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一女知青連殺三人,卻得到萬民請願,人民日報也為她發聲

2023-01-08     小女子大人物

原標題:1978年,一女知青連殺三人,卻得到萬民請願,人民日報也為她發聲

「你想逼死我,我也不讓你活。」一位22歲年輕貌美的女護士話音剛落,舉起步槍:「砰砰砰!」,一位男醫生應聲倒地。

將李佩華擊斃後,女護士繼續在醫院尋找下一目標,在醫院門診樓的走廊上,恰巧碰到鍾秋與別人在聊天,看到女護士拿著槍很震驚,女護士嘴裡念叼著:叫你造謠!女護士舉起槍一槍斃命,鍾秋倒在血泊中。

失去理智的女護士,拿著槍在醫院各個科室尋找目標,後來,她又槍殺了一人,重傷一人。

隨後,女護士被趕來民兵圍住,將其逮捕入獄,等待她的將是法律的嚴懲。此事件,造成「三死一重傷」。這位女護士連殺三人,罪大惡極,理應被判處死刑,可這位案犯卻得到大家的聲援、同情,連當時的人民日報也為她發聲。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最後被判有期徒刑15年。

這是發生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真實案件,案犯叫蔣愛珍,她為何要連殺三名醫生,還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此案件背後的故事又是什麼?如今40多年過去了,蔣愛珍過得怎樣?

其實這一切都是一些人心險惡的造謠者惹的禍,謠言真的很可怕,它可以讓人喪失理智去殺人,所以我們應不信謠、不傳謠,還社會和諧。

下鄉當知青,表現良好被推薦學護理

蔣愛珍於1956年出生在浙江紹興,她的父母都是國企職工,她上面還有一個哥哥,一家四口過著幸福的生活。

由於家境良好,蔣愛珍是村裡為數不多能上學的女孩子,學習成績也很優秀,全家人對她寄予厚望。她的哥哥中學畢業後,就去新疆當了一名支邊戰士,經常寫信給妹妹介紹新疆地區的風土人情。

蔣愛珍對此也非常嚮往去新疆,在1972年,初中畢業後跟隨哥哥去新疆當了一名知青。

蔣愛珍剛開始被分配到新疆石河子農場工作,她雖是城裡來的孩子,但是能吃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她工作積極主動,兢兢業業,深受領導及同事們的好評。領導看她積極上進,於是被推薦到農八師144團醫院學習護理。

當護士是她人生的轉折點,引來禍端

蔣愛珍經過短暫的學習後,掌握一些基本的護理知識,只要在工作中勤加訓練即可。結業後,蔣愛珍進入144團醫院工作。

當護士是她人生的轉折點,將她帶入了罪惡的深淵。聽聞妹妹蔣愛珍在醫院裡當一名護士,哥哥感到很欣慰。而這家醫院的黨支部副書記張國政是她哥哥的戰友、好兄弟,哥哥囑咐張國政:一定要好好照顧他的妹妹蔣愛珍。

張國政年紀輕輕就當上了醫院的二把手,在某些人眼裡羨慕嫉妒恨,特別是一些資歷較老的醫生下屬,想方設法將他搞下去。可是張國政為人正派,遵守組織紀律,不拉幫結派,讓那些人沒有機會抓到把柄。

但蔣愛珍的到來,讓那些心術不正的人看到了「希望」。蔣愛珍在醫院當護士,勤學好問,對待病人很細心,張國政也絕對不會因為她是戰友的妹妹,給她提供工作上的便利、晉升,只是在生活上給予一定的幫助。

經過在醫院幾年的摸爬滾打,蔣愛珍一貫工作積極,思想進步,在197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還當選為醫院黨支部委員、兼任團支部書記。這一切都是蔣愛珍努力的結果,如果不是謠言,或許她的人生是另一番景象。

由於工作的關係,蔣愛珍與張國政平常走得很近,張國政一直把她當作妹妹一樣看待,或許兩人彼此都有好感,只是張國政「發乎情、止於禮」罷了,但在某些不安好心的人看來,就是「亂搞男女關係」。

蔣愛珍與張國政的交往,成為李佩華、謝世平扳倒張國政的「罪證」。蔣愛珍無端陷入醫院派系鬥爭之中,她能否招架得住嗎?

不堪受辱

時間過得很快,蔣愛珍來到新疆當知青已有6年,從沒回過家探望父母。1978年3月18日,蔣愛珍獲得一次回家探親的機會,她滿懷高興為回家做準備。

張國政作為醫院的領導及她哥哥的好戰友,心想理應為她送行、囑咐她路上注意安全。在前一天晚上,張國政和單位的一個同事來到蔣愛珍的臥室,張國政以哥哥的身份囑咐她在路上注意安全,寒暄了幾句,就離開了。沒成想這次會面給她帶來這麼大的麻煩。

醫院裡的兩個醫生李佩華、謝世平,聽聞蔣愛珍要回家探親,妄斷張國政一定會去為她送行,並且在晚上會發生關係,他們感覺「機會」來了。

李佩華、謝世平各自叫上自己的老婆戴淑芝、鍾秋,還有幾個同事,來到蔣愛珍的住處準備「捉姦」,他們把持住各個出口,生怕張國政逃跑。

謝世平哄使一個護士,謊稱要拿紗布搶救病人,叫開了蔣愛珍臥室的門,熱心的她趕緊離開陪護士在別處拿紗布。待她離開之後,謝世平闖進蔣愛珍的臥室,四處搜查,並沒有發現張國政。謝世平感到很失望,但又不甘心放棄。

