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點聚焦 //
1、 本周全球金融市場大事不斷!地緣局勢緊張引發的市場避險情緒預計將進一步發酵;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出席國會半年度貨幣政策聽證會。MSCI指數調整結果將於2月28日收盤後生效,MSCI中國指數本次新納入10隻中國股票,市值最大的前三隻股票分別為:格力電器、三峽能源、天合光能。此外,中國2月PMI、美國非農就業數據重磅來襲;蘋果年度股東大會擬於周五在線上舉辦。3月將至,備受關注的2022年全國兩會即將開幕。
2、 據央視新聞, 美國與歐盟、英國和加拿大發表共同聲明,宣布禁止俄羅斯幾家主要銀行使用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國際結算系統。SWIFT成立於1973年,總部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是國際銀行同業間非營利性合作組織,負責管理SWIFT結算系統。SWIFT結算系統為全球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企業提供安全的金融信息傳輸服務。分析人士認為,SWIFT制裁將對俄相關跨境金融交易產生重大影響,但也會傷及美歐自身。
3、 據中國基金報,A股市場今年開局不利,主要指數顯著調整,一批主動權益基金凈值出現較大回撤。不過,由於開年以來建倉節奏整體趨緩,大部分主動權益新基金躲過本輪市場大調整。基金經理普遍認為,上半年壓力較大,機會更多在下半年。因此,儘可能拉長新基金建倉周期成為主流操作。
4、據經濟參考報, 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行動計劃已制定完成。交通減碳將著力抓好交通運輸結構優化、節能低碳裝備推廣應用、綠色低碳出行、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綠色低碳交通基礎設施投資火熱,多地提出相關計劃,軌道交通、充換電設施等成為備受關注的賽道,未來市場空間可期。
// 環球市場 //
1、據第一財經,由地緣政治因素造成的風險資產波動潮仍在持續, 美國三大股指上周四個交易日振幅均超過2%,為2020年3月疫情暴發以來首次。烏克蘭局勢的變化直接導致了交易日內市場情緒的多次扭轉,這也給美聯儲評估加息條件帶來了不確定性,對於一度跌入熊市區間的納指而言,陰霾似乎還未完全散去。
2、「股神」沃倫•巴菲特在致股東信中指出, 過去兩年低利率抬高整個金融市場估值。長期低利率推動所有生產性投資價格上漲,無論是股票、公寓、農場、油井等。其他因素也會影響估值,但利率始終很重要。
// 宏觀 //
1、 我國擬設立成渝金融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就《關於設立成渝金融法院的決定(草案)》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說明,成渝金融法院專門管轄重慶市範圍內,以及四川省屬於雙城經濟圈範圍內應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部分金融民商事和涉金融行政案件。 成渝金融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的上訴案件,由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審理。
2、 報告顯示,經過3年運行,我國國家層面智慧財產權案件上訴審理機制效果集中顯現,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法庭共受理技術類智慧財產權和壟斷二審案件9458件,審結7680件,新收案件年均增長49.3%。
3、 商務部和重慶市簽署部市合作協議,將從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等12個方面給予重慶支持。據了解,自2018年3月2日雙方第一輪合作協議簽署以來,商務部和重慶市紮實推動合作協議落地落實。
4、 Wind數據顯示,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將有81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別到期100億元、1000億元、2000億元、2000億元、3000億元。
6、 2月27日0至20時,東莞市新增9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輕型),10例無症狀感染者,均在大朗鎮內。其中10例在密切接觸者排查中發現,2例在管控區重點人群排查中發現,7例在防範區重點人群排查中發現,均已轉運至定點收治醫院隔離治療。
