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持續整頓」!中央部署後,李干傑出席推進會,提新要求
撰文 | 餘暉
據央視報道,12月25日,「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推進會」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組織部部長李干傑出席會議並講話。
在這次會議上,李干傑提到,要突出抓好鄉鎮黨委和村黨組織建設,持續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派強用好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中央部署
這次會議聚焦的議題是「抓黨建促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是中央關注的焦點工作之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
政知君注意到,今年4月、7月和12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均提到了「鄉村振興」。
其中,12月8日的會議提到,「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這次會議在部署2024年工作時,其中一個就是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
會議提到,要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鄉村振興涉及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方面,是一個複雜系統性工程。
其中,組織建設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十大報告提到,要「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
剛剛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提到「抓黨建促鄉村振興」。
12月19日至20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建設平安鄉村。
提升農村黨員幹部素質
「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背後,有現實意義。
基層政權是最低一級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政權,是國家政權的「神經末梢」,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礎和力量之源。
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基層政權體系,才能釋放社會治理的強大效能。
近段時間以來,一些重要舉措已經密集展開。
今年4月,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規劃綱要(2023-2027年)》。
綱要提到,健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機制,完善鄉鎮領導班子、村(社區)「兩委」能力提升和管理監督制度。
也是在今年4月,全國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視頻培訓班舉行。
政知君了解到,這是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全面提高村「兩委」班子領導鄉村振興能力的重要舉措。
這也是中組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首次直接對所有村主職幹部開展培訓,還是近年來面向農村基層幹部規模最大的一次培訓。
地方層面也進行了部署。
以河北為例。
今年9月,河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柯俊撰文提到,基層幹部奮戰在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第一線,是推進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
從實際情況看,這支隊伍整體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幹部發展理念滯後、能力本領不強、攻堅勁頭不足。
他寫道,要大力實施「領頭羊」工程,推行村幹部管理監督「三審一談」機制,定期開展違法犯罪行為常態審查、經濟責任專項審計、履職表現綜合審核和苗頭問題提醒談話,及時發現調整不勝任、不盡職的村幹部。
持續整頓
如今,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推進會在京召開。
在這次會議上,李干傑指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事關農業農村現代化,事關億萬農民福祉,事關黨的執政根基。
「要堅持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全面深化鄉村振興專題培訓,不斷提升農村黨員幹部素質能力」。
要突出抓好鄉鎮黨委和村黨組織建設,持續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派強用好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需要說明的是,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工作,是一個動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
2020年的一則報道提到:
如今,脫貧攻堅已經收官。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同樣也需要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
在這次會議上,李干傑還提到:
資料| 人民網 央視 新華社等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政知新媒體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