蔣愛珍陪護士拿完紗布,回來時發現謝世平。打過招呼後,一同走出值班室,當走到門前時,蔣愛珍發現了在黑暗處的李佩華,鬼鬼祟祟,以為他們是小偷,因為臥室有900塊錢,害怕他們偷錢,蔣愛珍決定向支部反映。

但大半夜的人家都在睡覺,支部書記的家又離醫院較遠,所以她決定去找張國政。

張國政來到值班室,看到李佩華、謝世平等人,問他們在幹什麼?他們說:「我們在抓鬼!」,張國政很生氣地說:「哪裡有鬼?是你們心裡有鬼吧!你們這是私闖民宅!」

張國政也知道是怎麼回事啊!派人叫來支部領導評評理,在蔣愛珍的臥室並沒有發現異常。李佩華、謝世平等人失望而歸,但他們並不承認自己的錯誤。

他們並不甘心,不搞倒張國政,就要將他的名聲搞臭,散布謠言說:張國政與蔣愛珍搞曖昧關係。

第二天早上,謠言滿天飛,謝世平的妻子鍾秋在各個科室散布謠言,說得很傳神。

這謠言傳到了蔣愛珍的耳中,覺得很氣憤,要求組織給她澄清事實。蔣愛珍以絕食抗爭,絕食三天,最後是她的哥哥勸她不要做傻事,才肯吃飯。

不過經歷這次名譽受損事件後,蔣愛珍上班無精打采,坐在值班室發獃無心工作,精神變得也不正常,有時還在夜裡跑出去,嘴裡還哭喊著「冤枉、冤枉,為什麼不要我回去接我媽。」

儘管如此,李佩華、謝世平他們還是不依不饒,大肆宣傳她與張國政的「那些事」,認為她是在「裝瘋賣傻」,開各種大會批鬥她,要她說清楚,使她身心俱疲,不堪受辱。

絕望中怒殺三人

此事在醫院裡鬧得沸沸揚揚,上面派來工作組調查此事,可是這調查組的到來並沒有實事求是,而是有意偏袒,將蔣愛珍推向更深的深淵。

原來派來的工作組長是楊銘三,與張國政有過節,與李佩華、謝世平等人是一丘之貉,他也想藉此機會扳倒張國政,而蔣愛珍是他們派系鬥爭的「犧牲品」。

楊銘三遲遲沒有進展,顛倒是非,默認張國政「干」過此事,還縱使部下對張國政與蔣愛珍進行誣陷。醫院有些同事實在看下去了,說了幾句為蔣愛珍申冤,被調離工作崗位,利用手中的權力打壓下屬。朗朗乾坤,竟然沒有無處申冤的地方。

蔣愛珍被逼開各種批鬥大會,謝世平在會上公開辱罵她:「你怎麼不去死,怎麼不去跳河!」等等,說些不堪入耳的話,蔣愛珍感到很絕望。

張國政當過兵,見多識廣,意志堅定,對謠言能扛得住。但對於20多歲的蔣愛珍來說,將自己的清白看作自己的生命,誰要她的命,就跟誰拚命。她萌發起用自己的方式尋求解決的想法。

時間一晃就是半年,在這半年裡,蔣愛珍被折磨得精神恍惚,多次向組織申冤,卻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她的精神徹底崩潰。

輿論的壓力,壓得蔣愛珍喘不過來氣,周圍人的指指點點更是猶如一根根針一樣,扎進了蔣愛珍的心窩裡,使其痛不欲生。

在1978年9月29日,她決定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在前一天晚上,蔣愛珍含淚寫下遺書交代後事。

那天早上她拿著靶場訓練時的槍,裝上七八顆子彈,氣勢洶洶來到醫院門診部,對那些曾經侮辱過她的人進行瘋狂報復,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萬民請願,人民日報為她發聲

蔣愛珍殺完人後,被聞訊趕來的民兵圍住,將其逮捕入獄。一審判決她被判處死刑,她不服申請上訴,新疆自治區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隨著案件的調查,蔣愛珍殺人事出有因,背後有更大的隱情。

同時判決書一出轟動了全國,來自四面八方素未謀面的數萬名群眾,紛紛為蔣愛珍求情,還有好心人寄來吃的穿的,人們都同情蔣愛珍 ,不是同情她殺了人,而是同情她的遭遇,痛恨那些搬弄是非逼良為反的人渣,痛恨那些不作為的官僚老爺們……

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之下,這起案件重新審理,人民日報也為其發聲,在1979年10月20日在人民日報刊登《蔣愛珍為什麼殺人?》,此文章一出,轟動全國,引起全國人民的憤慨!

人們紛紛為蔣愛珍求情,認為一個本該有著大好青春的白衣天使,在被逼無奈之下,衝動殺人,這並不是不可以被原諒的事情。

最後在輿論監督下,公開審理此案件,蔣愛珍被改判為有期徒刑15年。人們聽到這消息時,歡欣鼓舞,慶祝這一公理的勝利。

後續

蔣愛珍在獄中表現良好,積極改造,多次獲得減刑的機會,於上世紀90年代初被提前釋放出獄。

出獄後回到老家,開了一家診所,陪伴父母,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如今她已有67歲,祝她身體健康、越過越好!

蔣愛珍為尊嚴、自己的清白,在絕望中怒殺三人,誠然這是不理智、魯莽的行為,為此她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幸運的是,她在社會輿論之下得到重生。

我們不提倡她這種行為,現在我國司法制度越來越健全,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唯有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切勿衝動、魯莽行事,不然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對此案件,您怎麼看?歡迎大家評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0a7cdc25ee14962cfcd6cad3b225a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