7、 2月27日0至12時,天津市報告7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人員咽拭子樣本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均為濱海新區集中隔離點篩查發現,均與雅苑足道(空港店)相關。經市級專家組診斷,其中確診病例6例(普通型2例、輕型4例)和無症狀感染者1例。
8、 2月27日0至14時,呼和浩特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例,本輪疫情累計報告確診病例352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26例。呼和浩特市現有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26例。
// 國內股市 //
1、 2022年全國「兩會」將於3月初拉開帷幕,這成為資本市場近期關注焦點。投研人士認為,每年「兩會」前都有一波「兩會行情」,預計今年兩會將主要聚焦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比較關注老新基建建設,不僅看好東數西算、5G、數字經濟等主題,也看好地產、基建等板塊。
2、 本周A股將有44隻股票面臨限售股解禁,按最新收盤價計算,合計解禁市值為373.46億元,環比下降53.57%。其中,極米科技、西安銀行解禁金額均超70億元,海泰新光、鐵科軌道、美迪凱、華陽國際等6股流通盤將增加超100%。
3、 本周國內市場共有8隻新股申購。其中,周一開啟申購的3隻新股各有特色,浙江恆威為鋅錳電池龍頭,賽倫生物為國內抗蛇毒血清獨家生產商,路斯股份被稱為北交所「寵物第一股」。上周上市新股表現不俗,紐泰格單簽盈利2.25萬元,西點藥業單簽盈利1.72萬元。
4、 據證券時報統計, 上周共有116家A股上市公司迎來機構調研,合計被調研133次,環比降逾20%。其中,共有15家公司被調研兩次以上,被調研3次公司僅有2家,分別為堅朗五金、漢鍾精機,分別屬於建材和機械行業。
5、 據數據寶,機構抱團股春節後大幅回撤,並非是2022年僅有的「春節效應」。在對抱團股基本屬性分析後發現,機構抱團股市值規模普遍較大。分析指出,外部因素及宏觀環境改變,上市公司業績下滑,業績增速無法支撐過高估值時,抱團股會遭機構調倉或減倉。
6、 中信建投表示,復盤歷次衝突對A股影響,與俄羅斯相關衝突對國內股市影響時點較晚,但衝突發生後兩天集中下跌,股指恢復較慢。從中長期視角來看,不會改變股市原本走勢。 2022兩會前瞻方面,穩增長重中之重,數字經濟有望成為亮點。A股短期反擊繼續,中期挑戰仍存。
7、 中信證券認為,地緣風險衝擊高點或已過,風險擾動主要體現在情緒層面,3月將進入穩增長政策初步效果觀察期,預計後續政策將持續加碼並進入集中發力期,A股「三底」已依次確認,建議保持較高倉位,緊扣穩增長主線,堅持行業和風格兩個維度的均衡配置,圍繞「兩個低位」布局。
8、 中金策略認為,A股「情緒底」逐步確認,成長股在前期大幅回調中風險已經有所釋放,逐步在進入「逢低吸納」階段;「穩增長」板塊波動加大,但後續可能仍有表現空間。整體來說,市場風格相比前期「穩增長」跑贏,有可能逐步向相對均衡的階段過渡。
9、 中金策略預計,國內監管和海外不確定性仍然是市場面臨的不利因素,在塵埃落定前可能仍會導致市場震盪盤整。但也無需在當前較低水平上進一步過於悲觀,更不用說國內穩增長還在持續推進。整體來看,雖然存在潛在短期擾動,但仍然看好港股中期前景。
10、 據中國證券報,俄烏衝突是近期對權益市場帶來巨大擾動的主要因素。在業內看來,地緣風險衝擊的高點或已過,A股「三底」(政策底、市場底、情緒底)已依次確認,後續對市場無須過度悲觀,建議在均衡配置基礎上,重點關注估值具有性價比的科技、消費板塊,並且關注一季報業績超預期方向。
11、 阿拉丁文化傳媒(北京)集團有限公司完成對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海電影投資。上海電影為業內少數形成「專業化發行公司+綜合型院線+高端影院經營」完整電影發行放映產業鏈的公司。
// 金融 //
1、 據第一財經,光大證券前董事長薛峰案已結束中紀委審查部分,案件移交檢察機關公訴。目前初查薛峰涉嫌兩項違法違紀責任,一是玩忽職守,二是受賄。前一項與光大資本聯合暴風集團收購MPS案有關,後一項受賄行為與其在任時人員任用有關。
2、 市場震盪之際,基金大撒「紅包雨」。今年前兩月基金分紅總額已超520億元,處於歷史同期一個小高潮。招商中證白酒基金、富國天合穩健優選、南方績優成長等知名基金分紅金額較大;從分紅基金類型來看,權益基金貢獻約七成分紅。
