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冀魯制針廠嗎?創辦於青島的中國第一家制針企業

2019-12-20     青島城市記憶

上世紀 30 年代以前的舊中國,沒有制針工業,民用及工業用針完全依賴進口。當時手縫針南方諸省多用德國針,北方及東北各省多用日本貨,德國針和日本針壟斷中國市場。

中國最早的制針企業——冀魯制針廠 ,是1931年由民族資本家尹致中先生在青島所創辦。

尹致中(1902—1984) 萊陽人,著名實業家。1916年到青島,先在洋行當童僕,後就讀於青島商學院。1926年去日本,在制針廠學徒,入廣島高級工業學校學習,1928年回國。

圖為冀魯制針廠廠房大門,上方為董事長尹致中題寫的廠訓。

1929 年底,他和劉朴齋在冠縣路創辦忠記針廠,這也是青島最早的民族手縫針企業。後尹致中和劉朴齋退出忠記針廠,在利津路 8 號籌建新廠,定名為「冀魯制針廠」,於 1931 年正式投產並成為中國唯一的制針工廠,冀魯制針廠的創辦在當時引起巨大轟動。開業當日,即將上任的青島市長沈鴻烈,陪同宋子文、孫科和其生母盧太夫人等都到廠祝賀參觀。冀魯制針廠也填補了中國制針工業的空白,結束了依賴進口洋針的歷史。

冀魯制針廠現代化的生產設備。

冀魯制針廠生產的產品

冀魯制針廠生產的「蝙蝠」、「黑雙龍」、「獸王」等品牌民用和工業鋼針,由於質量要求嚴格,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成為中國制針業的頂尖企業,產品行銷全國,並出口南洋、印度一帶,是當時中國少有的能賺取外匯的產品。

1933年12月,鐵道部頒發給青島冀魯制針廠縫紉鋼針超等獎狀。

冀魯制針廠國貨證明書
1933 年,尹致中又在昌邑路 3 號建興華制針廠。抗日戰爭爆發之前,冀魯制針廠月產量為 500 余箱(每箱 25 萬根),產品包括各類縫衣用針、唱片針、梳棉麻針、麻袋針、工業用針等,各種民用和工業用針,行銷全國各地, 並出口至東南亞各國。填補了中國制針工業的空白, 結束仰賴洋針進口的歷史。1938 年 1 月,冀魯制針廠被日本海軍查封,並強行購買,改名為「冀魯制針廠株式會社」。

青島冀魯制針廠獲得的CCY式連三速度制針機專利證書。
日寇二次侵占青島後,冀魯制針廠被日商強行購買,改稱青島冀魯制針廠株式會社。

冀魯制針廠縫紉針商標:黑雙龍牌、獸王牌、金獸王牌

冀魯制針廠縫紉針商標:冀魯針廠牌、如意牌、蝙蝠牌

1945年日本投降後,尹致中回到青島,以歸還財產所有權的名義購買收回冀魯針廠,並恢復原名。1946年夏,工廠復工。同時,陸續標得敵產大福染織廠、大信化學公司、大北木廠。出任青島市工業會理事長、青島市參議會參議員。尹致中重視職業教育發展,創辦青島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校址設在杭州路原日本四方尋常小學,青島解放後,1950年遷址於黃台路原日本女子高等學校。為青島職業教育及培養工業人才做出了突出貢獻。1947年,尹致中當選行憲國民大會代表。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去台灣,在台灣創辦大東公司。1952年任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主席、名譽主席。1962年在香港創辦大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專營制鐵及船舶業務。1969年創辦螺絲總匯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病逝於香港。

國營青島冀魯制針廠「黑龍牌」商標

國營青島制針廠「紅葉牌」手縫針
1949年青島解放之後,政府派人參加組織了青島冀魯制針廠管理委員會,參與管理。1955年,青島冀魯制針廠成為地方國營企業,改稱國營青島冀魯制針廠。1966年,國營青島冀魯制針廠改稱青島制針廠,同時,國營青島大華制針廠和1957年成立的公私合營啟東制針廠併入該廠,使該廠成為青島市生產手縫針的唯一企業。1979年,青島制針廠職工增加到1438人,年產手縫針18.29億支,完成工業產值2279萬元。生產的「白蘭」、「紅葉」、「玫瑰」等品牌手縫針,1980年和1985年全國十家同類產品測評均獲第一名,並獲國優銀質獎。

上世紀90年代初期,隨著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步伐的加快,青島制針廠的生產經營,尤其是材料供應和產品銷售出現困難。1998年,該廠改制為青島冀魯制針股份合作總公司。

拆除前的冀魯制針廠(王棟供圖)
2007年,工廠舊址拆除,用於房地產開發。

本組圖文由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髮布,文中未署名圖片均源自青島檔案館,轉載請註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smQJ28BMH2_cNUgPytL.html





黃島路的記憶

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