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三天時間,國慶檔就要來了。國慶檔是一年中除了春節檔,大家最為期盼的檔期。目前為止,共有三部大體量的電影選擇在國慶檔上映,很多人覺得其中有一部會成為黑馬,就是這部《平凡英雄》。
電影定檔並放出預告後,網上有很多觀眾跟我觀點相同。他們有不少被這個故事和真實事件感動到。也有不少人光看預告就看哭了。
電影還未上映,很多觀眾就已經等不及了。
影片改編自「救助救治新疆和田斷臂男孩」真實事件,去年4月30日晚,一個小男孩因為意外事故,胳膊被絞斷,因為在偏遠的新疆和田,當地無法完成手術,時間又太晚,其他地方的醫生沒有航班可以趕到和田,於是小男孩的家人只好帶他去烏魯木齊接臂醫治。
因為斷掉的胳膊超過一定時間就會壞死,而沒有接臂的小男孩,也隨時面臨著失血過多等生命威脅,所以情況非常緊急。
小男孩一家人到機場的時候,最後一班飛往烏魯木齊的班機已經滑出了行廊。面對「能不能把飛機叫回來」的詢問,機場人員看到重傷的小孩,向上級做了請示。
(新聞報道視頻截圖)
沒過幾分鐘,已經滑出的飛機就二次進港,並二次開艙,將小男孩接上了飛機,但距離8小時的黃金救助時間,已經很近了。
為了節省時間,當時的機長臨時決定直飛,飛到烏魯木齊的時候,比平時快了十幾分鐘。
要知道,這可是1400公里,一路上小男孩被空姐和其他人照顧得很好,下飛機的時候,烏魯木齊醫院的救護車已經等在機場了。
(守望都市報道視頻截圖)
而上救護車的時候,醫院的醫生已經準備完畢,幾乎沒有浪費一分鐘時間,小男孩就被推入手術室,最終手臂順利接上,小男孩也漸漸恢復了健康。
這將近八個小時的搶救,是一次關於生命的奇蹟,而每個環節中的每個人,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圖片來自天山網)
看完預告,我熱血沸騰,因為預告中的每個陌生人,在看到重傷小男孩的時候,都給予了他極大的幫助,絲毫沒有顧及個人利益。
第一位,是一位新疆大叔。小男孩被哥哥送往醫院的時候,街上有不少人在趕集,路被堵得死死的。
哥哥在車裡著急大喊,大叔見狀,拿起喇叭向人群呼喊,路也漸漸被讓了出來。
第二位,是一位新疆女騎警。小男孩哥哥開車速度很快並闖了紅燈,被交警攔下。但看到孩子的情況,這位女交警不僅在前面騎行帶路,還一路將他們護送到了醫院。
第三位,是和田機場的總經理。得知有一個重傷的小孩,他不僅親自抬運擔架,還協調飛機二次開艙,接小男孩上飛機。
第四位,是機場的安保人員們,看到小男孩被推進來的時候,他們無一例外上來幫忙,並幫助將小男孩送上了機艙。
第五位,是飛機上的乘務長。小男孩因為疼痛,情緒很不穩定,小男孩斷掉的臂膀,也需要定時加入冰塊,以保證它不壞死。所以她一路上,一直在安慰小男孩,安撫他的情緒,並將他的胳膊照顧地很好。
第六位,是飛機上的一位醫生,看到小男孩重傷的時候,他自己站出來,不僅替小男孩打針,還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保證小男孩不會因為疼痛等發生意外。
第七位,是飛機的機長,為了節省時間,他一路申請直飛,以最快的速度護送小男孩飛到烏魯木齊,趕在黃金8小時之內將他護送到醫院。
第八位,是得到消息就準備手術的醫生,他在烏魯木齊一方面焦急等待小男孩的到來,一方面妥善安排手術的各個事項,確保小男孩一下飛機就能到醫院,一到醫院就能進手術室,中間協調地無比順暢,沒有耽誤一分鐘時間。
當然,這中間,還有無數普通人報以極大的善意默默幫助著小男孩。有街道上迅速讓路的行人,有飛機上的101位乘客,有見了就搭把手幫助抬擔架的陌生人,還有烏魯木齊醫院的醫護人員等等。
他們是各行各業的代表,也是最普通中國人民的代表,正是這些人,組成了我們這個國家,正因為有這些平凡英雄的存在,我們的安全感才會越來越高,生活才會越來越好。
在拍攝過程中導演陳國輝力求真實,幾乎用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將電影故事拍得十分動人,將每個普通人都塑造得真實且豐滿。
不誇張地說,我們需要更多像《平凡英雄》這樣的電影,也需要更多像電影中出現的這些普通人。
實際上,樂於助人樂於奉獻,一直是中國人骨子裡的品格和情感,通過《平凡英雄》這部電影,這些情感也被淋漓盡致地呈現了出來。
還有三天,國慶檔一定要去看這部影片,因為它講述的,是你我,是我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