3、 「爆款基金魔咒」再現。去年1-2月份發行總規模突破80億元主動權益基金共25隻(份額合併計算),截至今年2月25日,25隻爆款基金中成立一年左右平均收益率為-10.47%。其中,由曲揚、史博、馮波、洪流等知名基金經理管理的爆款基金,目前超過7成產品虧錢,整體規模縮水接近兩成。
4、 公募明星基金經理「奔私」悄然潮湧。今年開年以來,基金行業就有董承非、崔瑩等多位知名基金經理離職後轉投私募行業。業內認為,私募基金行業發展質量提高、去年結構性牛市行情、公募激勵機制制約、對A股長期走勢樂觀等因素促成這一波「公奔私」小高潮。
5、 券商資管最新私募管理規模浮出水面。2021年江湖座次大變,中金公司成最大黑馬,私募管理規模暴增逾6000億元,規模躍居行業第二,直追排名第一的中信證券。中銀證券私募主動管理規模增長超3000億元,從行業第15名躍居第四。
6、 近兩年來量化私募管理規模爆髮式增長,同質化問題顯現,頭部量化私募研發競賽進入白熱化階段。 百億級量化私募鳴石投資表示,已開發出監測策略擁擠的新模型,能夠一定程度上抵消策略擁擠影響。據悉,鳴石投資春節後開始使用該模型,近三周表現較好。
7、 市場連續震盪促使基金公司不斷調整發行預期,調整發行策略,均衡風格產品明顯增多。目前在售基金中,名稱中帶有「價值」字眼基金陸續發行,較前期有所增加。從投資風格看,這些新基金多聚焦低估值資產、傾向於均衡配置。
8、 一款由基金經理領投2500萬美元的私募產品近日在部分渠道處推介銷售,引發市場關注。據了解,該產品是香港某基金公司旗下一隻股票類私募產品,主要針對高凈值客戶,至今已運行多年,並非新產品。
9、 寧夏銀行1.08億股股份拍賣近日流拍。此前,在廈門農商行股權拍賣案例中,往往也要經過幾輪降價拍賣才最終成交。分析指出,銀行股權拍賣頻繁遭遇流拍、轉讓情況不樂觀,與銀行股權本身流動性較低,以及接盤方對銀行整體收益前景預期降低有關。
10、 據中國證券報,又一隻基金募集失敗! 2月26日,寶盈基金旗下寶盈鴻翔債券型基金公告募集失敗。至此,2022年已有4隻基金髮行失敗。業內人士表示,基金髮行失敗,多和近期基礎市場遇冷有關。數據顯示,2022年開年以來,債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負。
// 樓市 //
1、據券商中國, 近日,網傳溫州市住建局正在醞釀「首付比例降至20%」等房地產調整政策。對此,當地多位銀行及房產中介人士表示,目前暫未收到相關政策通知,但確實有所放寬,現在大部分樓盤首套房首付比例都可以做到20%。年初以來,已至少有6個城市部分銀行將商貸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這一政策下限,更有超20個二、三線城市房貸利率下調,放款時間也較去年大大縮短。
2、國際房地產服務和諮詢顧問公司戴德梁行發布報告稱,2021年中國住宅新房成交均價為10396元/平方米,同比增長4.2%,年度均價首次突破萬元大關。市場先熱後冷,樓市已然步入調整階段,預計2022年仍處於調整通道。
// 產業 //
1、 據經濟參考報,新一輪服務業紓困政策利好將集中落地。繼14部門聯合提出43項紓困措施以來,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等多部門正在加緊部署。針對餐飲、零售、旅遊等服務業領域特殊困難行業,除了財稅減免、金融支持等惠普性和針對性兼具的政策禮包有望加快「落袋」外,還將醞釀出台更多專項配套支持政策。
2、 據央視財經, 俄烏衝突或將推高化肥價格,俄烏衝突或致鉀肥價格居高不下。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化肥出口國,鉀肥約占全球供應量的20%。有專家表示,受俄烏局勢影響,鉀肥價格恐將出現波動。據了解,俄羅斯、白俄羅斯的出口量,占全球鉀肥出口總量的40%左右。
3、 華為在西班牙巴塞隆納首發華為首款墨水平板MatePadPaper、新的HarmonyOS平板MatePad和華為首款便攜音箱SoundJoy。
4、 商業健康險業內專家邵曉軍表示,現階段完成《商業健康保險藥品、診療項目與醫用耗材目錄》階段性調研工作,包括對已開發國家經驗總結、目錄功能定位和趨勢研判等。下一步,需要在各個商保機構間凝聚共識,並在與各地衛健委、醫保局等部門溝通中得到更大支持。
5、 2021年我國鋰離子電池產量324GWh,同比增長106%。鋰電四大關鍵材料產量增長迅猛,據研究機構測算,正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增幅接近100%。鋰電全行業總產值突破6000億元。
6、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貿易委員會表示,對原產於中國、泰國、印尼聚醯胺薄膜,以及原產於中國、澳大利亞氫氧化鋁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
