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取代英語,體育成為第三主科!最新課程標準發布!

2022-05-01   現代與經典

原標題:教育部:取代英語,體育成為第三主科!最新課程標準發布!

4月21日,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將於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正式施行。

這其中,「體育與健康」課占總課時比例10%-11%,超越外語成為小、初階段第三大主科。

國家統計局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大陸普通小學在校學生規模約1.07億人,初中在校學生規模約5018.40萬人,學前教育在校學生規模約4805.20萬人。

要知道,教育課程標準每十年修訂一次,而此次 全面提升了小學及初級中學體育課權重。

根據新規劃,從9月起, 全國九年義務教育學校各年級均會開設「體育與健康」課,占總課時比例10%-11%,超越外語(6%-8%)和理化生、科學(8%-10%),成為小、初階段僅次於語文和數學的第三大主科。與此同時,新課標還明確學校需充分利用課後服務開展體育鍛鍊等,發展學生的特長。

其中,專項運動技能包括球類運動、田徑類運動、體操類運動、水上或冰雪類運動、中華傳統體育類運動、新興體育類運動六類,每類包含若干運動項目。

根據新課標的定義, 田徑類運動項目可分為跑(如短跑、中長跑、跨欄跑、接力跑等)、跳(如跳高、跳遠等)、投擲(如推鉛球、擲實心球、擲壘球等)三類;

體操類運動項目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技巧與器械體操(如支撐跳躍、技巧運動、低單槓運動等),另一類是藝術性體操(如韻律操、健美操等);

水上運動項目可分為蛙泳、自由式、仰泳、蝶泳等;

冰雪運動項目可分為速度滑冰、高山滑雪、冰球等;

中華傳統體育類運動項目可分為武術類運動項目(如長拳、形意拳、八卦掌、中國式摔跤、太極拳、射箭、射弩等)和其他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類運動項目(如舞龍、舞獅、搖旱船、跳竹竿、賽龍舟、盪鞦韆、搶花炮、珍珠球、毽球、墩球等);

新興體育類運動項目可分為生存探險類項目(如定向運動、野外生存、遠足、登山、攀岩等)和時尚運動類項目(如花樣跳繩、滑板、極限飛盤、跆拳道、獨輪車、小輪車、飛鏢等)。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教育部發布的新課標也 強化了幼小銜接,小學一、二年級的所有課程都將在設計層面更加注重活動化、遊戲化、生活化,這將讓體育教育逐級下沉,幫助更多兒童建立起運動興趣,提升運動參與度。

政策強調體育鍛鍊背後,是孩子的體質問題不容樂觀

在國家使用政策強調體育鍛鍊的背後,是孩子體質問題不容樂觀。

近年來,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 我國青少年肥胖率、近視率大幅上升,運動能力卻大幅下降。

官方每隔五年發布一次的《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顯示,1985~2010年25年間,我國7~18歲兒童青少年肥胖檢出率從幾乎為零增長至(男)14.58%、(女)6.87%,18歲以下的肥胖人群已達1 .2億。

在不滿17歲的青少年兒童中,有1/3的孩子至少出現了一種心血管危險因素。中國12至18歲的孩子中1.9%患有糖尿病,相當於美國同齡人(0 .5%)的四倍。

2012年11月27日,上海東華大學一名大三男生參加1000米體質測試,在到達終點後突然暈倒,後因搶救無效死亡;

2015年3月17日,甘肅省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一名學生在學校操場上進行跑步訓練時,突然倒地休克,隨後搶救無效死亡。

2016年10月20日,四川南充市營山縣湧泉小學一名15歲的初三女學生體育課上與全班同學一起慢跑繞操場7圈之後意外死亡,而這7圈,總共還不到400米。

……

這些新聞無一不再警示我們,體育鍛鍊的重要性。

體育對每一個人都很重要

如今,體育課、體育中考、體育高考已成為社會焦點。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說,這次中辦和國辦《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 首先要完成的一項使命就是要移風易俗,讓體育老師當班主任不再是一個問題,而將來希望它能夠成為一個時髦。

讓體育回歸教育,讓體育發揮教育功能,消除人們對體育的偏見,培養人們對體育運動的追求與嚮往。同時,也為人們培養一個健康的身體。 作為家長您怎樣看待體育比例增加?

於版權、合作和投稿,請聯繫現代與經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或郵箱xy@xdyjd.com

名師在線課程點擊左下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