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弘治年間,浙江慈溪一位姓姚的百姓家中,誕生了一個男嬰,父母給他起名為姚淶。據說,姚淶母親曾做了一個非常奇怪的夢,五色鳥飛入她的懷中,然後她就懷孕了,這也註定了姚淶肯定是個不平凡的人。姚淶自幼天資出眾,記憶力超群,三歲就能背誦不少古詩詞。
在鄰居的眼中,姚淶就是傳說中的神童,父親教他讀書、寫字,希望他以後能考取功名利祿,成為朝廷的棟樑之才,順便光宗耀祖。有一天,姚淶跟著母親上街買東西,迎面走來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頭,手中拿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天下第一神算」六個大字。
老頭看到年僅6歲的姚淶後,頓時就驚呆了,緩了好大一會,然後對姚淶說道:「你相貌異於常人,是個讀書的奇才,三十年後,必當蟾宮折桂,摘取狀元的頭銜。」在姚淶的母親看來,此人肯定是個大忽悠,立馬帶著著兒子頭也不回地離開了。神算也沒有說什麼,只是微微一笑,隨後也離開了。
姚淶九歲的時候,父親姚鏌為了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跟別人合夥做點小生意,結果不但沒賺到錢,還虧了幾百兩銀子,其中一大部分都是跟別人借的。讓姚鏌發愁的是,他做生意失敗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很多人就讓他還錢,這讓姚鏌愁的睡不著覺。
年幼的姚淶看著父親日漸消瘦,內心非常的難受,突然就想到了一個辦法,認真地對父親說:「只要給孩兒五百文錢,孩兒就有辦法把父親欠的錢換上。」姚鏌此時正鬱悶著呢,聽著了兒子的話後更加不爽,怒斥道:「你趕緊回去讀書,大人的事情你少摻和。」
姚淶並沒有因此而退縮,並向父親保證自己有辦法,不是開玩笑。姚鏌覺得,五百文錢也不多,就答應了兒子,目的是想讓他安心讀書。第二天一大早,姚淶就拿著父親給他錢,找到了當地的一個戲班子,讓他們每天晚上扮作文曲星,站在自己的後面,姚淶則認真的大聲讀書。
因為是深夜,他讀書的聲音吵醒了鄰居,而這個鄰居是當地有名的大財主。他就起床來到姚淶的門前,看到姚淶後面站的文曲星後,覺得這個孩子前途不可限量,就把姚淶父親欠的錢都給還了,並資助了姚鏌幾十兩白銀,讓他好好培養兒子讀書。
公元1516年,姚淶以鄉試第7名的成績考中舉人,但接下來多年當中,每次會試均名落孫山,心裡相當的鬱悶。嘉靖二年,三十六歲的姚淶再次到京城參加會試,此次不僅金榜題名,而且在殿試中考了一甲第一名,被皇帝欽點為狀元,神算當年的預言準確應驗。
功成名就後的姚淶,回到家鄉找到當年扮作文曲星的戲班子成員,要好好報答他們。然而,這些人死活都不承認,都說當時的確是收了他的錢,但由於有事就沒去,站在他身後的肯定是真的文曲星,這說明他考中狀元是命中注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