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年華研習社》讓歷史煥新,讓文化破壁

2022-08-09     影視前哨

原標題:《美好年華研習社》讓歷史煥新,讓文化破壁

導讀:聚焦中華古典文化、傳播中華文明之美。

文 | 三木

「美好年華報刊亭」里,汪涵和馬可兩人正在對話。

——怎麼樣才能用一句話說清楚《美好年華研習社》是幹嘛的呢?

——就是把有傳承價值的東西變得有傳播價值。

沒錯,這正是一檔以聚焦中華古典文化、傳播中華文明之美為己任的節目。8月7日,由芒果TV打造的首檔青春文養綜藝秀節目《美好年華研習社》正式在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台上線播出。節目集結了一批心懷藝術文化追求的年輕社員,他們在各文化藝術領域資深前輩的帶領下,在各圈層極致素人的配合下,圍繞歷史上的寶藏人物展開研習,融合多種藝術元素打造精彩的作業大秀。於是在第一期節目中,我們看到了兩漢形制秀、再現西漢美人趙飛燕風姿的舞蹈秀、還有創意打造東漢「美妝一姐」孫壽的妝容秀等等,不僅有美輪美奐的舞台視聽效果,更有韻味十足的古典文化特色。

為了讓傳統文化資源變得更具傳播價值,研習社的每一位社員都擔當了中華文明的「繼承者」的角色,他們在傳承中華文化血脈的基礎上,用心注入創新性表達,充分融合經典符號與創新元素,打造出充滿故事性的美好人物群像,詮釋了中國人的美學風尚與精神底色。而作為青春文養綜藝秀的開創者,《美好年華研習社》聯結青春與文化、傳承與賦新,以先鋒性的新模式為傳統文化注入活力,開闢了文化類綜藝的新賽道,引領起了中華古典美學時尚新風潮。

時空交疊+破次元壁,

連接傳統與現代

「您已進入美好年華研習社,這裡時空稍有交疊,請知悉」。

「時空交疊」的體驗是《美好年華研習社》給觀眾打造的全新觀感。先導片一開始,科幻感十足的場景就令人耳目一新——以時間為軸線,以傳媒發展為順序,不同時空的場景迅速切換,從書信,到報刊,再到廣播、電話、電視機……無形的接力棒不斷傳遞,傳媒發展史上那些重要時間節點交錯出現,閃爍著歷史與現實的碰撞與融匯。

時空切換到現實中。戴軍、黃健翔、韓喬生、馬可、汪涵,幾個從業二十多年,甚至有的超過四十年的傳媒老炮陸續出場。看似像一次老朋友們追憶往昔的聚會,但隨後出現的新新人類們迅速打破了這一局面。INTO1-林墨、謝可寅、馬啟越、安雨等年輕一代為場地瞬間注入了青春活力,緊接著還有來自植物圈、電競圈、古裝服飾圈、甲冑圈等各個圈層的自媒體人打破「次元壁」紛紛亮相。嘉賓陣容包羅青春萬象,展現美好年華的多元定義。

「新老同學」們坐在一起接受了特殊的「入學考試」:給意思相近的網絡流行語和古詩詞連線、回答劉慧芳和王境澤等名字分別指代的人物類型和現象等等,貫通古今的「考試題」加劇了這群不同時代、不同「次元」的嘉賓之間思維碰撞的火花,五花八門的回答更是打造出了一個趣味橫生的跨時空文化交流現場。究竟哪些人能脫穎而出成為社員,他們又將開始怎樣的研習之旅?先導片吊足了觀眾胃口。

第一期正片開始,「時空交疊」的體驗也再次升級。身穿漢服的汪涵和馬可兩人出場帶領大家「夢回兩漢」,作業大秀即刻拉開帷幕。節目集結了100名「同袍」共賞大秀,眾人身著各式漢服走進會場,不時進行禮貌交談,整個空間裡的時空穿越之感更加令觀眾沉醉,歷史與今天、傳統與現代在這裡開始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迸發出新奇的光彩。

寶藏女性+傳奇故事,

挖掘歷史的美好

一場精彩的作業大秀何以煉成?首先離不開主題和視角的創新。《美好年華研習社》聚焦中華傳統美學,針對代表性的古典人物展開研習。第一期研習的對象是兩位女性美學先鋒——漢代「皇家藝術女掌門」、舞蹈家趙飛燕,還有東漢「時尚女魔頭」、「美妝一姐」孫壽。

