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變心態,在哪兒上班都一樣
作者:洞見muye
弱者抱怨環境,強者反躬自省。
01
博主@拏吉尼是國內某所高校教師,他和同事L同時應聘入職。
半年後,L覺得高校工作並不適合自己,理由是:
教學工作量太大,每天都要上課;開會太多,每天都要應付各種會議;實驗室設備不完善,不足以開展科研工作…
L辦完離職手續後,憑藉優秀的簡歷成功入職北京一家量子理論研究所。
一個月後,L聯繫到博主,稱自己又想換工作了,他吐槽說:
研究所每天都要打卡上班,沒有自由不說,周末還要加班;
他負責實驗室的採購工作,每天都要和各種商家打交道,他不是很擅長;
研究所工作壓力比學校大好多…
他總能從工作中找到難以容忍的地方,然後跳槽離開。
可是仔細想想,世上哪有百分百稱心如意的工作。
不會游泳的人,換再多的游泳池都沒有用;心態不好的人,工作換到哪都一樣。
一開始換工作,你會覺得是別人的問題、是環境的問題。
後來你就會發現,繞來繞去,其實一直都是自己的問題。
換工作,不如換心態。
稻盛和夫大學畢業後,在京都一家名為松風工業的公司工作。
這家公司效益很差,員工消極怠工,很多同事看不到希望相繼離職。
但稻盛和夫不為所動,他相信只要公司還沒倒閉,再努把力,定會扭虧為盈。
於是,他把鍋碗瓢盆搬進來了實驗室,吃住都在那裡,全身心地投入研發中。
兩年後,他成功研發出一款新材料,也為他之後創立京瓷奠定了基礎。
稻盛和夫回憶說:「不是因為我的能力提升了,也不是因為公司給了我優越的工作環境,僅僅是我改變了自己的心態,周圍的境況便煥然一新。」
心態好,在哪都能幹好工作。
把心態放平,屏蔽負面情緒,以飽滿的幹勁做事,大部分難題都能迎刃而解。
02
職場中,我們大多數人都害怕同一件事,就是被領導罵。
不同的是,心態不好的人被領導批評,就會陷入痛苦抑鬱,然後辭職離開。
心態好的人,把領導的責罵當作激勵和鞭策,不斷完善自身,變得愈發強大。
著名時尚編輯孫嬋剛入行時也是經常被領導罵哭的小菜鳥。
一篇文章的標題,如果領導不滿意,會讓她花一整天的時間去想,直到想出滿意的標題為止;
文章中出現了錯別字,領導會截圖圈出來,發在工作群里當眾把她一頓罵;
經常加班到深夜,完成了當天指定的工作任務才能下班……
很多同事受不了這個領導的暴脾氣紛紛選擇了離職。
那時,孫嬋也想離職,可她轉念一想:
如果是因為沒有做好工作辭職,那麼今後的工作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領導雖然要求嚴厲,但在行業內有一定的沉澱,跟著他能學到真本事。
所以她決定,先埋頭工作。
為了不挨罵,她只能精益求精,花更多的時間去鑽研工作。
漸漸地,隨著她能力一點點的提升,挨罵的次數也越來越少。
2016年,新媒體行業井噴式發展,領導單獨把孫嬋叫到辦公室,向她拋來橄欖枝,問她願不願跟他一起出去創業。
就這樣,孫嬋離開原來的單位,作為合伙人跟領導一起出去創業。
看過這樣一段話:
「如果有一位領導嚴格要求你,刁難你,逼著你成長,請好好珍惜他。
領導罵你一次,可能是壞事;但是經常罵你,可能就是好事,他並非刁難你,可能是看好你,對你有所期待。」
誰的職場不委屈,誰不是一邊挨罵一邊成長?
工作中刁難你的人,往往是你生命里的貴人,正是他們在倒逼你成長。
當你抱著這樣的心態面對批評,把批評當做成長提升的機會,內心就會釋懷許多。
企鵝一躍而起之前,都要先猛地扎進海里,通過壓迫帶來的衝擊力作為起飛的助力,從而完成飛躍。
同樣,你的每一次忍耐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更優秀。
03
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中,有一個橋段廣為流傳。
安德麗婭·桑多瓦決定離開她工作的雜誌社,並且把這個決定告訴了好友奈傑爾。
奈傑爾並沒有勸她不要離職,而是告訴她說:
「我贊成你離職,不過你現在離開對公司沒什麼損失。你應該拚命去拉客戶,然後帶著這些客戶離開,這樣公司才會受到重大損失。」
安德麗婭覺得有道理,開始努力工作。半年後,她成功積攢了很多忠實客戶。
這個時候,奈傑爾找到安德麗婭,告訴她時機已經成熟了,可以離職了。
可安德麗婭卻說:領導準備升我做總經理助理,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了。
其實這也正是奈傑爾的初衷。
很多人在職場中,都會有這樣的抱怨:
為什麼漲工資的是別人,升職的是別人,領導把更好的機會給了別人?
當你抱怨遭受不公平待遇時,先想想自己的簡歷有多大的含金量。
當你有一技之長傍身,有自身實力打底,機會、漲薪不過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前央視主持人趙普16歲離開家鄉,到北京某後勤部隊當了一名士兵。
新兵訓練結束,他被分配到廣播室當廣播員,並暗暗發誓以後要成為一個優秀的電視節目主持人。
但退伍後,他卻被安排到安徽省體育局下屬的體育館當了一名保安。
一開始趙普內心極度失望,也消極頹廢了一段時間。
可很快他就意識到,抱怨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於是他調整心態積極做出改變。
他將《新華字典》上的字連同拼音抄在小卡片上,放在衣兜里,一有時間就逐字練習。
後來安徽省氣象台面向社會招聘一名氣象播報員,憑藉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他被成功錄用。
成為氣象播報員後,趙普不敢有絲毫鬆懈,繼續加強學習演講理論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每個月的工資除去生活費,他全用來訂閱雜誌、購買各種專業書籍。
每晚七點,他準時守在電視機前,揣摩《新聞聯播》主播的一言一行。
26歲那年他憑著出眾的口才,一路過關斬將,被北京電視台錄用,終於實現了當主持人的夢想。
後來,他又一路闖進中央電視台,成為國內頂尖的電視節目主持人。
沒有誰的工作是一帆風順的,肯定會遭遇各種挫折和打擊。
弱者抱怨環境,自憐自嘆;強者反躬自省,積極改變。
閉上抱怨的嘴,邁出實幹的腿。
與其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無用的牢騷上,不如以積極的心態去提升自己。
哈佛大學一項調查顯示:
工作中的成就,15%取決於這個人的智力和經驗,剩下85%取決於心態。
工作上的苦與樂,並不在於你遭遇了什麼,而在於你用何種態度對待它。
人生的每一次轉機,都藏在你心態轉變的過程中。
點個贊吧 ,擺正態度,腳踏實地干好手頭的事,好運會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