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結束!大範圍升溫來了,預報:回暖多地偏高,元旦後有冷空氣

2023-12-25     環球科學貓

原標題:寒冷結束!大範圍升溫來了,預報:回暖多地偏高,元旦後有冷空氣

寒冷結束!全國大範圍升溫強烈反彈,12月底前將出現多地氣溫明顯偏高,一不小心回暖還可能「衝過頭」,所以,大家要做好升溫的準備了,這氣溫波動式回升,也將會凸顯「冷暖」波動性的發展。

從回暖的趨勢來看,我國北方是率先進入強烈的升溫之中,那升溫到底有多強呢?

先從寒潮,冷空氣等相互影響之下的情況來看,我國南北大範圍地區從2023年12月中旬跨越到12月下旬,幾乎全面都是「冰凍」狀態,南北大範圍地帶都是偏低4度左右,而部分地區可能會更強,我國最暖和的區域也僅限於青藏高原等少數地帶。

所以,越冷,那升溫的表現就更加強,這至少在體感溫度上來講,不會那麼弱。

而我國這一波升溫率先表現強烈的就是東北,華北等地,此前也給大家說明過了,比如:在內蒙古中東部、黑龍江東部、吉林東部、山西、河北西部、河南北部、山東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區已經出現緩慢升溫,並且預計將出現4~6℃升溫,局地升溫幅度超過8℃,可以想一下這增長模式有點強。

而且升溫之後,後面表現還更加的強烈,特別是在12月29日左右,我國北方地區還出現了「紅得變色」的情況,其中內蒙古,遼寧,吉林,江浙滬等地表現明顯,包括在元旦期間,我國東北,華北地區的溫度表現都非常強烈。

所以,氣溫從偏低轉向偏高已經是趨勢了,按照綜合性趨勢來看,北方先轉為偏高,而南方從12月26日之後,氣溫也將逐步回升至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

全國大範圍回暖是可以確定了,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大回暖之下,我國南北地區冷空氣減弱之後,霾天氣又會回來了。

按照我國氣候中心指出,華北中南部、黃淮大部、汾渭平原、東北地區南部等地大氣擴散條件較差,有輕至中度霾,局地重度霾,已經在變差了,同時,預計26-27日受弱冷空氣影響,上述地區霾天氣自北向南逐漸減弱。

但是,這並不會停止,預計在28-31日,華北中南部、黃淮中西部、汾渭平原等地大氣擴散條件再次轉差,將有輕至中度霾,部分地區重度霾,所以,這是升溫之中的「弊端」,沒辦法,沒有冷空氣清理那只會反轉回來。

而且,根據我國大部升溫趨勢延續數據趨勢顯示,最高氣溫0℃線將逐步北抬至內蒙古東部、遼寧北部,最高氣溫10℃線可達陝西南部至河南北部,江南南部和華南最高氣溫將超過20℃。

不過,說到大回暖,不少人可能會疑惑了,不是有冷空氣嗎?

的確,還是有冷空氣的,在回暖的過程之中,是有兩波冷空氣,第一波是在12月27日前發展,第二波是在2023年12月30日至2024年1月1日前後,也就是我說的「跨元旦」冷空氣。

但如果看我說過的朋友都知道,我告訴過大家,這一波跨元旦的冷空氣主要集中在我國北方為主。

只是我國中期數據之中,依然保持,新一股較強冷空氣將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氣溫下降4~6℃,部分地區8℃以上的說明,這裡先看下。

而且,從大範圍趨勢來看,這樣的冷空氣要想讓大回暖逆轉,這個可能性不大。

元旦的冷空氣也是來得快,走得快。

那麼綜合情況來看就是——兩次降溫過程會出現,但冷空氣強度總體較弱,不影響整體回溫趨勢,所以,有波動性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北方為主,只是在它後面,又看到了更強的冷空氣活動,也就是元旦後有冷空氣,有稍微強點的趨勢,這個後面來觀察。

而從中期的氣溫變化圖也可以看到,也是進入到全國大部地區氣溫逐漸回升至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的狀態。

其中新疆北部、青海北部、甘肅、內蒙古大部、東北地區及重慶、貴州東部、湖南西部等地平均氣溫偏高2~3℃,新疆西北部、內蒙古東部、吉林偏高4℃以上;西藏中東部氣溫偏低1~2℃,其餘地區接近常年同期,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難道就不會冷了嗎?冬季你說不會冷了,那反而不太可能,但呈現出波動性發展,上面也提到了,這也是冬季最為典型的氣候轉變。

而根據我國氣候中心來看,預計後冬(2024年1-2月),東亞冬季風強度總體偏弱,除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北部、西藏大部、青海南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外,我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但冷暖起伏明顯,或再次經歷氣溫「過山車」。

後冬我國中東部降水偏多,全國其餘地區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冷空氣活動較為活躍,北方地區可能再次出現階段性強降溫、強降雪過程,江南、西南地區東部等地可能發生階段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

所以,冷暖的波動性發展還是存在,並不是不會冷,甚至還有可能再次出現極端性的寒冷,但是大升溫也有機率創造歷史性極值。

這也說明了大家不要單一看什麼冷暖問題,更加需要注重的是「冷暖大波動」,這才是今冬氣候最為典型的轉變過程。

而才經歷的寒潮,冷空氣等連續影響的氣候,那也是氣候大波動的體現。

而根源就是全球變暖,如果未來氣候問題得不到解決,那這樣的氣候變化還會更強,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e9498640cf2da6df1bdf2e57af09a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