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地球上能夠保證多達數百萬個物種,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生殖隔離的存在,也就是不同的物種之間無法進行自然的繁衍,從而保證了各自物種的基因不被污染。
雖說生殖隔離並不是地球上生物分化的關鍵,但它的存在確實是保證了地球物種的多樣性。我們都知道根據進化論,以及後來的基因證據表明地球上的生物有著共同的祖先。
例如在人科中,我們人類和自己的表兄弟倭黑猩猩、黑猩猩在450萬年前就是一家人;在650萬年前和大猩猩有著共同的祖先,再往前追溯我們和靈長類(所有的猴子)有著共同的祖先。
在現存的貓科動物中,不管你是貓、還是老虎、獅子、獵豹,往前找都能找到一個共同的祖先。
不僅如此,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是由爬行動物進化而來的,而爬行動物也是在3.5億年前出現的兩棲動物進化而來的。
一直往上找,我們可以找到共同的魚類祖先,軟體動物祖先,甚至是單細胞祖先。
在基因上目前地球上所有物種之間的遺傳物質都驚人的相似,並且可以看出都遵循著最初的框架,就像是一棵樹、一座高樓一樣,有著共同的根基。
你看,我們和家貓的基因相似度達到了90%,和老鼠達到了85%,奶牛80%,和蒼蠅61%,和香蕉60%。
基因證據也驗證了生物共同起源的進化論,正是基因的突變,環境的選擇造成了基因微小差異的不斷累積,最後從量變到質變,形成了不同的物種。
如果沒有生殖隔離地球就不會有這麼多豐富的物種,而是只會存在一個物種,且進化的非常非常緩慢,並且很有可能因為基因韌性較差,物種的單一無法躲過地球上數次的生物大滅絕。
大地震、超級火山噴發、隕石撞擊、病毒攻擊都會導致單一物種被一鍋端。
這是因為,如果沒有生殖隔離,就算存在基因突變和環境選擇,也會因為雜交的發生,使得更加適應環境的物種基因被污染、稀釋,從而導致新的物種無法出現,大家一直保持著最初原始的模樣,手拉手緩慢的進化。
就算沒有大的災難發生,這樣單一的生物也無法生存長久,因為單一的物種無法形成完整閉合的生物圈,沒有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最後會因為過度繁殖、食物短缺而發生滅絕。
所以生殖隔離,是不同物種出現的保障,也是人類能夠進化的前提,不然我們人類的基因就可能在數百萬被黑猩猩污染,稀釋,最後我們也會慢慢被同化,根本無法留住人類更加優質的基因。
如果現今的世界突然沒有了生殖隔離,後果也不堪設想,整個世界會變得畸形,物種之間現在存在的基因差異會被稀釋,物種之間的性狀會互相交流遺傳。
豬很有可能會上樹,也很有可能長出犄角。食肉動物也開始吃草,「狼愛上羊」不再是一句歌詞,同樣的整個地球的生物圈也會崩潰。那麼人類呢?這肯定是一場災難。
人類必須通過道德,或者是一些措施來限制雜交的發生,但是誰又能保證某些人不被慾望控制,到時就像網友說的那樣,泰迪不再只是對著空氣運動,人類會活在被泰迪控制的恐懼之中。
比較有趣的是,曾經有這麼一部電影,名字叫《奔跑吧小百合醬》,女主頂著一個馬頭,她的媽媽是人類,但爸爸是一匹馬,電影中並沒有描述媽媽是如何愛上這匹馬的,也沒有描述如何懷上的她的。
她們一家吃飯是這樣的:
這部電影描述了女主和男主狗血的四角戀,電影的世界裡就是一個沒有生殖隔離的世界,女主可以正常地上學、上街,並不會引來別人異樣的目光。
是不是覺得女主還挺清秀的!請控制你的想法。總之這是一個奇葩的世界,沒有生殖隔離的世界,人類就會變成這個樣子。這還算搭配的比較好,並沒有很難看。
當然我們的智商也會下降,人類文明也會消失,各個物種經過漫長時間的基因交流,最後整個地球的生物就會變成四不像。
生殖隔離這件事在物種間也不是絕對的,人類就創造出了騾子,獅虎獸等一些雜交動物,不過這種人為干預下非自然的方式就導致了這些後代要麼生命質量很差,要麼無法生育。
所以生殖隔離就是保護各個物種的一道天然屏障,不管是人類,還是其他的動物,基因被污染都會導致種群滅絕。
不過地球之大,無奇不有,大自然總是有神奇的事情會出現,我們比較熟悉的駱駝科,其中包括了7種不同的物種分別是:生活在非洲亞洲的單峰駝、雙峰駝、野駱駝;和生活在南美洲的大羊駝(駝羊)、小羊駝(駝馬)、原駝、羊駝。
它們之間就沒有所謂的生殖隔離的禁忌,不僅可以雜交,並且雜交後代也非常的健康,且擁有很強的生殖能力。
其中單峰駝和雙峰駝的後代沒有雙峰駝的雙峰特徵,不過中間有一個很小的凹陷,就像下圖這樣。
這個雜交後代你可以稱其為1.5峰駝,它們之間可以進行自然雜交其實並不算特別神奇。畢竟都是駱駝屬。
但是駱駝屬的遠親羊駝屬,它們生活在和駱駝相隔萬里的美洲大陸,並且體型、外表特徵相差巨大,但它們也能互相雜交。
人類通過人工授精的方式培育出了駱駝和大羊駝的雜交後代,並且身體健康,沒有任何的基因疾病。
所以說在駱駝科中的所有成員,沒有基因隔離,如果把它們放在同一片區域,經過漫長的時間,它們會通過基因交流變成一個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