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中書令李柏舟太壞了,中書令究竟是什麼官?

2023-12-10     掌柜講歷史

原標題:《鶴唳華亭》中書令李柏舟太壞了,中書令究竟是什麼官?

《鶴唳華亭》中書令李柏舟太壞了,中書令究竟是什麼官?

《鶴唳華亭》正在熱播,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這部劇不得不追。追劇的同時,我們也應該了解一些電視劇沒有介紹到的歷史文化知識,因此筆者在接下來的文章會為朋友們介紹一些劇中的歷史文化知識。

中書令李柏舟是劇中的大反派,太子冠禮案和科場泄題案中,李柏舟非常強勢,在朝堂之上甚至敢和太子、皇帝公然叫板,在我們的歷史認知里,中國古代是君主專制的社會,皇帝是九五之尊,只要皇帝擁有實權,臣子一般對皇帝都是畢恭畢敬的,劇中的皇帝明明手握實權,但中書令李柏舟卻可以和皇帝爭執,甚至駁回皇帝的聖旨,這是編劇不懂歷史嗎?

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先明白中書令是個什麼官。劇中的中書令位列百官之首,統領百官,這就是當時的宰相。中書令最早出現在西漢漢武帝時期,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在中央創立了中外朝,所謂中朝,就是最高決策機構由漢武帝親自選人,一般都是官階較低官員,大部分都是宦官,中外朝相互制約,君權得以加強,中書令就是中朝的統領者,此時的中書令權力雖然沒有宰相大,但是他與最高統治者皇帝直接對接,所以就有官小權大的情況。

隨著歷史往後發展,魏晉時期中書令的地位逐漸上升,其手中的權力也越來越大,南北朝時,中書令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宰相。《鶴唳華亭》的歷史背景正是南朝的齊,李柏舟正是南齊宰相,他的權勢我們可想而知。但很多小夥伴還是不能理解,宰相不是皇帝的奴才嘛?李柏舟這明顯不像奴才呀!

其實,在中國古代,特別是明清以前,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皇帝高高在上,臣子都是皇帝的奴才。一般情況下,皇帝的家族只是統治階層中最有權勢的家族,而皇帝只是整個統治階級的發言人和代表人,涉及到重要的決策,是需要皇帝和高級臣僚進行商議的,類似於我們今天看到的民主集中制,而非一句簡單的君主專制能夠解釋。李柏舟做到中書令,他的勢力在朝廷中可想而知,特別是魏晉南北朝,世家大族把持朝政,李柏舟背後的勢力雖然沒有皇帝家族強大,但確實不小,所以他敢和皇帝太子正面剛,這才是他的底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8dadcade0b6ac3b44198b4bebba2c892.html