確再次占領了漢城,這個戰果讓聯合國軍找回了面子,可以說戰果頗豐。
【煮飯的士兵】當「撕裂者行動」開始後,聯合國軍在第一天就對中朝部隊的陣地,進行了猛烈的炮轟並且渡過了漢江,在3月14日到15日,聯合國軍重新奪回了韓國首都漢城,志願軍和朝鮮部隊放棄了這座城市。我們知道漢城作為一個國家的首都,在同一場戰爭之中居然反覆易手達到四次之多,這在世界軍事歷史上都極其罕見,而這一次就是漢城最後一次易手。
【進軍中的美軍士兵】這是一群在「撕裂作戰行動」中向北進軍的美國士兵,但顯然不是一線部隊。由於聯軍的機械化部隊行動迅速,可以快速的進行撤退和進攻,又能快速獲得空中力量的支援和補給,因此聯軍的一線部隊都擁有高機動性。這種能力是當時我軍所不具備的,也因此在大規模撤退時遭遇聯軍的尾隨,即便有部隊層層阻擊,但依然傷亡很大。
【運送物資的後勤部隊】聯軍中的主力部隊是美軍,而美國又是當時世界上工業基礎最雄厚的國家,他們的「後勤機器」會把各種物資從美國本土和日本源源不斷的運送到朝鮮半島上。再由後勤力量運送到半島各地,這種優秀的後勤能力是當時我國所不能比的。志願軍的後勤能力非常薄弱,經常遭遇聯軍的轟炸,士兵們往往缺少足夠的彈藥、食品、冬裝和各種物資,非常辛苦。
【美國炮兵】火力是美國部隊的重中之重,無論是二戰還是在朝鮮,美軍的火力都極其強大。每一次對我方陣地的狂轟濫炸都會讓很多志願軍士兵倒下。可以說那時美軍所具備的技術優勢真是讓我國羨慕不已,而如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們的部隊也應有盡有,曾幾何時另先輩們羨慕的飛機、坦克、大炮,我們也已經全部擁有了,只可惜很多先烈們無法看到這一天了,如果讓他們在當年手拿和美國人同樣的裝備,他們一定會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