以歷史上的「寶藏女性」作為切入點,這樣的題材在同類節目中具有大膽的開拓性。正如汪涵所說:「我們之前很少用女性來描述一個時代,也很少用美來刻畫一個時代。但其實我們是一個美學成就很高的民族。」節目突出古代女性視角表達,深入剖析她們的生平故事和美學成就,不僅鮮活地反映出當時社會的藝術和美學特色,也提供了一個歷史的新切面,可以從中洞見古今文化、思想以及女性地位的發展演變。在這些女性人物身上或許存在是非爭議,存在一些不為人知的謎團。節目並不避諱這樣的爭議點,而是站在社會性的角度,撥開歷史的疑雲,肯定人物貢獻的同時辯證地看到她們身上所反映出來的歷史局限性,繼承先輩留下來的文明遺產。

當然,作業大秀只有新穎的主題還不夠,社員們的努力更少不了。節目將十二位年輕社員分成美美、好好兩組,各自都設置了滿滿的「課程表」:大師課、妝容課、漢服課……他們一邊學習和感悟,一邊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分工合作、各施所長,從青年人的視角,用自己的方式對歷史文化進行解讀和呈現,彰顯青春一代昂揚的文化自信。

作為繼承者的年輕社員溯源求索,致力於重現埋藏在歷史深處的璀璨芳華。他們從兩位開創美、塑造美的寶藏女性身上不斷汲取智慧和靈感,也從她們起起伏伏的命運軌跡中體悟那個時代女性的艱難。美美組的社員張婉清在作業大秀中,挑戰了大量晦澀、拗口的台詞,將漢服的形制講解得清清楚楚。她在研習趙飛燕的故事之後感慨,「我們生在這樣一個給女生機會、讓女生能說話能創作的時代,我覺得非常幸運和感恩。」還有好好組的社員謝可寅,化著孫壽發明的「啼妝」,還將孫壽發明的「折腰步」和「齲齒笑」都融合到了舞蹈之中。她在舞台上感嘆:「在那麼多年前,一個女性就發明出來了這些東西,孫壽太酷了!」

多元藝術+大秀舞台,

綻放文明之光彩

舞有趙飛燕,妝有孫壽,第一期的這場作業大秀中著實充滿了創意和驚喜。

這是一場無法被輕易描述和定義的大秀——音樂劇、戲劇、舞蹈、說唱、服裝表演、器樂演奏等等多種藝術表現方式融合在一起,不僅刷新了觀眾對「秀」的定義,也帶來了絕對沉浸式的視覺與聽覺盛宴。再加上各種舞台高科技的運用,更凸顯了「時空交疊」的先鋒概念,讓跨越千年的古典美縈繞在我們身邊。

節目秉持著「傳承+賦新」的理念,既保留了趙飛燕、孫壽兩人的創造中最「美」的特徵,又通過社員各自不同的創新表達,激發出了這些傳統美學元素的活力和生命力。「讓有傳承價值的東西變得更有傳播價值」,正是所有社員們努力的方向。

例如美美組的「漢服形制秀」,展出了精美的126套漢代服制,還有多種絲織紋樣。為了讓觀眾們真正看懂這些服制、了解背後的歷史知識,節目讓來自古代的班婕妤和來自現代的司儀兩個角色互相對話,完成有趣的漢服知識講解。而好好組的作業秀則用一場現代音樂劇的形式,把孫壽的生平故事在歌詞中講述出來,中間還穿插一場「美妝發布會」,飛行嘉賓柳岩飾演孫壽,為觀眾科普當時女性的妝容喜好和化妝用品。整場作業大秀兼具了視聽形式和內涵之美,一幅光芒璀璨的古代人物群像躍然台上,青春一代的文化自信熠熠閃光。

以新形態對中華傳統美學加以呈現,用新視角對中華古典人物展開研習,《美好年華研習社》在創意性、觀賞性、藝術性和知識性等多個方面精益求精,再次打破了文化類綜藝的審美天花板,也引領起一股傳統美學時尚風潮,鼓舞更多年輕人爭做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夢回兩漢」是一個精彩的開端,隨著節目後續的播出,我們也期待著更多不同朝代的寶藏人物來到研習社的「交疊時空」,以全新的方式與觀眾見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138edba63bdd9b6d27c2ce147b533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