// 海外 //
1、 俄羅斯央行表示,有足夠資源來支持穩定並確保俄羅斯金融部門運作,將暫時放鬆對銀行外匯頭寸限制,2月28日回購交易將不設上限。
2、受新冠疫情影響,2021年韓國電影市場規模為1.0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4.35億元),連續兩年減少。其中,韓片觀影人次占比近11年來首次被外片趕超。
// 國際股市 //
1、德國上市公司Heidelberg Pharma宣布,與華東醫藥籤署股權投資協議及產品獨家許可協議,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合作金額最高可達9.3億美元。
2、近日,有網友收到官方發布的通知郵件, 雅虎郵箱將於2月28日在中國大陸停止服務,要求用戶儘快更換使用其他郵箱。雅虎官方表示,可在2月28日前下載備份通訊錄、日程等,2月28日之後,將無法再從中國大陸接收或發送電子郵件。
// 商品 //
1、 強監管重拳出擊, 國內煤炭、鐵礦石價格較年內高位明顯回落,但境內外價格不同步、定價機制不完善問題再次浮出水面。數據顯示,在國內市場明顯降溫背景下,境外普氏指數和新加坡交易所鐵礦石掉期仍「居高不下」,內外溫差較大。
2、 據央視新聞, 俄羅斯央行宣布,將於2月28日開始恢復在國內貴金屬市場購買黃金。此前,俄羅斯央行於2020年4月停止購買黃金。
3、 據上海證券報, 機構觀點顯示,地緣政治因素對全球大宗商品供應衝擊顯著,且加劇了海外主要經濟體通脹的不確定性。但回顧歷史經驗,地緣衝突短期會波及國內股市但中期影響有限。機構觀點普遍認為,俄烏衝突對全球市場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對全球供應鏈和大宗商品的衝擊上,且海外經濟體通脹問題或將進一步惡化。
4、 中國稀土集團召開稀土資源保障專題會,圍繞保障供應鏈產業鏈安全,推動集團資源有序開發、綠色生產進行研討。中國稀土集團董事長敖宏強調,2022年要科學布局、有序開發,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將稀土資源優勢轉換為產業優勢。
5、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表示,公司經烏克蘭向歐洲供應天然氣保持正常,2月27日經烏克蘭向歐洲輸送天然氣1.075億立方米。
6、 隨著俄烏衝突持續,智庫機構警告,埃及、敘利亞、黎巴嫩等以大餅為主食的多個中東國家麵粉供應或受影響。俄羅斯為全球頭號小麥出口國,烏克蘭亦為主要小麥出口國之一。中東多國從俄烏兩國進口大量小麥。
7、 分析師表示,由於俄羅斯石油交易的風險飆升,西方盟國周六決定阻止某些俄羅斯銀行進入 SWIFT 支付系統, 這可能會使油價遠高於每桶 100 美元。
// 債券 //
1、 國君固收認為,近期債市回調行情已經結束,調整空間到位,即便對調整時間仍存疑,建議不妨樂觀些,在情緒面負面衝擊見頂背景下,抓住進一步做多利率波段的機會。
2、 中金固收表示,在避險情緒推動疊加貨幣政策仍有放鬆空間背景下,中國債券收益率仍有不低的下行空間且幅度可能超預期,因此建議投資者在近期利率波動調整階段可更積極些進行買入和配置,避免踏空風險。
3、 據上海證券報,近年來,多家券商捲入債券違約案中。Wind數據顯示, 2021年至今發生了182次債券違約,其中券商參與主承銷債券出現93次違約,總計涉及35家券商或券商子公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廣發證券等成為「踩雷」大戶。業內人士認為,債券違約風險不斷暴露,券商作為中介機構,必須加強盡調與完善風控措施。
// 外匯 //
1、 我國已有十餘個省市「十四五」規劃提到「數字人民幣」。其中,上海等已加入試點地區的省市,側重於推進數字人民幣應用試點,完善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浙江、天津等省市則是爭取數字人民幣試點,推動區域內機構和企業參與數字人民幣生態。
2、隨著俄羅斯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事件的金融影響發酵,加之西方不斷加碼對俄制裁,交易員預計周一俄羅斯盧布將成關注焦點,美元等潛在避險貨幣可能也有異動。 美元指數亞市盤初漲近1%,非美貨幣普跌,歐元兌美元跌1.2%。
// 重要經濟日程 //
Wind用戶在金融終端輸入
ESG(Wind ESG 評級)
海量透明數據深度剖析上市公司ESG基本面
指標接軌國際,突出中國特色
風險層層穿透,爭議及時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